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唯一太陽

第四十一章 自我毀滅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書荒仙人 本章︰第四十一章 自我毀滅

    李斷背沒有說話。

    他剛剛和有關部門的人見面了。

    情景還殘留在腦海,對方眼淚奪眶而出,對他說︰“你傷害了我們的感情。不管是市場上,還是行政上,我們都給了你最大的尊重。但是你傷害了我們的感情。”

    拍攝《色戒》,李斷背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這是一次大膽的藝術嘗試。

    不管是合作良久的制片人詹姆士,還是蔣志強,都支持他,包括上影也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

    但到了此刻,李斷背心忽然空落落的。

    來自周奇峰的質疑,《督公》方面的捆綁炒作,他沒有這樣的感受,但他從一直和他接洽人的目光中,感受到了那種失望。

    不是一般的失望,混合著無比復雜情緒。

    對方似乎也是被他拖累了。

    “我錯了嗎?”

    隱隱約約。

    李斷背感覺自己失去了什麼重要的東西。

    蔣志強︰“?”

    老李你怎麼也退縮了?

    詹姆士,李斷背的伯樂,站了出來,安慰道︰“李,不要困惑,在藝術這條道路上,走的越高,朋友越少。孤獨是藝術家必須忍受的。”

    《色戒》遭遇批評,詹姆士早有預料。

    《色戒》能在大陸這邊上映,商業外的謀劃,已經成功了。

    至于商業,詹姆士的焦點影業,通過歐美市場早已經賺的盆滿缽滿。

    《色戒》在史觀上,會進一步模糊中國在二戰的存在,和受害者形象。

    不僅進一步貶低中國形象,更能進一步突出以撒比人的特殊、唯一的受害者地位。

    而且《色戒》在國際市場成功了。

    詹姆士可太了解,後殖民主義媒體人的心理。

    如《臥虎藏龍》在成功之前,評價很低,諸如內核混亂、打斗緩慢,惡評如潮。

    當歐美獲得成功,立刻扭轉了輿論,更是一躍變成了經典。

    《色戒》也會復刻這條路徑。

    這意味著“個體欲望消解歷史敘事”,這套敘事,會像《臥虎藏龍》一樣有跟隨者。

    只要有《臥虎藏龍》一半的影響力,就成功了。

    《臥虎藏龍》的意義不言而喻,從大的方向上,確定了古裝大片西方核心,東方只是表皮。

    從小的方向上,讓漂亮的武術動作,偏向于慢鏡頭,徹底無法和剪輯凌厲的西方動作相比。

    《臥虎藏龍》之後的《英雄》,也是在慢動作上走下去。

    幾年過去,中國形象中男性、陽光的一面之一,中國功夫的世界影響力擴散,失去了電影這個最重要的渠道。

    到了《投名狀》,更是功夫所有特色完全喪失。

    最重要的內核俠義精神沒有,漂亮的打斗也沒有。

    花了天價,讓李蓮杰演一部黑暗隱喻電影,可以宣告功夫和古裝大片道路的終結。

    詹姆士很了解中國電影的發展情況。

    可能比很多中國人更為了解。

    《色戒》的意義不只是讓李斷背再次充當這片土地的“先知”,同時也是李斷背對自身存在的一種自我切除。

    斬斷自身歷史、文化的血肉聯系。

    拍《色戒》,毫無疑問是自斷根基。

    這是自毀,也是一種禁忌突破,是會上癮的。

    文化夾縫里的藝術家,在後殖民主義中不斷掙扎,烈度一步步上升,走向自毀。

    《色戒》便是一個階段的產物。

    不談立場,只是從個人利益上來說,李斷背就不應該拍攝《色戒》。

    因為這會導致李斷背失去在中國的影響力,從之後只能是好萊塢導演。

    而好萊塢導演,沒有基本盤,是經受不了失敗的。

    好萊塢那些可以東山再起的導演,後面都有族裔支持。

    除了以撒比幫以外,意大利幫、加州幫、澳大利亞幫、倫敦幫等等,沒有族裔支持,一次失敗,就沉淪了。

    維持在中國的影響力,能有很多次的失敗機會。

    不只是如此,包括詹姆士這樣圍繞的人,也要小心尊重李斷背的意見。

    反之,自此以後,實現了自我閹割,會更為的忠誠。

    詹姆士想到不斷蹭《色戒》的《督公》,大概就這樣吧。

    從此只能依附了。

    這個時候,詹姆士會陪在李斷背身邊,陪他渡過這段困難的時間。

    ......

