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城,校場上此刻已是殺聲震天,第五軍五萬五千名將士正在操練。
1939年1月的樟城,寒意逼人,卻怎麼也擋不住校場上熱火朝天的喊殺聲。
站在指揮台上的顧家生此時正注視著眼前正在操練的部隊,此刻他領章上的軍餃已由一顆將星增加到了兩顆。此刻正在冬日的陽光下閃爍著迷人的金光,這是對他過往戰功的認可,更是‘老頭子’對他的信任。
此刻他指揮的已不再僅僅是武漢會戰中那支英勇善戰的榮譽第六師,而是下轄三個師、總兵力達5.5萬人的國民革命軍第五軍,一支名副其實的中央軍王牌勁旅,堪稱嫡系中的嫡系,王牌中的王牌。
武漢會戰結束後,國民政府為面對戰局的變化,開始對軍隊進行整編。顧家生所率領的榮六師因在會戰中表現英勇,作戰有力,並多次重創日軍。
這些實打實的戰績讓“老頭子”頗為欣喜,于是在1938年末,在重慶,‘老頭子’親手將國民革命軍,榮譽第六師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五軍。
對于國民革命軍第五軍的番號,顧家生在前世那也是耳熟能詳,甚至到了如雷貫耳的地步,他知道這個番號的重量。如今落到自己肩上,既是無上榮譽,也是千鈞重擔。
跟之前不同的是,此次任命書中還特別提到,他顧振國的“銓敘軍餃”為少將,“職務軍餃”為中將。這種“職階分離”的做法在國軍中並不罕見,這既是對他戰功的肯定,也是為了方便他指揮大規模部隊。
第五軍的新編制堪稱豪華。原榮六師作為骨干力量,保留了原有老兵的情況下,兵力再次經過戰後補充,此時已經擴充至2.5萬人,成為第五軍的主力拳頭師。
新增的新編100師和新編135師,各滿編1.2萬人,這兩個師雖然新兵居多,但軍官骨架多來自于榮六師的老底子,軍事素養還是有保障的。
再加上軍部直屬部隊,全軍總兵力赫然達到了5.5萬人,其規模遠超一般國府軍精銳。
武漢會戰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總結了此前的作戰經驗,認為“以師為戰略單位很難與日軍的師團級規模抗衡”,于是決定“把戰略單位由師升級為軍”。
而第五軍正是這一新思想的體現。其編制完全按照最新標準,並配備了加強炮兵、工兵和通訊部隊,戰斗力遠超武漢會戰前的軍級單位。
樟城地處要沖,水陸交通便利,既是戰略要地,也是整訓練兵的理想場所。第五軍在此駐防,一方面休整補充,凝聚戰力,另一方面也擔負著警戒周邊、防止日軍突進的任務。
整編工作千頭萬緒,龐雜繁重。戰後,榮六師全體官兵因戰功卓著,皆官升一級,這不僅是對他們英勇的犒賞,更是構建新編第五軍的骨架的基礎。
他的老搭檔、原榮六師副師長郭翼雲如今已晉升為第五軍中將軍副軍長,成為他最得力的臂助。而參謀長張定邦雖職務軍餃仍是少將,卻獲得了更為難得的銓敘少將餃,這代表了軍政部對其能力和資歷的正式認可,使其在軍中的地位更為穩固。
顧家生麾下的戰將也各自得到了擢升,首先是驍勇善戰的程遠,程二少扛起了王牌主力榮六師少將師長的重任;廣西老表李天翔則出任新編100師的少將師長;鄧少華則被任命為新編135師中將師長。
這些老部下們的晉升,構成了第五軍堅實的中高層指揮核心,最主要的是這次‘老頭子’沒像之前榮六師那樣再往第五軍當中摻沙子,所以整個第五軍的中高層都是顧家生的老相識、老部下,使得他對部隊的掌控力極強。
因為第五軍是剛剛組建的,新兵的訓練、新裝備的熟悉適應、各部隊之間的戰術協同磨合,一切都需要顧家生從頭抓起,容不得半點馬虎。
對于這些,顧家生深知戰場無情,任何一個細微的疏忽都可能在未來讓士兵們付出生命的代價。
因此他本著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負責,一水的將所有事務都丟給了郭副軍長和張參謀長,當然顧老四也不是純當甩手掌櫃的,為防止後續郭副軍長帶著部隊跑路/起義,郭副軍長他們只是制定計劃,卻並不真正的從事到具體訓練當中,政治教育工作亦然。
在第五軍這支龐大的新軍當中,還有一支極為特殊的作戰單位,那就是歸義教導團。團長為犬養忠義上校,這位曾經的“二鬼子”在武漢會戰,尤其是萬家嶺一役中充分證明了自身的忠誠與價值。
戰後,他的部隊也得到了極大加強,顧家生調撥了1500余名經驗豐富的華夏士兵作為基干;整合了他原先的600多人的老底子;更重要的是,犬養忠義對萬家嶺戰役中抓獲的超過1000余名日軍俘虜進行了艱苦的轉化工作,居然最終成功爭轉化了700余人加入。
這使得犬養忠義的這個團,兵力達到了近3000人的規模,而且全部配備精良的日式裝備,完全比得上日軍的一個聯隊了。
作為一招潛在的奇兵,顧家生甚至特批這支部隊人手一套日軍的制式軍服,以備特殊作戰之需。這個安排也意外地圓了犬養忠義一個深藏心底的夢想,他終于得到了心心念念的“日軍大佐軍服”(盡管是在國府軍序列內)
這對他而言,不僅是一套衣服,更是一種心結的了除,而這支特殊部隊的存在,則為第五軍的作戰能力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也成為顧家生手中一張值得琢磨的底牌。
顧家生的思緒又飄回了2個月前,武漢會戰慘烈無比,華夏這邊投入的兵力達百萬之多,雖然最終失敗,但也讓日軍付出了沉重代價。
武漢會戰之後,日軍也已精疲力竭,再也發動不了大規模的會戰了,抗日戰爭也迎來了重大的轉折點。
話雖如此,在部隊整訓之余,顧家生常常獨自一人站在地圖前,思考著未來的戰局發展。日軍雖然暫時停止了大規模進攻,但小規模的摩擦和試探卻從未停止過。
第五軍作為新整編的王牌部隊,遲早要開赴前線,與日軍精銳一較高下。顧家生知道,到那時候,今天的汗水和準備將決定明天的生死與勝負。
夜色漸深,顧家生卻仍坐在辦公室內,翻閱著各部隊的訓練報告。窗外的樟城一片寂靜,與白日的喧鬧形成鮮明對比。
他知道,這種寧靜不會持續太久,戰爭的腳步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