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國。
最高統帥部!
“最高統帥,朱可夫將軍,華西列夫斯基將軍!”
“這是日耳曼帝國陸軍異常調度的相關情報!”
“還有一份從日耳曼帝國發來的絕密情報,是日耳曼帝國的紅黨間諜網通過種種渠道獲得的一線情報。”
情報第一時間遞給了鋼鐵慈父,雖說鋼鐵慈父並不插手一線指揮。
但大大小小的事情,鋼鐵慈父還是會在第一時間知曉的。
“朱可夫同志!”
“情況和你判斷的一樣,日耳曼帝國圍攻斯達林格勒的兵力異常調動。”
“是柏霖城那邊,對曼施坦因不信任了。”
“持續半年多的戰爭,幾乎是將日耳曼帝國的戰爭資源給拖垮了。”
“目前,日耳曼帝國迫切希望盡快結束這一戰。”
“我看!”
“我們的機會應該是到了!”
無論是朱可夫還是華西列夫斯基,或者是羅科索夫斯基,都是極為出色的將領。
日耳曼帝國陸軍如此大規模的兵力異常調動,自然是瞞不住這些人杰的眼楮。
“日耳曼人的戰線鋪的太長,太大了。”
“他們獲取物資補充需要耗費的精力,比我方大得多。”
“又有游擊隊的持續性騷擾。”
“關鍵是石油資源的匱乏,讓日耳曼帝國的鋼鐵戰車動不起來。”
“天氣寒冷!”
“日耳曼人必然不想在這麼寒冷的天氣下,與擁有天然優勢的我們繼續糾纏下去。”
“他們太需要這場勝利了!”
“統帥,我認為您的判斷無比的正確。”
“屬于北極熊國的機會到來了,在最高統帥您的率領下,北極熊國已經取得了獲得這場戰爭的勝利之鑰。”
華西列夫斯基冷靜的分析著這一切。
在二戰期間,日耳曼帝國有三大名將。
分別為曼施坦因、古德里安以及隆美爾。
而與之對應的北極熊國,也有三大名將。
分別為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華西列夫斯基三人。
其中!
華西列夫斯基是從少將升遷至元帥最快的北極熊國將領。
華西列夫斯基在北極熊國與日耳曼帝國的戰爭期間僅用約三年時間(1940年授少將,1943年2月16日晉元帥)。
便從少將躍升至北極熊國的元帥,這是戰爭史上罕見的“火箭式”晉升。
這一速度甚至超越了朱可夫——後者從大將到元帥耗時近三年,而華西列夫斯基從大將到元帥僅用29天(1943年1月18日晉大將,2月16日授元帥)。
在莫泗科保衛戰︰1941年日耳曼帝國陸軍兵臨城下時,他領導總參謀部10人小組制定防御計劃,組建空軍機群彌補北極熊國陸軍機動性不足,並指揮首次大規模反攻迫使日耳曼帝國陸軍敗退,此戰晉升中將(1941年10月)和上將(1942年5月)。
斯達林格勒戰役︰與朱可夫制定誘敵計劃,成功轉入戰略反攻。
1943年1月晉大將,29天後直接授元帥餃,成為北極熊國陸軍第二位獲此軍餃的將領。
後續戰役︰參與指揮庫爾斯克、克里米亞、白熊國之戰等重大戰役,並于1945年以遠東北極熊國陸軍總司令身份發起“八月風暴”行動,擊敗小鬼子關東軍。
在斯達林主持的軍事會議上,華西列夫斯基故意提出漏洞百出的方案,待斯達林糾正後順勢奉承,既維護鋼鐵慈父的權威又確保專業決策被采納。
被同僚譏為“最愚蠢的元帥”,實為“大智若愚”的生存藝術。
其謙虛低調,不居功自傲,強調“軍人最重要的是榮譽和尊嚴”,深得斯達林器重。
整個莫泗科保衛戰期間晝夜工作,幾乎無休,最高統帥部曾以國家名義下令其每日必須睡足6小時並由領導人監督。
可見華西列夫斯基是多麼得斯達林的器重。
當然!
