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接著以情景重現的方式,展現了甦寒在新兵連的“糗事”︰
走隊列同手同腳、實彈射擊把子彈打到別人靶上、五公里越野需要戰友用繩子拉著跑……
扮演甦寒的演員將那種笨拙和掙扎演繹得淋灕盡致,而穿插其中的真實訓練鏡頭和戰友采訪,更是增加了無比的真實感。
“我的天……甦教官以前真的這麼……菜嗎?”
張萌捂著嘴,眼楮瞪得溜圓,難以置信地看看手機,又偷偷瞄了一眼遠處的甦寒。
畫面繼續,重點落在了那位面容嚴肅、恨鐵不成鋼的班長(劉勇)和那位嘴上罵得最凶、罰得最狠,卻會在背後默默關注的上尉連長(周海濤)身上。
當看到班長因為甦寒的錯誤而被“連坐”罰跑,累到幾乎虛脫,卻依舊對甦寒說“進了三班的門,就是三班的人”時;
當看到連長周海濤夜里查鋪,悄悄給甦寒掖好踢開的被子時;
食堂里安靜了下來,許多學生的眼眶開始濕潤。
林浩宇死死盯著屏幕,他終于明白了下午甦寒那番話的重量,也明白了那六十四圈自我懲罰的源頭。
那不是一時興起的作秀,那是刻在骨子里的軍人作風——上級負責制,以及“集體榮譽高于一切”的信念傳承。
班長為兵的過錯負責,連長為整個連隊負責,而甦寒,作為教官,自然為他所帶領的每一個“兵”負責。
“原來……是這樣……”林浩宇喃喃自語,心中的那點委屈和抱怨徹底煙消雲散,只剩下沉甸甸的感悟。
畫面一轉,旁白聲音凝重起來︰【沒有人天生強大。挫折與落後沒有讓他沉淪,反而激起了他骨子里不服輸的狠勁。從那一刻起,甦寒開始了他的“自殘式”訓練。】
接下來的畫面,讓所有觀看的學生倒吸一口涼氣!
深夜的器械室,甦寒一遍遍拆卸組裝槍支,手指被金屬部件劃破,鮮血淋灕卻渾然不覺;
寂靜的跑道,他背著遠超標準負重的背囊,獨自一人奔跑至深夜,跑到嘔吐,跑到癱倒在地,又掙扎著爬起;
單杠上,他手上的老繭被磨破,血水混著汗水浸濕了杠身,他卻仿佛感覺不到疼痛,只是咬著牙,一次又一次地將自己拉上去;
沙袋前,他的拳頭早已皮開肉綻,每一次撞擊都留下清晰的血印,他卻像瘋了一樣不知疲倦地擊打,直到精疲力盡……
鏡頭特意給到了他疲憊到極致卻銳利如鷹的眼神,給到了他傷痕累累的雙手和肩膀,給到了那被汗水反復浸透、結出白色鹽漬的作訓服。
【別人休息,他在加練;別人合格,他追求優秀;別人優秀,他挑戰極限。他的訓練量,往往是別人的數倍。】
【他用一種近乎殘酷的方式,逼迫自己的身體突破一道道關卡。支撐他的,不是天賦,而是那股“只要練不死,就往死里練”的驚人意志力。】
食堂里寂靜無聲,只能听到紀錄片里沉重的呼吸聲和訓練時的撞擊聲。
許多女生看著畫面中甦寒血肉模糊的拳頭,忍不住紅了眼眶,悄悄擦拭眼角。
男生們則感到一股熱血直沖頭頂,拳頭不自覺地握緊。
302班的學生們終于明白,白天甦寒那恐怖的體能和意志力是從何而來。
那不是天生的,那是一拳一腳、一步一血印拼出來的!