    蔣志強快瘋了。

    《色戒》相關方,怎麼只有他一個人著急?

    “你們都不上,我上!”

    蔣志強讓公關發力。

    《色戒》終歸是大制作,發力還是有效果的。

    【《色戒》上癮】

    記者報道,在新世紀影院門口采訪時,見到一位白小姐,她就表示,自己已經是第三次來看《色戒》了。

    第一遍看完後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好像上了癮一樣,後來又看了第二遍還是覺得回味無窮,又來看了第三遍。

    營造電影熱映的局面,同時將熱映的原因,歸結于影片獲獎,和演員梁朝偉、王力宏的明星效應。

    不提激情戲,和打真軍。

    不提大是大非,專注于電影和文學性。

    【李斷背比張愛玲慈悲】

    張愛玲的小說結尾,易先生處決王佳芝之後,是洋洋得意的。這才是張愛玲一貫的絕決與殘酷。而片中,梁朝偉坐在空蕩蕩的床沿,滿眼淚水。

    說到底李斷背是個男人,而張愛玲對男人從來都不信任,也從不抱任何希望。這一點,李斷背是沒辦法站在張愛玲的立場上的。

    人性論調必不可少。

    【被壓抑的人性】

    王佳芝的生活在走進易先生的世界前沒有寄托,痛苦而無奈。

    因此,王佳芝才會珍重和易先生之間產生的那一點火花,越不值得,越顯現了她對于這一點點溫暖的追求。這是張愛玲的小說,乃至李斷背的電影感人的地方。

    李斷背從人性入手,沒有試圖從故事中來表達一個時代,所以他成功了。

    ......

    媒體也是全方面發力,特別是《新京報》、《南方都市報》、《三聯生活周刊》。

    《新京報》在群議《色戒》演員時,提到了影帝梁超衛的出色表現,以及新人湯薇成為最受關注的演員。

    《三聯生活周刊》喊出︰《色戒》是偉大的!

    此片顛覆了華人社會對于抗戰的歷史論述,也超越了原著張愛玲的框架,因而光芒奪目。

    纏綿的“小敘事”中,彰現了家國命運與時代命運交織的“大敘事”。

    讓《色戒》多了一道人文光束,照射歷史的盲點,也照出人性幽微的角落,成為一股啟蒙的力量。

    ......

    業內評價也要跟上。

    《色戒》真棒!

    張紫怡贊︰“電影永遠沒有十全十美,而《色戒》近乎完美。”

    周閏發也發贊嘆︰“給這部電影99.9分,有點透不過氣的感覺!”

    港島資深電影人文雋則說︰“《色戒》勇于探討極端處境下的人性,直視人生中性、暴力與死亡的真面目而不怕難堪,滿分的電影!”

    陳沖回應︰“《色戒》並不想闡述易先生的政治觀點和他理想死亡的過程,只是想讓他在這特殊規定情境中遇到王佳芝。人性是很復雜的,在《色戒》這面鏡子里,我們看見的自己是有缺陷和陰暗面的,我們寄予希望的、理想化的情感原來是有污跡的!”

    陳沖,就是春晚的時候,“你們”的陳沖。

    ......

    一時之間,《色戒》不是小好,簡直大好。

    11月2日。

    《色戒》上映第二天。

    錄制節目路上,沈善登問馬有德道︰“現在,你覺得我們該如何做?”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華娛唯一太陽》,方便以後閱讀華娛唯一太陽第四十一章 自我毀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華娛唯一太陽第四十一章 自我毀滅並對華娛唯一太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