“生產質量紅旗小組”競賽如同一塊投入油鍋的肥肉,瞬間在技術服務公司內部炸開了鍋。那面懸掛在車間最顯眼位置的流動紅旗,以及背後實實在在的獎金和優先選擇“肥活兒”的權利,成了所有小組眼紅心熱的目標。
以往死氣沉沉的車間徹底變了樣。天還沒亮,就有心急的工人趕來預熱機床、整理工具;下班鈴聲響過,常常還有人圍著圖紙討論不休,或是主動留下來幫著下一班的同事做準備工作。小組內部空前團結,老師傅不再藏著掖著,主動把訣竅教給年輕人;年輕人也干勁十足,搶著干髒活累活,生怕給小組拖後腿。
各組之間更是鉚足了勁暗中較量。以前各干各的,現在都豎著耳朵听隔壁工位的動靜,看到對方進度快了,自己組立馬開會研究提速辦法;發現對方質量出彩了,趕緊派人去“取經”(實則是偷師)。車間里彌漫著一種良性競爭的緊張又熱烈的氣氛。
那幾個曾經鬧事的老油條,此刻成了最尷尬的人。他們所在的組因為前期被他們拖累,積分落後,組員們看他們的眼神都帶著埋怨。以前他們磨洋工,大家可能還跟著偷懶,現在誰耽誤大家拿獎金爭紅旗,誰就是全組的公敵。巨大的同伴壓力下,他們也不得不收斂起來,笨手笨腳地努力跟上節奏,雖然效率依舊不高,但至少態度端正了許多。
林凡看著這熱火朝天的景象,心中欣慰。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用集體的榮譽感和利益共同體,來約束和帶動每一個個體。
競賽的效果是驚人的。生產效率節節攀升,產品質量穩中有升,物料損耗明顯下降。以前需要催著趕工期的訂單,現在都能提前完成。公司的口碑在客戶中迅速傳開,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其中不乏一些利潤豐厚、技術含量高的“肥活兒”。
韓春明樂得合不攏嘴,整天在外面跑業務,腰桿挺得筆直,談判的底氣都足了不少。“看見沒?我們紅星技術服務公司!效率質量杠杠的!別家干不了的活兒,我們能干!別家要一個月的工期,我們半個月搞定!”他這可不是吹牛,是有實實在在的業績支撐。
第一個月的競賽結果出爐那天,車間里像過年一樣。獲得紅旗和獎金的小組歡呼雀躍,組長被工友們高高拋起;其他小組雖然有些失落,但也摩拳擦掌,紛紛表示下個月一定要把紅旗奪過來。
林凡當場兌現獎金,厚厚的鈔票發到工人手里,那種視覺沖擊力和獲得感,遠比工資條上一個數字來得強烈。許多工人一輩子都沒一次性拿過這麼多錢,激動得手都有些發抖。
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飛回四合院。
“听說了嗎?前院老李家小子,在林凡那個公司,這個月獎金拿了這個數!”一個大媽神秘地伸出三根手指。
“三十?”另一個猜測。
“三百!頂我好幾個月工資了!”
“哎呦我的媽呀!這麼多?這林凡可真舍得!”
“人家那叫有本事!能賺才能發啊!”
院里的人們議論紛紛,羨慕嫉妒恨各種情緒交織。以前還覺得林凡公司是瞎胡鬧的人,此刻都閉上了嘴。錢是不會騙人的。
閻阜貴拿著他那把小算盤,對著空氣 里啪啦打了一遍又一遍,嘴里喃喃自語︰“了不得,了不得啊……這林凡,是真有點石成金的本事?照這麼下去,他那公司還得了?”他心里那點算計又開始活絡起來,琢磨著怎麼才能跟林凡套套近乎,哪怕讓自己家解成進去當個學徒也好啊。
秦淮茹听著院里的議論,看著別人家孩子拿回厚厚獎金,再想想自家那個還在街上晃蕩、眼高手低的棒梗,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說不出的酸楚和焦急。她越發覺得許大茂當初攛掇她讓棒梗進公司的主意,雖然動機不純,但方向是對的。
而許大茂自己,听到這消息,心里更是酸水直冒。他放電影那點收入,跟人家這獎金一比,簡直寒磣。他既嫉妒林凡的成功,又後悔自己當初沒更狠地給林凡下絆子,讓他搞不成。現在眼看林凡勢力越來越大,錢越賺越多,他那種小人物的嫉妒心理愈發扭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