尤其是林浩宇,自己那點訓練量,連甦教官當年的萬分之一都不及,自己居然還有臉裝暈逃避?羞愧和敬佩如同海嘯般沖擊著他的內心。
紀錄片的高潮,是周海濤連長和劉勇班長的訪談。
周海濤(時任新兵連長,現七連連長)面對鏡頭的近期采訪,語氣帶著心疼和無奈︰“說實話,我帶過這麼多兵,沒見過這麼拼的。好幾次夜里查崗,看見他還在加練,我都怕他把身體練垮了。攔過,罵過,但他認準的事,十頭牛都拉不回。他那不是訓練,是拼命!”
劉勇(時任新兵三班班長)的采訪︰“我是他的班長,他犯錯,我受罰,天經地義。但我寧願多跑十圈,也不願看他那樣折磨自己。看著他手上的傷,心里的傷……我這當班長的,難受!但我更佩服他,是真的佩服!從吊車尾到兵王,他吃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旁白深情總結︰【從青澀到成熟,從落後到領先,從平凡到卓越。甦寒用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千錘百煉始成鋼,百折不撓終成才”。他的成長之路,是一部用汗水、血淚和堅韌寫就的勵志史詩。他不是天生的英雄,他是努力出來的榜樣!】
畫外音道︰“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兵王的勛章,是用汗水、鮮血和遠超常人的毅力鑄就的。”
(第一集結束)
後面是預告,兩天後,將發布第二集,主要圍繞甦寒的後期的實戰能力。
紀錄片第一集結束,食堂里卻久久無人說話。
所有人都被這巨大的反差和其中蘊含的艱辛深深震撼了。
良久,食堂里才爆發出巨大的議論聲。
“我哭了……原來甦教官這麼不容易!”
“這才是真正的逆襲!太勵志了!”
“想想我們白天還抱怨軍訓累,跟甦教官比,我們簡直是在度假!”
“我終于明白他為什麼對我們要求那麼嚴格了,因為他自己就是這樣過來的!”
“他不是在為難我們,他是想把他從部隊里學到的最寶貴的東西——責任、擔當、永不放棄,教給我們。”
“哪怕只有短短一個月。”
“還有他的班長和連長……”
“那種帶兵方式,看起來狠,其實是真在乎。甦教官現在對我們,不就是有點像周連長和他班長對他那樣嗎?”
“對!嘴硬心軟,罰得狠,但擔得也更狠!”
學生們紛紛點頭,再看向甦寒時,目光里的敬畏之外,更多了一層深刻的理解和認同。
不遠處的教官就餐區,王磊看著手機,長長呼出一口氣,對陳思遠苦笑道︰“我現在終于知道,我跟甦寒的差距不僅僅在體能上了。
他是在用他班長和連長帶他的魂,在帶這群學生啊。這境界,比不了。”
陳思遠深以為然地點點頭︰“是啊,我們想的是怎麼順利完成軍訓任務,他想的是怎麼在這一個月里,給這些孩子心里種下一顆叫‘軍人精神’的種子。”
就連校長張啟明,在辦公室看完紀錄片後,也沉思了許久,對身邊的李梅主任感嘆道︰
“李主任,我們請來的不只是一名優秀的教官,更是一位真正的‘師者’。他教的不是隊列動作,是立身之本啊。”
“通知下去,各院系要配合好教官工作,尤其是302班,要作為重點觀察對象,看看這場軍訓,最終能帶來怎樣的改變。”
網絡上的風暴則更加猛烈。
#甦寒 新兵連吊車尾# 和 #兵王是怎樣煉成的# 等話題瞬間席卷熱搜。
紀錄片視頻播放量呈幾何級數增長,評論區和彈幕徹底爆炸。
“哭著看完!從吊車尾到九連冠,這逆襲太熱血的!”
“原來每一個兵王背後,都有一個替他扛事的班長和一個嘴硬心軟的連長!”
“我終于明白他為什麼替學生跑完26圈還要罰自己64圈了!這是刻在骨子里的帶兵之道!”
“這樣的教官,活該他成為‘感動華夏’候選人!他不當選天理難容!”
“致敬每一位嚴格要求卻又默默付出的班長和連長!致敬人民軍隊的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