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那麼多人,竟然沒有一個人能給燕無赦定罪。
燕無恙看清楚這個事實以後,當天就大病了一場。
這個燕無赦就算是知道,也當做不知道。更何況,身體不適,是每一個帝王的軟肋,帝王可以累,但是絕對不能生病,尤其是年輕的帝王。
一場問罪,不了了之,燕無赦回去就遞交了休養的折子,告假三日。
朝堂上,燕無赦以一己之力氣暈左右相的事,沒有傳出去半分,多少是因為朝臣不願意丟臉的緣故。
燕無赦回府以後,並未閉門不出,公主府的大門,就對外敞開著,但是沒有一個人上門。
韓遷回了一趟韓家,從家里人只言片語中得知,韓縴婷又有了身孕。
回府以後,他把消息告知。
燕無赦看了他一眼,沒有隱瞞,很篤定道︰“有孩子的不是她。”
韓遷思來想去,道︰“是送進宮固寵的人?”
燕無赦笑著問道︰“你就那麼相信本宮的話?”
韓遷︰“殿下算無遺策。”他本來就信任,再加上從黃河開始,一樁樁一件件,殿下就好像能未卜先知一樣。
他不相信都不行。
燕無赦見他全心全意相信的眼神,心情好的,跟他分享了一個秘密。
“燕無恙這輩子都不會有子嗣。”
韓遷吃驚的睜大眼楮,怪不得皇宮里一個正經降生的孩子都沒有。
那兩個婢女所生的不算。
說到這里,燕無赦手下意識的放到肚子上。
報應,都是燕無恙謀害她孩兒的報應。
但凡是關于孩子的事,韓遷就不會追問。
今夜他用盡會的手段,好好伺候了殿下一次,誓要把殿下溺死在他制造出來的溫情中,不讓她再想亂七八糟的東西。
中間休息的時候,韓遷又道︰“宮里那兩個生了兩個男孩,並未給名分。”
燕無赦眼底閃著冷光︰“皇子怎麼能從奴婢的肚子里生出來,她們兩個在生完孩子以後,下場就已經注定了。”
韓遷卻覺得這樣太便宜她們了。
反正燕無恙已經多了兩個野種皇子,就不外乎再多幾個。
因為江南科舉的事情影響,朝廷舉辦科舉的時間,一直沒有敲定下來,以至于比平常時間,已經晚了兩個多月。
最近有一股風聲,不知道從哪里吹來。
“長公主公正廉潔,擔任此次科舉的出考官,最合適不過。”
“江南的事情我也听說了,要不是上京距離江南太遠了,現在過去已經趕不及了,我肯定也要過去考試。”
“長公主不懼權貴,對貪官污吏深惡痛絕,若是由長公主吃吃科舉,這屆科舉,必定跟往年不一樣。”
至于哪里不一樣,至于學子們心里清楚,為免隔牆有耳,他們就算是心里清楚,也不敢明說出來。
這股風,越演越烈,帶著無堅不摧的力量,席卷到了朝堂。
長公主府邸門口,再次門庭若市去,全都是拿著文章上門自薦的學子。
百姓學子大多心之所向,百官再無人提及給燕無赦定罪,倒是有幾個文官提及江南科舉是否保留,很快就被百姓們的呼聲給壓下去。
就算是他們在朝堂上把江南的事情推翻了又能怎麼樣?
百姓跟學子已經認定了這件事是對的,他們朝堂上數百人,有可能跟全天下人為敵嗎?
三日假期結束以後,韓遷遞上請辭的折子。
江南一案已經有了結果,目的已經達到,他再待在禮部,怕染上一身酸腐氣味,到時候把他的殿下燻著怎麼辦?
請辭的折子被扣下了,燕無恙沒有急著批復,而是把韓閣老叫住,意思就是讓韓閣老勸說一二。
韓荊山恭敬的應了,轉身燕無恙就讓人給韓縴婷送了不少賞賜過去。
燕無赦第一日上朝,就被人發難。
禮部官員︰“科舉重開,修葺貢院的銀子遲遲不見下發,公主身為戶部之首,還請給個說法。”
燕無赦︰“本宮去江南期間,禮部去戶部要過幾次銀子?”
曲連逢平時在朝堂上就跟透明人一樣,第一次被點名說話。
“一次都沒有。”
禮部官員︰“那是因為之前韓駙馬負責修葺貢院,韓駙馬突然離開,並未對修葺貢院的事進行交接,現在韓駙馬遞交辭呈,我等才被迫接手。”
“韓駙馬擅離職守,還請陛下降罪。”
“韓駙馬因一己私事,放朝廷大事于不顧,這樣人,不配入朝為官,即便是韓駙馬的父親是韓閣老,本官也要說。”
韓荊山︰“若是有證據能證明韓遷擅離職守,確實該罰。”
燕無赦冷笑一聲︰“他為何擅離職守?是因為本宮辦理江南一案,剛出了皇城就遭遇了刺殺。”
“陛下派韓遷照料本宮,這樣的大事,你們別說不知道。”
“韓遷不是擅離職守,反倒是你們玩忽職守。知道他有事離開,修建貢院又是迫在眉睫,卻不派他人接手,你們的目的,已經昭然若揭了。”
“不就是想在本宮回來的時候,就是此刻,就是現在……”
“通過這件事,為難本宮。”
“本宮不吃你們那一套,既然禮部無人,自今日開始,本宮一人統領兩部,自此,戶部禮部,都在本宮麾下。”
“本宮相信,不出三個月,禮部那些玩忽職守,濫竽充數的人,統統都將不存在。”
百官驚呼∼
有沒有搞錯?
參著呢?
怎麼又成了給燕無赦遞梯子,讓她奪權了?
禮部官員慌了,他們剛剛被燕無赦砍了一批,才剛升上來,又要砍?
“陛下,臣說的是修葺貢院的銀子,並未說其他,還請陛下明鑒。”
燕無赦眉眼壓低,氣勢逼迫。
“剛才不是你要治韓駙馬擅離職守嗎?怎麼又改口了?”
“是發現對付韓遷不成,所以又想另外的法子,對本宮下手嗎?”
“你好大的膽子!”
百官禁言,他們心知肚明,不能讓燕無赦接手禮部。
歷屆春闈科舉,全都是禮部主持,現在民間呼聲很高,他們又不是耳聾眼瞎听不到看不到,若是讓燕無赦接掌了禮部,她豈不順理成章的成了科舉的主考官。
不行,萬萬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