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一線,黑夜降臨之後天地間萬籟俱寂,只有偶爾的響起的一兩聲槍響,似乎提示著這里仍是戰場。
日軍前沿陣地的士兵們大多蜷縮在散兵坑或簡陋的掩體里,疲憊不堪地打著盹,許多人還沉浸在白天進攻受挫的郁悶和友軍覆滅的陰影中,絲毫沒有覺察到毀滅的陰影已悄然籠罩在自己的頭頂。
突然,一道尖銳刺耳的炮彈呼嘯聲撕裂了黑夜的寧靜,緊接著,是第二道、第十道、第一百道。
無數道淒厲的炮彈呼嘯聲從華夏陣地的縱深傳來,由遠及近。
“炮擊......是重炮.......是支那軍的重炮!”
日軍前沿哨兵發出了絕望的嘶吼,但聲音很快就被接下來的爆炸聲所徹底淹沒。
“咻~嗚!”
“轟!”
巨響炸開,火球裹著泥土和碎石沖天而起,灼熱的氣浪向四周擴散開來,將一切震飛。
“咻~嗚!”
“咻~嗚!”
“咻嗚嗚嗚!”
……無數呼嘯聲從天際落下,下一秒,整個金井前線仿佛都被點燃了。
“轟轟轟轟轟轟!!!”
爆炸聲很快連成一片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大地開始顫抖,一團接一團的火球在地面上騰起,把夜空照得一片通紅。
爆炸所產生的沖擊波將日軍的鐵絲網擰成麻花,土木工事被撕碎後拋上天,沙袋、槍支、殘骸,都被氣浪掀飛。彈片“嗖嗖”亂飛,切割著一切畜生。
硝煙味、焦糊味、血腥味混在一起,嗆得小鬼子喘不過氣來。
這根本不是之前防御作戰中零星的炮火還擊,這是蓄謀已久的重炮覆蓋。
“八嘎!怎麼回事???哪里來的重炮???”
許多日軍軍官從睡夢中被震醒,捂著腦袋死死趴在掩體里,耳朵里除了連綿不絕的劇烈爆炸聲和大地痛苦的呻吟聲外其他任何聲音都听不見了。
日軍士兵的腦子此刻是一片空白的,他們完全無法理解,明明幾個小時前,他們還是進攻的一方,還在向支那軍的陣地傾瀉著炮火和子彈,怎麼轉眼之間,就攻守易形了,自己反而成了被動挨炸的目標?這離奇的態勢轉換,讓幾乎所有日軍都懵了,陷入了極致的混亂和恐慌之中。
第五軍重炮旅的炮擊可不會因為小鬼子的不理解而停止,相反只會越加狂爆.........在日軍表面陣地被基本摧毀後,炮火按照預定的計劃,開始了向前延伸。
就在炮火開始延伸的剎那間,華夏的陣地上,嘹亮的沖鋒號聲沖天而起。
“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噠嘀~噠!”
“弟兄們!沖啊~干狗日的小鬼子!”
無數身影從戰壕中一躍而起,緊隨著那一道道不斷向前推進的爆炸煙牆,發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沖鋒,榮六師的官兵們終于完美實現了步炮協同戰術,炮彈如同移動的彈幕,為步兵清掃前沿障礙、壓制日軍火力;步兵們則踩著炮彈炸點的余威,以最快的速度突入被炸得暈頭轉向的日軍陣地,絲毫不給日軍任何喘息的機會。
榮六師的官兵們邊沖邊打,他們用手中的步槍、機槍、沖鋒槍,和手榴彈不斷清除著日軍的殘存火力點。充分利用了炮擊造成的最大效果,迅速的沖進了一片狼藉的日軍陣地。
許多鬼子兵才剛從震耳欲聾的炮擊中回過神,還沒來得及找到自己的武器和上級軍官,就看到明晃晃的刺刀已經抵到了眼前,日軍的抵抗是零星而混亂的,往往才打出一兩顆子彈,就被數倍于己的火力淹沒。
整條日軍的前沿防線,就在如此猛烈且出乎意料的重擊之下,頃刻間土崩瓦解。
榮六師兩萬四千余虎賁(經過兩個補充團和警衛團的抽調已重新接近滿員)以無可阻擋之勢狠狠的殺入了日軍的防線。
緊跟榮六師之後的是犬養忠義的歸義教導團。
“ バ!突𡣙牷Cㄇ敖 ⊥盟欄 。 br />
犬養忠義聲嘶力竭地咆哮著,手中的軍刀猛地向前揮去。
“旅呌z韋郡幛耍 蠢搐韋郡幛耍“逶兀 br />
(為了旅團!為了未來!萬歲!)
他的熱情也同時點燃了身後那支特殊部隊的狂熱情緒。
“板載!”
“板載!”
歸義教導團第13、第106、第10大隊,近三千五百人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嚎叫。
這吼聲里混雜著對嶄新身份的狂熱、對晉升許諾的渴望,以及一種近乎扭曲的、想要將更多昔日同胞拖入同一陣營的迫切感!
他們不再是“帝國軍人”,但此刻爆發出的戰斗意志和野蠻沖勁,比之以往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那一千五百余名華夏老兵骨干,雖未高呼“板載”,卻也眼神銳利,緊緊跟隨著隊伍,用漢語怒吼著︰
“殺啊~~殺鬼子!”
五千余人的歸義教導團,爆發出遠超其人數的恐怖聲勢,緊跟著榮六師的進攻鋒線,向著被炮火撕開的裂口,不顧一切的沖了進去。
他們的任務並非正面強攻,而是滲透、分割、攪亂。
他們嗷嗷嚎叫著,迅速滲入日軍防線後方,向著一切他們認為有機可乘的目標猛撲過去。他們專門攻擊日軍的通訊線路、後勤輜重隊、小股潰散的集結點,甚至試圖尋找並端掉日軍的各級指揮所。
第五軍直屬的警衛團(一大部分補充給榮六師了)、偵察營、穿插營、突擊營,這四千多精銳生力軍也同樣投入了這片混亂的戰場。
他們的戰術素養極高,配合默契,同樣是向縱深處猛插,為的就是進一步擴大戰果,徹底癱瘓日軍的指揮與增援體系。
日軍的崩潰開始從前沿向縱深不斷蔓延,許多部隊突然發現側翼甚至身後出現了華夏軍隊,槍聲四處響起,指揮系統陷入癱瘓,求援的信息石沉大海。
整個金井地區的日軍防御體系,正被這第二梯隊的瘋狂“打亂戰”迅速拆解成無數互不相連、各自為戰的碎片。
就在這時,第三梯隊由傷亡慘重的第100師和第135師剩余的一萬三千余名官兵組成,他們踏過仍在燃燒的廢墟和遍布尸體的戰場,全面接管了被第一、第二梯隊奪取的陣地。
他們“接管”陣地之後,馬上開始了逐寸逐土地拉網式清剿。俘虜或殲滅那些被分割包圍、失去指揮的日軍散兵游勇。他們牢牢鞏固著用鮮血換回來的戰果,將突破口徹底夯實,為下一步可能的繼續推進或抵御日軍的反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五軍的反攻,以三個梯隊層次分明、各司其職的強悍姿態,向著陷入混亂中的日軍縱深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