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關主戰場,隨著九塘要地被榮譽第一師攻克,昆侖關的正面戰場立刻進入了下一階段。
按照既定部署,攻堅的接力棒交到了生力軍程遠的榮六師和戴安嵐的第200師的手中。
昆侖關正面戰場的重心,聚焦到了拱衛昆侖關主峰的兩處關鍵高地︰北側的 653高地由程遠的榮六師負責攻克;南側的 441高地則由戴安嵐的200師負責攻堅。
昆侖關,北側653高地前沿。
震耳欲聾的炮火開始向後延伸,壓制日軍前沿的炮聲稍一停頓,榮六師的攻擊部隊就躍出了陣地,成散兵線向653高地沖去。
山坡上光禿禿的,只有被炸爛的樹樁和焦黑的彈坑在不斷的冒著青煙。
榮六師師長程遠舉著望遠鏡,緊盯著部隊的動向。
他所在的觀察哨離前沿僅不到一公里,榮六師齊裝滿員兩萬五千多人,而且三分之二以上都是打過硬仗的老兵,是整個國府軍中數得著的精銳。
杜聿民把主攻653高地的任務交給他們……那意思很明白,這把好鋼,就得用在刀刃上。
如果連榮六師都拿不下這個山頭,那整個昆侖關正面,恐怕就沒人能拿下了。
士兵們貓著腰,利用地形交替掩護,不斷向上躍進。
653高地,地勢陡峭,更可怕的是,日軍充分利用了這里天然的喀斯特地貌,將無數溶洞、石縫改造為了縱橫交錯的暗堡和火力點。
這些工事異常隱蔽,僅憑炮擊很難徹底清除它們。
果然,沖鋒的隊伍還沒沖上半山腰,山坡兩側就爆發出了密集的槍炮聲。子彈嗖嗖地呼嘯著,將沖鋒的道路完全籠罩。
“噠噠噠噠!”
“砰!砰!”
看似毫無生機的山體突然噴吐出無數條火舌,日軍的輕重機槍和擲彈筒從各個意想不到的角度開始了攻擊。
這其中還伴隨著來自岩石縫隙深處精準的點射。
沖在最前面的士兵接連不斷倒下,鮮血很快就染紅了山坡上的黃土。
“隱蔽!找掩護!”
榮六師的進攻勢頭很快就為之一滯。士兵們被迫匍匐在地,或是利用彈坑、岩石勉強藏身,完全被壓制在山坡上。
日軍的火力配置極具層次,側射火力點、倒打火力點一起交織成一張嚴密的死亡之網,榮六師的戰士們每前進一米都要付出血的代價。
“他娘的!小鬼子這是鑽到石頭縫里去了!”
一名滿臉硝煙的老兵恨恨的罵了一句,剛探頭想觀察,一梭子子彈就打在他面前的石頭上,濺起一串火星。
戰斗一時之間陷入了殘酷的拉鋸戰。日軍暗堡的火力點不間斷的噴吐著火舌,將榮六師的沖鋒隊伍被死死的摁在山坡上。
師長程遠在望遠鏡里看得真切,他知道,這種仗是沒有取巧的可能,只能用最笨也是最扎實的辦法,一個一個的拔釘子。
榮六師的官兵們展現出了驚人的勇氣和韌性,他們迅速以班排為單位,組成一個個戰斗小組,就像螞蟻啃骨頭般,對著日軍的防線一點點啃噬、推進。
爆破組抵近突擊爆破成了最有效的選擇。 這不是戲劇里的豪邁沖鋒,而是匍匐在塵土與血污中緩慢爬行。
通常,一個小組由三四個人組成,一名主機槍射手負責吸引日軍的暗堡火力,另外一至兩名爆破手,則緊緊抱著炸藥包,利用彈坑、岩石、甚至是尸體作掩護,一寸一寸地向前挪動。
很多時候,日軍的機槍子彈就打在爆破手的身邊,噗噗作響,往往爆破手剛爬出沒幾米,就被日軍的火力擊中,然後就一聲不吭地趴下了。
後面的替補爆破手馬上繼續前進。在成功靠近暗堡後,立馬拉響導火索,奮力塞入機槍射孔或壘在暗堡的根部,然後翻身滾下,在震耳欲聾的爆炸和紛飛的碎石中,這個火力點才算徹底消停。
而在一些關鍵隘口和反斜面陣地,戰斗則退化到了最原始、最血腥的白刃戰。
當雙方距離短到能看清對方猙獰的面孔時,步槍射擊已來不及,刺刀、大刀、甚至石頭都成了搏殺的武器。
榮六師的老兵們三人一組背靠背,怒吼著與撲上來的日軍扭打在一起。
一時間,陣地上喊殺聲震天,直殺得尸橫遍野,血染焦土。
每奪取一個隘口,往往都需要經過數次這樣的反復爭奪,陣地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山坡上鋪滿了中日雙方士兵的尸體。
整個653高地,都被鮮血徹底染紅了。榮六師每向前進一步,都是在用勇氣和鮮血鋪路。
此刻,在這里,已經變成了“大和魂”和“大漢魂”的終極較量。
佔領、反撲、再佔領、再反撲……653高地的每一寸土地都在經歷著慘烈的拉鋸。
榮六師的將士們剛剛付出巨大的代價,才將一面軍旗插上某個關鍵的制高點,連重傷員都還沒來得及後方送,日軍的反撲就來了。
這些個鬼子兵就仿佛從地底鑽出似的,他們利用錯綜復雜的交通壕,發動了近乎瘋狂的反撲。
借著擲彈筒的榴彈和手雷的開道,小鬼子們端著刺刀的嗷嗷直叫喚,他們嚎叫著‘板載’不顧一切地撲了上來。
小鬼子完全是一種孤注一擲、同歸于盡的打法。
他們根本不計傷亡,前面的倒下,後面的就踩著同伴的尸體繼續沖鋒,就連機槍的火力壓制也無法讓他們退縮。
小鬼子的凶殘在此時被展現得淋灕盡致,它們即便身中數刀,也要撲上來死死咬住對手,或是拉響手雷嚎叫著板載與榮六師的戰士們同歸于盡。
榮六師的官兵們往往因為後續部隊被小鬼子截斷,沒有及時跟上,從而導致突入陣地的戰士們全員戰死殉國……就這樣,很多剛剛得手的陣地,又在小鬼子瘋狂的反撲下得而復失。
這場圍繞653高地的爭奪,就這樣在一進一退、一得一失之間,變成了絞肉機。每一分鐘都在吞噬著鮮活的生命。
山坡上隨處可見激烈搏斗過的痕跡︰炸塌的工事、燒焦的樹木、散落的武器零件、以及層層疊疊雙方士兵的尸體。
這就是昆侖關,每一寸土地的奪取,都需要用鮮血和生命去換取。
榮六師的攻勢,如同驚濤巨浪,一波接著一波地沖擊著日軍在653高地的防線。
日軍則像礁石般頑固,憑借工事死守硬頂,等待著一線生機。
這場拉鋸戰,考驗的已不僅是火力與勇氣,它更像是兩個民族血性的踫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