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重天。
此地乃三界最高之所在,雲海浩渺,紫氣升騰。
尋常仙官,若無傳召,終其一生,也未必能踏足此地半步。
今天,玉皇大帝,獨自一人走在這條登天之路上。
他沒有乘坐那象征著無上權力的九龍沉香輦。
也沒有讓任何仙娥、力士隨行。
他身穿威嚴的金色龍袍,但背影看起來有些蕭瑟。
“唉……”
疲憊的嘆息,從他的口中發出,在這寂靜的雲海之間,久久回蕩。
已經不知道有多少年,沒有像今天這般憋屈了。
他的腳步隨之加快。
在穿過九十九重天門之後,樸實無華的宮殿,出現在他視線里。
牌匾之上,三個龍飛鳳舞古樸的道文——
兜率宮!
“唉……”
玉帝再次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若非被逼到了絕路,他是真的不想來這個地方。
每一次來這里,都意味著這個三界主宰需要向別人低頭。
他整理了一下龍袍,又深吸一口氣,將臉上所有的情緒盡數斂去。。
對著那扇門,恭恭敬敬地躬身行了一禮。
“弟子昊天,求見老師。”
……
吱呀——
宮門緩緩打開了。
頭梳雙髻,面容粉嫩的金角,從門內走了出來。
看到門外站著的是玉皇大帝,隨即跪倒在地。
“小仙金角,不知陛下駕到,有失遠迎,罪該萬死!”
“起來吧。”玉帝擺了擺手,語氣平和,“老師可在宮中?”
“回陛下,丹房煉丹呢。”金角連忙從地上爬起,恭敬地在前面引路,“陛下請隨小仙來。”
穿過奇花異草的庭院,繞過無數法寶的器房。
來到了丹香彌漫,八卦爐火永不熄滅的煉丹房前。
還未進門,夾雜著濃藥香的灼熱氣浪,便撲面而來。
只見八卦爐,懸于丹房中央,爐下三昧真火熊熊燃燒,爐頂的八個卦象方位,更是不斷地噴吐著顏色各異的霞光,將整個丹房映照得如同仙境。
爐前,身穿樸素八卦道袍,須發皆白,面容古拙的老道,正盤膝而坐,手持一把蒲扇,不緊不慢地扇著風,控制著爐火的大小。
他仿佛沒有察覺到玉帝的到來,全部心神都沉浸在即將成型的九轉金丹之中。
玉帝只是靜靜地站在門外。一直等到凝聚成形。
老君這才停下手中的蒲扇,對著爐頂屈指一彈。
“嗡——”
爐蓋沖天而起,九顆金光閃閃,龍眼大小的丹藥,從爐中飛出,落入了他早已準備好的玉瓶之中。
做完這一切,他才轉過頭,看向了門外的玉帝。
“何事?”
他的聲音平淡,但讓人聞之便心神寧靜。
“老師。”
玉帝躬身行了個弟子禮,這才開口,將那妖猴如何手撕金箍,如何硬撼天罰,如何血戰楊戩,又如何遞上國書,羞辱天庭的種種事跡,一五一十地全說了出來。
一直等到玉帝說完。
他才閉上了雙眼。
大殿之內,再次陷入了沉寂。
許久之後。
“老師。”
玉帝懇求的說道。
“那妖猴,乃混沌魔猿遺種,天生便與我這盤古天道秩序相沖!如今他氣候已成,常規手段,已然無效!”
“弟子……弟子懇請老師出手,助我降服此獠,以正天道,以安三界!”
老君依舊不為所動。
玉帝見狀,咬了咬牙,終于還是說出了他此行,真正的目的!
“弟子知道,老師身合天道,不便輕易出手。”
“但,三界之內尚有一物,非聖人不可掌,卻又足以毀天滅地,重演地水火風!”
他對著老君,重重地跪了下去!
“弟子懇請老師,暫借……誅仙四劍與陣圖一用!”
“弟子願以天帝業位起誓,事成之後,必將此劍,完璧歸趙!絕不讓此等殺伐至寶,為禍三界!”
誅仙四劍!
當這四個字,從玉帝的口中說出時!
整個兜率宮,那原本平穩流淌的紫氣,都在這一刻,猛地一滯!
一直閉目養神的老君,那長長的白色眉毛,也微不可查地,抖動了一下。
他終于,緩緩睜開了雙眼。
“誅仙劍……”
聲音充滿莫名的意味。
“陛下可知,此劍乃是何物?”
“弟子知曉。”玉帝沉聲答道,“此劍乃是鴻蒙初判,由混沌青蓮四片花瓣所化,天生便帶有無上殺伐之氣,乃是天道第一殺伐至寶!”
“那你又可知,此劍如今歸誰掌管?”
“……歸,上清靈寶天尊,通天師叔掌管。”
“那你便該知道,”老君的聲音,陡然轉冷,“自封神一戰後,你那位通天師叔,便被師尊鴻鈞道祖,禁足于紫霄宮碧游宮內,非量劫再起,不得踏出半步!”
“他的人出不來,他的劍,又豈能輕易出世?”
“更何況……”老君看著玉帝,眼中精光一閃,“誅仙四劍,殺伐過重,一旦出世,必將引動無量殺劫!如今,下一次量劫已在醞釀之中,你若再將此劍放出,只會讓那本就即將失控的量劫,徹底……引爆!”
“到時候,天道崩毀,三界重歸混沌,你這個三界主宰,又待如何?”
“這……”
玉帝被他這番話說得是啞口無言,冷汗直流。
他只想著借劍殺猴,卻忘了,這柄劍,本身就是三界之內,最恐怖,也最不穩定的一個……炸藥桶!
“可是……老師……”
他的臉上,露出了絕望之色,“若不動用此等雷霆手段,那天庭……危矣!三界……亦危矣啊!”
看著他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樣,老君的臉上,依舊是那副波瀾不驚的表情。
他緩緩從蒲團之上站了起來。
他走到玉帝的面前,將他扶起。
然後,他用那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目光,看著玉帝的眼楮,說出了一句讓玉帝的呼吸,都在這一刻停滯的話。
“誅仙劍陣,雖不可輕動。”
“但是……”
老君的嘴角勾起了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老道手中,尚有一圖,一陣。”
“或可……”
“解陛下之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