其迅速晉升也與自身能力有很大的關系。
若是無能!
華西列夫斯基也不可能坐到現在這個位置。
就在最高統帥部的會議進行到一半的時候。
負責會議籌備工作的秘書,走到了鋼鐵慈父的身邊說了句什麼。
鋼鐵慈父點了點頭。
隨即看向了朱可夫!
朱可夫自然而然的湊近了鋼鐵慈父。
兩人說了些什麼!
之後,鋼鐵慈父對秘書點了點頭道,“讓他進來吧!”
“是,統帥!”
隨即,鋼鐵慈父看向北極熊國一眾高層軍官說道,“諸位!”
“今天,我們的會議怕是要加上兩位從東方來的達瓦里氏了!”
“想必!”
“這位對戰爭有著超乎常人嗅覺的甦,應該是嗅到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東西。”
隨著斯達林的話音落下。
甦長青與劉參謀長,出現在了北極熊國最高軍事會議之中。
看著鋼鐵慈父!
以及北極熊國一眾將星,即便是性格頗為火爆,敢打敢沖,雷厲風行的“雷公爺”。
竟然有幾分緊張!
甦長青倒是與在座的這些人或多或少有些交情。
畢竟!
甦長青在北極熊國也是留學了很長一段時間。
而在大運動之後,北極熊國的老牌將領都被清洗一空。
走上高位的。
大多是年輕一代,年富力強的將領。
很多戰前將領多為校級(如上校)或將級指揮員(如旅級、師級),40年改革後部分晉升為大將或上將。
這也讓甦長青和他們有了更多接觸的機會。
這也就是鋼鐵慈父在壓陣,否則的話。
整個軍事會議的氛圍就不是這樣了。
倒是成了老友聚會。
別的不說,就交際這一塊。
甦長青那是沒得說的。
在哪個軍校都是混得開的。
像朱可夫在1929年進入伏龍芝軍事學院進修,並于1931年畢業後再任騎兵旅旅長。
這個時間節點,就與甦長青在北極熊國留學。
甚至參與戰爭有重合。
甦長青甚至一度被朱可夫從伏龍芝軍事學院挖走了一段時間。
這也是二人關系為何如此之好的原因之一。
“甦!”
“听說你對這場戰爭有一些想法!”
“說說看!”
“若是能夠改變這場戰場的局勢與走向。”
“你就是我們北極熊國的英雄,是最親愛的達瓦里氏了!”
斯達林抬起頭看向甦長青。
鋼鐵慈父的面容,出現在甦長青的面前。
出現在甦長青面前的鋼鐵慈父,他那張寬大的臉龐上,最引人注目的是濃密而上翹的胡須,如同高加索山鷹展開的雙翼。
略扁的鼻梁上方,是一對深邃的眼眸,在濃眉的陰影下閃爍著警惕而睿智的光芒。
他的額頭寬闊,發際線很高,總是梳理得一絲不苟的灰發嚴謹地向後梳攏。
長期的熬夜與重壓在他的眼周刻下了深深的溝壑,但緊繃的嘴角卻始終透露出鋼鐵般的意志。
即便在微笑時,那藏在胡須後的笑容也帶著幾分難以捉摸的深沉。
當他注視你時,仿佛能穿透表象直視靈魂深處。
那並不高大的身軀因這銳利的眼神而顯得威嚴十足,讓每個站在他面前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
歲月與權力在這張臉上共同鐫刻出獨一無二的印記——既像一位沉思的學者,又像一位不容置疑的統帥。
僅僅是看一眼!
甦長青也能夠明顯的感覺到一股巨大的壓力襲來。
不愧是鋼鐵慈父啊!
這份壓迫感,還真沒幾個人能夠比較的。
能與斯達林的氣場相抗衡,甚至在甦長青的心目中略勝一籌的。
怕是只有自己的老師了。
“統帥!”
“各位親愛的達瓦里氏!”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日耳曼帝國陸軍突然的兵力調動。”
“必然是與其指揮官被替換,有關系!”
“臨陣換將,向來是大忌。”
“日耳曼人很著急!”
“而著急,就容易犯錯!”
