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等蛀蟲,靠吸食我大燕國運養的腦滿腸肥,蛀蟲們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卻不知,若是大燕亡,了,山河飄零,他們撈再多銀子,又有什麼用。”
燕無赦一席話,振聾發聵。
朝堂上安靜一片。
“本宮還是那些話,爾等不要讓本宮抓住把柄,否則,吳廣義就是你們明日的下場!”
吳廣義兩眼一翻,直接暈死過去,地面上一灘水,他早已經被嚇尿了。
燕無恙表面鎮定,內里心急如焚。
吳廣義是他在朝堂上的一只手,一張嘴,若是他出事,他就相當于被砍斷了一臂。
還有,吳廣義斂來的錢財,他也有一份,若是吳廣義說了不該說的話,他豈不是要失去臣民之心。
事已至此,絕對不能讓吳廣義開口。
好在他已經暈死過去。
燕無恙︰“立即把吳廣義押入大牢。”
御林軍上前拖人。
馮久衡︰“退朝!”
朝臣們互相使了個眼色,沒說由誰主審,就急匆匆的退朝了?
有貓膩。
燕無赦剛走出金鑾殿,就被馮久衡叫住了。
“公主,陛下有請。”
看來真的抓住燕無恙痛處了,要不然也不可能急匆匆退朝,更不可能在眾目睽睽下,把她叫住。
“陛下…”
燕無恙︰“皇姐,可否放了吳廣義。”他這話直接用的是命令的語氣,不是商量。
燕無赦皺眉︰“為何?”
燕無恙為難道︰“朕是擔心皇後,皇姐可能不知道,皇後有孕了,這次瞞著,只有太後跟朕知道。”
燕無赦︰“你是怕刺激到皇後?”
皇嗣是大,若是因為吳廣義的事,讓皇後落胎,太後必定不會放過她。
“皇姐,皇後好不容易有了身孕,很有可能是皇子,是朕的太子,若是在這個時候沒了,朝臣們肯定又會上奏朕沒有子嗣。”
這不是皇姐最擔心的嗎?
燕無赦︰“不是還有錦繡跟碧翠的孩子嗎?”
燕無恙︰“那怎麼能一樣,她們畢竟是奴婢出身,未來的太子,不能從她們肚子里生出來。求皇姐看在朕一直沒有子嗣的份上,可憐可憐弟弟吧。”
燕無赦表面沉默,心中冷笑。
他一直沒有子嗣,難道她有嗎?
他加害她子嗣的時候,就沒有想過她八年才有了一個孩子。
“陛下,你該早些告訴本宮的。”
燕無恙也沒有想到她會突然對吳廣義動手。
“皇姐,吳廣義不止不能死,那些銀子,也必須找到合理的出處。大燕國太子的外祖,絕對不能是貪官。”
燕無赦恨鐵不成鋼道︰“他若是能早想到這些,怎麼還會貪墨修建貢院的銀子,他簡直就是自找死路。”
燕無恙听出皇姐動容了,再一次求道︰“皇姐,待這件事過去以後,朕一定讓吳廣義辭官。還請皇姐看在咱們姐弟的情分上,饒了吳廣義這一次吧。”
燕無赦怒恨道︰“本宮是想借著扳倒吳廣義趕諸皇子離開上京,現在就這麼功虧一簣了,本宮不甘心呀!”
扳倒吳光華跟趕諸皇子出京有什麼關系?
燕無恙現在也沒心糾結里面的彎彎繞繞,只想讓這件事,盡快平息下去。
“有勞皇姐了,過後朕一定讓皇後跟吳廣義,給皇姐磕頭認罪。”
燕無赦恨恨的嘆了一口氣。
“本宮會想辦法的。”
燕無恙松了一口氣,皇姐既然這麼說了,肯定有法子保下吳廣義。
讓他沒想到的是,還不等燕無赦想出法子,宮門口就跪滿了告狀喊冤的人。
全都是老弱婦孺,還有孩子,粗略算下來有一百多人。
他們舉著用血寫成的冤字,大聲喊冤。
正是上早朝的時辰,百官全都被阻攔在了門口。
一問之下,才得知他們是江南吊死在貢院的二十五名學子的家人。
他們要狀告禮部尚書吳廣義。
燕無赦姍姍來遲,百官們下意識的給她讓開一條路。
也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
“吳廣義就是公主查抄抓起來的,就是她。”
學子們的家人不再面向皇宮,而是挪動膝蓋,跪對著燕無赦。
“求公主給我們做主啊……”
燕無赦︰“爾等快快起來,有罪的是害死你們孩子的人,該跪下認罪的是他們,不是你們。”
“你們不用跪!”
但是一百多人,沒有一個起來。
婦人們哭喊著兒子相公,孩子們哭喊著爹爹。
一時間聞者傷心,听者流淚。
燕無赦走上前,親手,一張一張,接過冤字。
“血書沉冤,這上面的冤字,是狀紙,更是滔滔天泣血的冤屈!”
“若是你們說的屬實,本宮定為你們討回公道!”
“本宮用鎮國印起誓,一定不會讓害死你們親人的惡賊逍遙法外,每一個沾染了你們親人血的惡人,都將死在本宮刀下!”
燕無赦雙手鄭重的捧著血書。
“御林軍何在?”
四個御林軍上前。
“進宮向陛下通傳,請陛下移步,出皇城為我大燕百姓主持公道!”
御林軍︰“遵命!”
韓遷不知道從哪里搬來一張椅子,被燕無赦嚴詞拒絕。
“百姓們都跪著,本宮有何顏面坐在椅子上?”
“身為皇室長公主,身為朝廷重臣,卻沒有給百姓們太平盛世,發生了如此慘劇,本宮羞愧!”
“百官亦然!”
“諸位皇室中人,亦然!”
“所有食朝廷俸祿者,都該羞愧!”
“今日,哪怕是本宮把這兩條腿站斷了,也要與百姓們共進退!”
燕無恙已經得知此事,他第一時間宣召左右相。
江南學子一案,先後由兩人舉薦的人去查證,早已經結案。
他們什麼時候不來告狀,偏偏趕在今日來,不是早有預謀他,他都不信。
燕無恙第一時間懷疑上皇姐,推算時間以後,又覺得不可能是她。
江南事發的時候,皇姐正在公主府里養病,之後又被困在疫城,回到上京以後,一舉一動,他都了如指掌,她壓根就沒有機會見外人。
還是那麼多外人。
此事背後還有人。
是針對他,還是針對吳廣義?
很快他就聯想到了諸皇子,自從他們回京以後,先是周永昌死了,現在又是告御狀,擺明了就是破壞他在百姓們心中明君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