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幾日是姜小花拿藥的日子,該是想著洪災的事情,提前來了。
姜黎黎把門打開,從櫃台里拿來之前幾天就抓好的藥。
姜小花拿了藥,卻不走,對著姜黎黎說︰“再給我幾副治風寒的藥,我給爹娘送去。”
“沒有。”
姜黎黎淡淡回應,去忙其他的事情。
“我說你這個不孝女,你是覺得爹娘沒有養育過你,你就不負責給他們養老是吧?”姜小花指著姜黎黎的鼻頭罵。
姜黎黎不以為然︰“首先,店里確實是沒有藥了,其次,這藥到底是誰要的,你心里最清楚。”
姜小花被識破小心思,心中有些羞憤。
她瞥眼看見左手邊的櫃台上,紙包上寫的就是治風寒的藥,她趁店里的人不注意,以最快的速度拿了兩包在懷里,轉頭往外走,邊走邊說︰“我是姜黎黎親姐,這藥記姜黎黎賬上。”
楊老三反應過來想去追,姜黎黎叫住她︰“記賬吧,姜小花拿走了十副。”
“什麼?”楊老三不解。
“姜小花拿走十副,待會兒我爹娘來的時候,你就這樣說,記得把賬本給他們看。”
姜黎黎第一次有耐心解釋,或許是辦壞事的時候格外有耐心。
楊老三是個機靈的,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
吳修賢坐在一旁,把十副藥寫上去。
他搖了搖頭,心想幸好不是自己得罪了這個祖宗。
他和楊老三一樣,見姜黎黎也在準備洪災的事情,心中自然而然地就信這件事了,他這才回想起,不知道什麼時候,濟世堂雖然是他的,但很多事情,已經是姜黎黎做主了。
但姜黎黎這人又很有分寸,從來都讓他這個掌櫃,很有面子,也從不干損害濟世堂利益的事情。
想著這些日子濟世堂的收入和名聲遠揚,吳修賢很樂意姜黎黎一直在這里當他們的主心骨。
午飯過後,姜黎黎的爹娘果然是來了。
姜黎黎不想跟這兩人周旋,把這光榮的任務交給了吳修賢。
吳修賢拿著賬本,抵在姜氏夫妻的腦門上︰“十副,十副,你們看不懂嗎?你女兒來的時候,就是說要給你們拿,所以姜黎黎才給了她這麼多,你也不想想,姜小花婆家加上她才三口人,拿十副這合理嗎?”
吳修賢畢竟是濟世堂的掌櫃,說起話來還是很有可信度。
姜氏夫妻挖了姜黎黎一眼後,便離開了。
吳修賢轉身對姜黎黎說︰“改日他們為這事吵架的時候,你可以要轉述給我听啊?”
楊老三附和︰“我也要听我也要听。”
“無聊。”
姜黎黎掀開簾子,去後面的庫房找藥。
走之前許硯舟交代過,一定要去賈府一趟。
賈府表面上看起來只是富商,背後里其實跟朝廷來往密切,將來若是遇到事情,賈府是很大的助力。
姜黎黎也是這樣認為的。
一個人單干,那是有本事,借力打力,那才叫真本事。
在他們無法于權貴抗衡的前提下,找個有力的靠山,是最好不過。
吳修賢听說姜黎黎要去賈府,屁顛屁顛也跟著去了。
他的想法和姜黎黎是一樣的,這樣有力的人脈,不要白不要。
來到賈府門口的時候,胖家丁站在門口不停張望。
“哎喲喂,祖宗你終于來了。”
方才他空手回來的時候,被管家罵了一通,說他怎麼就相信一個女人。
他回想起來,也是心里頭發虛,正準備去濟世堂,這人就來了,果然沒白信她啊。
胖家丁帶著他們來到會客廳。
只是他左瞧右瞧,他們帶來的藥,都不像是有一百副的樣子,可他又不敢問。
這是主子的救命恩人,不是他可以隨意發問的。
不多時,賈員外和賈夫人從里間出來。
“姜娘子,多日不見,你看起來比之前氣色好多了。”賈夫人夸贊道。
“多謝賈夫人關心。”
這些日子姜黎黎一直在鍛煉,身體素質確實是好了不止一點。
姜黎黎待賈員外和賈夫人坐下,這才指著他和吳修賢帶來的藥說道︰“賈員外,不好意思,店里其實能拿出來一百副藥,但我們只能給你們二十副。一個原因是貴府大概有三十人,一百副藥過多,二十副足夠,二是我們庫房里剩的藥不多,我們想著把那些藥給更需要的百姓。”
姜黎黎說完後,賈員外爽朗一笑,夸贊道︰“吳掌櫃,你真是收了個好徒兒啊,你這濟世堂,將來怕是大有作為。”
吳修賢剛開始還很緊張,听賈員外這麼一說,心中的大石頭算是落下了。
他謙虛說道︰“賈員外謬贊了,災害面前,我們能做一點是一點,總好過鎮上那些漲價囤貨的藥房。”
“說的好!”賈員外笑著笑著扯到舊傷,倒吸一口涼氣。
賈夫人緊張地問︰“姜娘子,我家員外左肩總是疼,可有法子醫治?”
姜黎黎順手給賈員外把了脈,回道︰“賈員外年紀大了,恢復起來,又更慢一些,後面只需好好休息便是,我回去再給員外開一副藥來便是。傷筋動骨一百天,賈員外這次的傷太重,養個半年再說也不遲。”
“沒事就好,沒事就好。”賈夫人放下心來。
姜黎黎看病的事情說得差不多了,這才對著賈員外說︰“賈員外,賈夫人,四日後的洪災,你們準備往哪里躲?”
姜黎黎記得許硯舟說的幾個安全地點,若是賈府的人沒有朝那里走,她得引導一下。
賈夫人回答︰“我們準備去老君廟,那里地勢高,我們之前也常去住。”
姜黎黎一听,面帶難色。
“賈夫人,此地或許不妥,恐會有山洪帶著泥石而下。”
賈員外和賈夫人听了姜黎黎的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賈員外才問︰“那姜娘子可有更好的去處?”
“我家的後山。”
姜黎黎本想著他們要是有個安全地方就算了,如今他們去了個不安全的地方,那她就要把人往家里帶了。
之後的事情,如姜黎黎意料的發展。
賈府轉移了地點,爹娘也去了姜小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