“如果我們給日耳曼人一個機會,讓他們認為自己有速戰速決。”
“贏得這場戰爭勝利的機會,我想!”
“他們是極有可能會犯錯的。”
說完,甦長青走向了一張斯達林格勒的地圖面前。
開始了他的計劃!
……
會議結束之後,劉參謀長看著自己進行速記的筆記。
思考著這一計劃的可行性。
甦長青這一系列計劃的關鍵點,就是佯動欺騙,
北極熊國陸軍、大夏國陸軍在斯達林格勒城區持續進行殘酷的巷戰,吸引並消耗日耳曼帝國軍主力(特別是第6集團軍),同時故意在戰線兩翼部署薄弱兵力,讓日耳曼帝國陸軍誤認為這些區域防御空虛。
當日耳曼帝國陸軍深陷城市戰之時,北極熊國陸軍秘密調動了超過100萬生力軍、上千輛坦克和大量火炮,這些部隊在極度保密狀態下完成了戰略集結。
之後,便是精準選擇突破口。
根據甦長青的推測,日耳曼帝國防線兩翼可能是戰斗力較弱的羅尼國和意呆利部隊防守,這些僕從國部隊裝備差、士氣低。
是最佳的的突破點。
只要足夠隱蔽!
且動作迅速,北極熊國與大夏國南北兩路突擊集團同時發動進攻,就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合圍,將日耳曼軍第6集團軍等部隊,共幾十萬萬人的兵力困在斯達林格勒包圍圈內。
只要達成這一目標!
來一場大殲滅戰,不是不可能。
只要行動足夠快,足夠有力。
斯達林格勒保衛戰,將在這一次殲滅戰中取得大勝。
“司令,難怪你提到長平之戰。”
“這還真是太像了!”
甦長青點了點頭,“戰爭,說到底!”
“殊途同歸!”
“長平之戰中,秦軍以佯敗誘敵,使趙軍主力在趙括的率領下傾巢出擊,深入秦軍預設陣地,形成了前線的僵持。”
“北極熊國軍隊堅守斯大林格勒廢墟,將日耳曼帝國陸軍精銳的第6集團軍牢牢吸引在殘酷的城市巷戰中,使其無法機動,成為“戰術上的勝利,戰略上的陷阱”。”
“在長平之戰中秦軍秘密調動一支奇兵,據《史記》載為二萬五千騎)繞至趙軍背後,切斷其糧道與歸路,同時主力部隊從兩翼展開,完成了對趙軍的徹底包圍。”
“同時,北極熊國軍隊也可以秘密集結重兵,選擇日耳曼帝國戰線上最薄弱的羅尼和意呆利部隊防守的側翼作為突破口,發動強大的鉗形攻勢,在短短數日內迅速合圍斯達林格勒城下的日耳曼帝國陸軍。”
“兩者都不以滿足于擊退敵軍為目標,而是追求徹底的、毀滅性的殲滅。”
“無論是白起還是這個計劃,其目的都是“關門打狗”,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從而根本性地扭轉戰略態勢。”
“朱可夫之所以高度贊同我的計劃,無非是他也是這麼想的。”
“而包圍的核心目的都是切斷敵人的後勤補給(糧草/彈藥燃油)。”
“只要被圍困的日耳曼帝國軍隊,像被圍的趙軍一樣因補給斷絕而陷入饑餓和絕望,最終喪失了戰斗力。這就奠定了戰爭勝利的基礎。”
“請君入甕,甕中捉鱉!”
“戰爭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正面決戰,而是通過巧妙的欺騙、耐心的僵持和致命的側翼一擊,將強大的敵軍主力引入絕境,最終實現戰略性的大殲滅。”
“其實!”
“時代在變,武器在變。”
“但戰爭的內核從來沒有變過。”
說到這里,甦長青親哼了一聲。
“這些列強打來打去的戰爭計劃,策略!”
“早在幾千年前,就被我們的老祖宗!”
“給用遍了!”
“有文字記載,有歷史文獻流傳的國度。”
“其強大的文化底蘊便奠定了,這個國家和民族即便是短暫落後!”
“也會迅速回到歷史原有的位置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