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點,陳秋銘在211宿舍的台燈下整理著《法治思想》課的期末考試題。窗外的寒風呼嘯而過,宿舍里卻溫暖而安靜。他端起杯里的紅茶抿了一口,目光無意間掃過牆上的日歷——12月7日。還有兩天就是12月9日了。
這個日期像一道閃電劃過他的腦海。一二九運動紀念日,那個在1935年由北平學生發起的抗日救亡運動,是中國青年愛國情懷的重要象征。作為法律系的班主任,他覺得自己有責任讓學生們銘記這段歷史。
他拿起手機,在“共同進部”群里發了條消息︰【各位班委,後天就是一二九運動紀念日,需要準備一次主題團課,誰可以負責?】
金葉子很快回復︰【銘哥,太晚了吧?現在就準備來不及了啊!】
祁淇也跟著說︰【是啊銘哥,時間太緊了,我還要復習呢。】
陳秋銘微微皺眉,正想再說些什麼,鄭 的消息跳了出來︰【我來準備吧。明早把講稿和課件發您審閱。】
陳秋銘松了口氣,回復道︰【好,那就辛苦鄭 了。9日下午講團課。】他接著安排︰【金葉子、祁淇,你們負責做一個展板宣傳一二九運動;段雪平,團課後組織一個條幅簽名活動。】
群里頓時一片哀嚎,但大家都還是接受了任務。陳秋銘放下手機,心里有些感慨︰鄭 這個愛徒,總是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讓人放心。
第二天一早,陳秋銘剛到辦公室,手機就提示收到新郵件。是鄭 發來的團課講稿和課件。他泡上一杯茶,開始仔細審閱。
課件做得十分精美,內容更是全面而深刻︰從一二九運動的歷史背景、具體經過,延伸到整個抗日戰爭的全過程;通過歷史照片和文獻資料,生動再現了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最後將歷史與當下對比,闡述了當代青年應有的責任與擔當。講稿更是字字珠璣,既有歷史的厚重感,又不乏青春的激情。
陳秋銘越看越滿意,回復郵件道︰【做得很好,無需修改。明天下午直接使用即可。】
午飯後,陳秋銘路過文科教學樓的下沉大廳,看見金葉子、祁淇、林曉安和李一澤四人正在忙碌地制作展板。李一澤站在梯子上,正在展板頂部書寫“銘記一二九,奮進新時代”幾個大字,筆力遒勁,結構端正。金葉子和祁淇在下面幫忙遞材料,林曉安則在一旁調試著展示用的平板電腦。
“進展如何?”陳秋銘走近問道。
金葉子回頭看見陳秋銘,連忙匯報︰“銘哥,展板快做好了。李一澤的字寫得真好,為我們省了不少事。”
陳秋銘端詳著展板上的字,點點頭︰“這一看就是李一澤的手筆。”
祁淇不服氣︰“銘哥,您怎麼知道不是我們寫的?”
陳秋銘笑了︰“你們三個人也湊不出一個寫字能看的人。”他特別看向金葉子,“尤其是你,小姑娘長得挺好看,也干淨利落,但字如其人,寫不好字實在太丟人了。”
金葉子委屈地嘟起嘴,卻無法反駁。她的字確實潦草得像是醫生開的處方,為此沒少被陳秋銘批評。
李一澤從梯子上下來,拍拍手上的粉筆灰︰“銘哥,我會教她練字的。”
陳秋銘滿意地點頭︰“好,這事就交給你了。”
這時,段雪平和方圓圓拿著一卷紅布走來。“銘哥,條幅做好了。”段雪平展開條幅,紅底白字寫著“弘揚一二九運動精神,勿忘國恥,警鐘長鳴——法律四班宣”。
陳秋銘仔細看了看,十分滿意︰“很好。雪平,你找幾個男生,提前在西區食堂門前擺好桌椅,布置好展板,鋪開條幅。團課結束後組織簽名活動,向路過的同學宣傳一二九運動的歷史。”
段雪平鄭重地點頭︰“明白,銘哥。”
次日下午,343教室里座無虛席。金葉子站在講台上主持班會︰“同學們,為了紀念一二九運動,團支部指派鄭 同學為大家講團課。現在歡迎鄭 上台!”
