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九月下旬,江淮大地暑氣未消,但一場由139師精心策劃、代號“驚蟄”的大規模破襲作戰,卻在津浦、平漢、淮南三條鐵路干線上同時炸響,其猛烈程度和覆蓋範圍遠超以往任何一次游擊襲擾。
在王林的統一號令下,分散在廣闊區域的139師各部及江北支隊,如同被同時按下了啟動開關,對既定目標發起了雷霆般的打擊。
北線(丁偉旅一部)︰精銳破襲營在固始以北的平漢鐵路段多點開花。他們利用夜色掩護,在長達數十里的鐵路上同時行動,撬鐵軌、炸涵洞、毀枕木,甚至將繳獲的小型炸藥包塞入鐵軌連接處。巨響連綿,火光沖天,一段段原本平整的鐵路被扭曲、撕裂,至少造成五處以上短期內難以修復的重大破壞。一列滿載軍需的日軍火車在急剎中脫軌傾覆,物資損失慘重。
•東線(黃木生江北支隊)︰滁縣至蚌埠段的津浦鐵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破襲高潮。支隊官兵聯合動員起來的地方民兵,一夜之間拔除鐵軌十余里,炸毀大小橋梁三座,癱瘓了此段鐵路運輸。駐守蚌埠的日軍師團留守部隊電話被打爆,求援和報告損失的電文雪片般飛向合肥和南京。
•南線(丁偉旅另一部)︰廬江、桐城地區的淮南鐵路(連接合肥與蕪湖)同樣未能幸免。扒鐵軌、割電線、襲擊護路崗樓……破襲隊伍行動迅捷,打完即走,讓沿線日偽軍防不勝防,疲于奔命。一條為進攻武漢日軍提供補充的重要交通線變得千瘡百孔。
短短數日內,以合肥為中心,輻射向西、北、東三個方向的鐵路動脈幾乎同時陷入半癱瘓狀態。爆炸聲和鐵軌扭曲的呻吟聲,成為了這片土地上的主旋律。
華中派遣軍司令部(合肥)內,氣氛驟然緊張。
司令官 俊六大將接到各地雪片般飛來的緊急報告,臉色鐵青。參謀長河邊正三少將快步走來,語氣凝重︰“司令官閣下,津浦線、平漢線、淮南線多處遭遇大規模、有組織的破壞!根據破壞手法和襲擊強度判斷,極有可能是王林的139師殘部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