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太傅這一番話,足足講了大半個時辰。台下學子個個听得如痴如醉,心潮起伏,許多人都覺得眼前仿佛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以往許多模糊的念頭瞬間清晰起來。
講話告一段落,按照慣例,周老太傅將會點評幾篇書院提前遴選出的學子文章。
這下,台下所有人的心又提了起來,眼神里充滿了期盼和緊張,誰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能被選中,得到老太傅的親自點評。王明遠也不例外,他對自己那篇精心打磨的文章還是抱有一絲期待的。
然而,結果卻讓大多數人失望了。
一篇來自甲班一位以才思敏捷著稱的才子,文章華麗,引經據典,周老肯定了其文采,卻也委婉指出其“略失之浮華,根基可再夯實”。
另外兩篇,則出自兩位已中舉人,自覺自身還差點火候,在書院潛讀備考三年後會試的學子。
他們的文章老成持重,對策頗有見地,周老給予了較多肯定,但也指出了其中過于追求穩妥而略顯保守不足。
但能被點名,已是莫大榮耀,那三位學子自然是激動不已。然而台下絕大多數學子,包括王明遠,心中不免有些失落。畢竟是自己心血之作,未能得此機緣,總是遺憾。
不過,那兩位被點評的舉人學子中,有一個名字卻讓王明遠心里咯 一下——元蒼瀾?
這名字他有點印象,甚至之前在長安的時候還見過他,不過沒有深交,畢竟他還沒去長安書院就讀長安書院便沒了。
不過,按理說他今年早該去京城準備會試了,怎麼還會留在書院?而且還被選中了文章?
王明遠心里閃過一絲疑惑,但也沒工夫細想。
就在眾人以為今日授課即將結束,心情復雜地準備接受現實時,台上的周老太傅卻忽然話鋒一轉。
“經義策論,乃科舉之根本,然治國安邦,僅憑文章遠遠不夠。”他語氣平淡,卻再次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譬如這錢糧賦稅、府庫收支,便離不開籌算之學。老夫近日于山下閑逛,偶入一間新開茶鋪,名曰‘長安茯茶’。見其掌櫃所用之記賬法,頗為新穎獨特,非是尋常流水賬簿,其法條理之清晰,結構之嚴密,令老夫眼前一亮。”
台下學子都愣住了,怎麼突然說起記賬來了?這跟科舉有什麼關系?
王明遠心里卻是猛地一跳,一股莫名的預感涌上心頭。
只听周老太傅繼續道︰“細問之下,方知此法名曰‘復式記賬’,又稱‘借貸記賬法’。更令老夫訝異的是,掌櫃言道,此法並非其所創,乃是受教于一位同窗好友,而此人——”
周老太傅目光再次掃向台下,似乎在尋找什麼,緩緩道︰“正是爾等岳麓書院的一位學子,名曰王明遠,字仲默。卻不知,這位王仲默小友,今日可在場中?”
“嗡——!”
台下瞬間炸開了鍋!
很多認識王明遠的人,目光像探照燈一樣,“唰”地一下全都聚焦到了王明遠身上!
驚訝、好奇、難以置信、還有濃濃的羨慕甚至是一絲嫉妒……各種目光幾乎要把他淹沒!
王明遠自己也完全懵了!
他千想萬想,也沒想到會是以這種方式被點名!
旁邊的李昭可比他激動多了,臉漲得通紅,使勁用手肘捅他,壓低的聲音都變調了︰“明遠兄!明遠兄!叫你呢!周老大人叫你呢!快起來!快起來啊!”那架勢,比他自己被點名還興奮百倍!
王明遠這才如夢初醒,慌忙從蒲團上站起身,因為起得太急,身子還微微晃了一下。
他穩住身形,朝著台上躬身行禮,聲音因為緊張顯得有些發干︰“學生……學生王明遠,字仲默,拜見周老大人!”
周老太傅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帶著審視和些許好奇,臉上露出一絲溫和的笑意︰“果然少年英才,不必多禮。台下那茶鋪所用之記賬新法,可是出自你手?”
王明遠心跳如鼓,老實回答︰“回老大人話,確是學生平日胡亂琢磨所得。因見舊式記賬繁瑣易錯,便嘗試改良,弄出此法,教與同鄉好友,便于其打理鋪面賬目。雕蟲小技,粗陋不堪,竟入老大人法眼,學生……學生惶恐。”這番話他盡量說得謙遜非常。
周老太傅聞言,卻是爽朗地笑了起來︰“哈哈哈,好一個‘胡亂琢磨’!若此等嚴謹周密之法尚是‘雕蟲小技’,那天下賬房先生恐都要無地自容了。你于這算學一道,看來頗有天分?”
王明遠不敢把話說滿,謹慎答道︰“學生不敢妄言天分,只是于此道……略有興趣,平日偶有涉獵。”
“好,好。”周老太傅點點頭,似乎頗為滿意,“興趣便是最好的老師。此法甚妙,于理財管賬大有裨益。課後若有閑暇,可來尋老夫,老夫于算學亦有些許心得,或可與你探討一二。”
這話一出,台下頓時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周老太傅竟然主動邀請一個學子課後探討?這是何等殊榮!那些羨慕嫉妒的目光簡直快要凝成實質了!
王明遠自己也受寵若驚,連忙躬身︰“學生遵命!多謝老大人厚愛!”
“坐吧。”周老太傅揮揮手。
王明遠這才暈乎乎地坐了回去,感覺周圍的目光都快把他烤熟了。
李昭在一旁激動得直搓手,沖他擠眉弄眼,無聲地用口型說著“太厲害了!”
經過這個小插曲,周老太傅又簡單總結了幾句,便宣布今日授課結束。
最後,他環視台下所有學子,語重心長地說道︰
“今日課畢,老夫最後贈諸君一言︰科舉所考,是為才學,更是為心性;為官所用,是為智計,更是為仁心。
願諸君既能得科舉之利,更能守士人之本。
將來無論身處何地,位居何職,身著錦袍亦或粗布衣衫,皆能無愧于‘讀書人’三字!”
所有學子,包括王明遠,全都肅然起敬,齊刷刷地站起身,朝著台上深深一揖,聲音洪亮而整齊地響徹會場︰
“學生——謹記教誨!”
聲浪滾滾,透著前所未有的鄭重和決心。
周老太傅微微頷首,在院長等人的陪同下,緩步離去。
台上的身影消失了,但會場里的學子卻久久沒有散去,許多人還沉浸在方才那振聾發聵的教誨之中,低聲討論著,臉上帶著興奮和思索。
王明遠站在原地,心潮依舊澎湃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