鄭 從容不迫地走上講台,她今天特意穿了一件深色西裝,顯得莊重而專業。課件投映在屏幕上,“銘記歷史,砥礪前行”八個大字格外醒目。
“各位同學,八十八年前的今天,北平的六千余名學生舉行抗日救國示威游行,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鄭 的聲音清晰而有力,她不僅詳細講述了一二九運動的經過,還通過大量歷史圖片和資料,生動再現了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
教室里鴉雀無聲,同學們全神貫注地听著。當鄭 講到學生們面對軍警高壓水龍和棍棒毫不退縮時,不少同學握緊了拳頭;當她展示抗戰時期的苦難照片時,有人悄悄抹去眼角的淚水;當她將歷史與當下對比,闡述當代青年的責任時,每個人的眼中都閃著光。
團課結束後,金葉子和祁淇下發準備好的團課留言簿。同學們認真地在上面寫下自己的感悟︰
許欣倩寫道︰“歷史二字,神秘又厚重,記載著人類文明的璀璨篇章,也見證了民族的興衰更替。世人當領悟總盯著過去,你會瞎掉一只眼,忘卻歷史,你會雙目失明的道理,在時代變遷中觸踫歷史印記。”
時麗雯寫道︰“愛國是我不變的信仰,祖國,您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心中的聖土,我願為此奉獻所有。”
顏心心寫道︰“祖國,您像一幅磅礡的畫卷,山河錦繡,歲月靜好,我對您的愛如同那無盡的江河,奔騰不息,永永遠遠地滋養著我心中的愛國情懷。”
米冠軍寫道︰“願以吾輩之青春護衛盛世之中華,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斷創新進取,敢于突破傳統思維,積極探索新的發展路徑,為國家富強而奮斗。”
……
陳秋銘翻閱著這些留言,心中涌起一陣暖流。他走上講台,目光掃過每一張年輕的面龐︰“同學們,新時代的青年一定要有家國情懷,要有對歷史責任的擔當。你們就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今天你們寫下這些文字,明天要用行動去踐行。”
課後,陳秋銘特意和鄭 合影留念,又和金葉子、祁淇一起拍了照,記錄下這次成功的團課。
就在這時,段雪平打來電話︰“銘哥,食堂前面的場地都布置好了,什麼時候開始簽名活動?”
陳秋銘帶著幾個班委來到西區食堂門前,只見展板已經立好,條幅平整地鋪在長桌上,旁邊準備好了簽字筆。典晨陽、段雪平、李一澤、袁友三等男生正在做最後的調整,孫樂樂、梁曉青、穆雙雙和方圓圓也主動過來幫忙。
陳秋銘迅速分配任務︰“金葉子、鄭 ,你們負責在展板前為同學們講解一二九運動的歷史;孫樂樂、梁曉青、穆雙雙、方圓圓,你們在四周引導過往同學觀看展板和簽名;典晨陽、段雪平、李一澤、袁友三,你們做好服務和保障工作;祁淇和林曉安,你們負責拍照和錄像。”
很快,過往的同學們被展板吸引,紛紛聚攏過來。金葉子和鄭 耐心細致地講解著,她們的聲音清晰而富有感染力。听著那段崢嶸歲月的故事,看著展板上那些珍貴的歷史照片,不少同學眼中泛起淚光,愛國熱情在胸中激蕩。
在穆雙雙等人的引導下,同學們有序地在條幅上簽下自己的名字,表達對歷史的銘記和對祖國的熱愛。長長的條幅上很快簽滿了名字,如同一道紅色的誓言。
就在這時,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駐足傾听。他身穿舊式軍裝,胸前掛滿勛章,雖然年事已高,但身姿依然挺拔。今天是來看望在龍大讀書的小孫女的,偶然听到鄭 的講解,不禁回想起自己親身經歷過的崢嶸歲月。
陳秋銘注意到這位老人,立即走上前去︰“老先生,您是...”
老人的孫女連忙介紹︰“這是我爺爺,他是抗聯老戰士。”
陳秋銘肅然起敬,緊緊握住老人的手︰“向老英雄致敬!”
老人熱淚盈眶,聲音有些顫抖︰“你們這個活動辦得好啊!能讓年輕人記住那段歷史,記住我們當年的不容易...”在陳秋銘的攙扶下,老人走到條幅前。孫樂樂雙手遞上筆,老人顫巍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這一刻,時空仿佛交錯,歷史的厚重與當代的活力在此刻交融。陳秋銘看著眼前的一幕︰老戰士眼中閃爍的淚光,學生們臉上莊重的表情,條幅上密密麻麻的簽名...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活動持續到傍晚,條幅上已經簽滿了名字。夕陽的余暉灑在每個人身上,溫暖而神聖。陳秋銘讓參加組織活動的同學們在條幅前拍了一張大合照。
回去的路上,陳秋銘對身旁的鄭 說︰“今天的團課很成功,你做得很好。”
鄭 微微一笑︰“是銘哥指導得好。”
陳秋銘搖頭︰“不,是你們這一代年輕人,讓我看到了國家的希望。”
夜幕降臨,陳秋銘獨自站在211宿舍的窗前,望著滿天繁星。他想起了白天的種種,想起了老戰士的眼淚,想起了學生們認真的面龐,想起了條幅上那些充滿熱血的簽名。
這一刻,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傳承精神;不僅要關注當下,更要銘記歷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能力,更要塑造他們的品格。
夜風吹過,帶來陣陣寒意,但陳秋銘的心中卻燃著一團火——那是一團傳承之火,一團希望之火,一團永遠不會熄滅的愛國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