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岱在官署內翻看著鄭藝送來的軍戶黃冊,以及拒門堡各處衛所兵、營兵名冊。
片刻之後,劉岱臉色難看的合上名冊,說道︰“本官也知道拒門堡各處軍備廢弛,兵丁、軍戶逃匿嚴重,但是卻想不到嚴重到這種地步!”
鄭藝急忙說道︰“大人息怒,堡內軍務廢弛向來已久,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
“哼!”
劉岱用手指點了點軍戶黃冊和名冊,說道︰“拒門堡當年設立的時候,便有軍戶一千一百二十戶,按照常理,經過這麼多年的繁衍,堡內軍戶數量應該遠多于一千一百二十戶才對,可是軍戶黃冊卻多年未改,而實際堡內更是只有三百一十八戶軍戶,其余都是各地遷來的民戶,真不知道前幾任操守官是如何整頓軍務的!”
鄭藝不敢附和,只是低頭不語。
“還有各處的營兵,名冊上記載有六百一十四人,衛所兵三百零八人,實際上有多少?”
鄭藝遲疑了一下,說道︰“實有營兵二百三十八人,衛所兵一百九十五人。”
“都是青壯嗎?”
“這,青壯大概有三成。”
劉岱搖頭說道︰“本官原本還想著整編各處兵馬,現在看來拒門堡各處的兵馬已經徹底爛掉了,沒有整編的必要了!”
鄭藝心中大驚,想要勸阻,劉岱卻揮手制止︰“立即以本官的名義發布告示︰堡內民戶自願轉為軍戶者,按照軍戶標準分發耕地,或是由官署出資協助其開墾荒地。”
“另外通知各處兵將,限期明日正午之前趕到拒門堡校場集結,本官要現場檢閱各部,凡是不合格的,當場裁撤,合格者整編進新軍各部!”
此時劉岱將北原堡各部將士稱之為新軍,以區別于其他各部明軍。
鄭藝擔憂道︰“屬下擔心,以大人的嚴苛,各處兵將基本上都會被裁撤的,到時候會不會鬧出事端?”
劉岱冷聲說道︰“誰想鬧就鬧吧,鬧完了直接殺掉就是了。”
鄭藝聞言頓時驚出一身冷汗。
次日臨近正午時分,劉岱披掛站在拒門堡校場的檢閱台上,右哨百總韓國興帶著一旗將士列隊一旁。
此時校場內亂哄哄的已經有三百多各處兵丁聚集,但是經過鄭藝清點,依然有數十人未到。
隨著限定時間臨近,劉岱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很快就過了正午時分,一旁的鄭藝看了看劉岱的臉色,心中開始為那數十兵丁才陸續進入校場。
“來人!”
“在!”
劉岱冷著臉指著數十遲到兵丁,說道︰“將遲到者繳械,全部押解到一旁。”
“是!”
右哨丙旗旗長劉大山帶著十幾個兵丁上前,明晃晃的刺刀加上填裝完畢的魯密銃,頓時嚇得那數十人不敢妄動,紛紛放下手中的兵器,一些穿著破舊棉甲的兵將還主動脫下,老老實實的被綁起來,押解到校場一側。
“鎮撫官何在?”
杜仲大步上前︰“屬下在。”
“按照大明軍律,將領集結兵馬,兵將拖延不到或是遲到,該如何處置?”
“按大明軍律,當斬首示眾!”
“好!”
此時數十人騷動起來,不少人高喊著求饒,也有一些老兵油子破口大罵,甚至想掙脫繩索逃跑,隨即就被劉大山帶人用槍托砸倒。
劉大山還舉起魯密銃朝天開火,喝道︰“再他娘的亂動,一銃崩了你們!”
數十兵丁終于安靜下來,校場內其余三百多衛所兵、營兵也不敢造次,大氣不敢出的看向劉岱。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大明軍律辦。”
劉岱說道︰“不過本官心軟,給你們這些不停軍令兵丁留個全尸,回頭也會給你們家中送去撫恤。來人,全部就地槍斃!”
數十兵丁雖然不知道什麼叫做“槍斃”,但是看到劉大山指揮部下持銃對準自己,也明白是什麼意思了,雖然被繩子綁住,也全都拔腿就跑。
“放!”
“砰!”
“刺刀,殺!”
“殺!”
校場內頓時上演了血腥一幕,劉大山率領數十兵丁先是一陣齊射,緊接著數十兵丁持銃向前,用手中的刺刀不斷突刺,轉眼間就將數十遲到兵丁全部擊殺。
“這、這,大人,這不至于啊!”
鄭藝被嚇得有些語無倫次,但是依然向劉岱表示了不滿。不就是集結遲到了嗎,打一通軍棍就好了,為何全部殺了?太血腥,太殘暴了!
劉岱卻冷聲說道︰“不至于?本官問你,什麼叫軍令如山,什麼叫令行禁止?這樣的兵帶到戰場上,如何迎敵作戰?這樣的兵隨便一個,都會帶壞一大片兵將,本官可不想帶著這樣無視軍令的兵丁上陣作戰,那不是出征,是送死!”
鄭藝張了張嘴沒有出聲,因為劉岱說的都是對的,自己無可反駁,但是心中卻覺得劉岱下手太狠了,又于心不忍,最終只能搖頭嘆息不止。
劉岱沒有理會鄭藝,而是繼續下令,命令劉大山立即打掃尸體,此時意識里已經響起人屠系統的語音︰“宿主獲得五十二點武力值,目前未分配武力值為2280點。”
待到劉大山那邊收拾完畢,劉岱大聲說道︰“其余人等,四十五歲以上、十六歲以下者出列。”
三百多人中竟然走出來一百二十多人,劉岱讓鄭藝按照名冊核對了一遍,沒有問題後,劉岱命人給這一百二十多人每人發五十文錢,然後就地裁撤回家。
接著,劉岱命剩下的二百多人開始繞著校場跑步,半個時辰後只有七十多人堅持下來,剩下的兵丁雖然年紀尚可,但因為常年勞作、營養不良等問題,耐力非常差,身體已經算是毀了。
劉岱同樣給每人發了五十文錢,讓他們就地解散。
“這七十多人送到北原堡去,另外鄭司吏要在半個月內將各處軍戶重新核對造冊,再加上願意改為軍戶的民戶,本官要知道拒門堡治下到底有多少人力可用!”
劉岱準備完成這一步後,便開始征召適齡青壯入伍,屆時全部送到北原堡嚴加訓練。這些青壯將是自己擴編兵馬的生力軍。
鄭藝抱拳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