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年在峽州休整,還不知道荊州城出了問題,直到兩天之後,一艘船到了峽州城外的港口。
高從誨被荊州軍從船上押送下來,唐軍也覺得奇怪。
“奉荊南節度使之命,奉上洛陽襲擊案主謀高從誨,以及荊南地區人口戶籍冊以及官員名冊,請夔王殿下恕我等大不敬之罪!”
來人是高季昌的謀士,他來辦事,高季昌才放心。
唐軍得知結果,不敢怠慢,連忙去通報。
很快,李萬年就得到了消息。
“這高季昌倒是聰明,帶高從誨過來!”
李萬年心情不錯,他知道荊南之地,已經平定了。
很快,高從誨就到了李萬年的跟前,這是高從誨第一次近距離的看這位夔王殿下。
“罪臣,高從誨,拜見夔王殿下!”
此時,人在屋檐下,他高從誨也只能低頭,不來惹怒人家,小命不保,而且他也摸不清李萬年的底細,所以此時十分的慌亂。
“當年是你組織刺客在洛河刺殺我等?”
李萬年問道。
“其實倒也不是刺殺殿下,目標是其他的公子小姐,目的是幫著朱友能擾亂局勢!”
“朱友能被擒之後,你們還有聯系嗎?听說李存勖也沒找到他?”
李萬年自然會關注這位,畢竟甦瀟瀟這位氣運爐鼎之前還是朱友能的正妃呢!
只不過,他現在不敢和甦瀟瀟深入交流,因為對方體內的氣運之力足以將他撐爆!
“這個我們也不知,自從他被抓了之後,我們干日夜擔心朱友貞找我高家的麻煩,但這位沒有,後來李存勖攻入洛陽,這位就不見了蹤影,應該是趁亂跑了!”
高從誨說完,李萬年點點頭︰“你父親送你過來,這是在考驗我的人性啊,我殺了你,你父親或許不會投降,但會馬上死,我要是不殺你,你父親也會投降,不過結果都是荊州落入我的手中!”
李萬年說完,高從誨沒有著急回話,他也知道結果都是荊州被人家拿下,所以他的生死似乎不是很重要。
“殿下自然能夠決定我的生死,既然我父親將我送到了這里,那就是做好了我已經死亡的準備!”
高從誨整體上還是維持著冷靜,李萬年也覺得這是個人才,但經歷的太少了。
“這樣吧,既然你父親這麼有誠意,我也不好伸手打這個笑臉人,明日隨我去荊州!”
李萬年說完,高從誨松了一口氣,背部已經全部汗濕!
“多謝殿下不殺之恩!”
“下去吧!”
李萬年揮揮手,將士就將高從誨帶走。
魚容機此時說道︰“殿下,這高季昌會不會有詐?”
畢竟他們在攻打楚王的時候可是費了好一番功夫,如今攻打高季昌卻一路順風,感覺不太真實。
“高季昌這人比馬殷更加的圓滑,圓滑的人就很怕死,當然,我不會讓他繼續掌權了!”
李萬年接下來就是要解除天下節度使的兵權。
“殿下心如明鏡,那臣確實是多慮了!”
魚容機感覺李萬年確實有天子之氣運,他來了之後,連克楚王以及南平王,收復大量國土人口,簡直就是勢如破竹。
“小心一點也是好事,攻下荊南地區之後,接下來就是中原了!魚容機,做好準備了嗎?”
魚容機听聞,瞬間嚴肅起來︰“殿下放心,臣已經做好了直取洛陽的準備!”
“另外,傳令孫千吳通發兵進攻隨州,我等從荊州進入長湖,通過楊水河直接取襄州!”
“得令!”
......
李萬年在峽州又待了一個晚上,隨後乘船東去,兩日之後到了荊州,此時荊州城門大開,城牆上掛著白旗,高季昌攜帶文武官員在城外迎接。
看到這個情況,李萬年知道高季昌是真的投降了。
他並未直接上岸,而是讓兵馬先入城,大概一萬兵馬入城,接管了所有城防之後,李萬年這才上岸。
“罪臣高季昌拜見夔王殿下!”
高季昌奉上了自己的印鑒,表明自己誠心歸降。
“高大人辛苦了,你能夠棄暗投明,孤心甚是寬慰,放心好了,既然你能主動投降,你家人的性命包括你大兒子的性命都無事,並且你們現在擁有的個人私產不會減少!”
李萬年已經拿到了高季昌衙門的賬簿,財物資源不算少,不過這位估計也往家里掏了不少,他也不打算追究了。
“臣謝殿下不殺之恩!”
高季昌繼續磕頭。
“平身吧,我想去看看荊州,當年劉備失去了荊州之後,就徹底的失去了逐鹿中原的機會,如今我得到了,中原在望啊!”
“殿下所言極是,也正是臣佔據了荊州,依山傍水,才能和四方勢力博弈,殿下如今南方除了漢國之威脅,幾乎沒有任何阻礙了,北取中原,是應有之義!”
高季昌知道一旦拿下荊州,李萬年就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
李萬年入城之後,看到的是相對繁華的景象,荊州地處長江邊緣,扼守南北要道,商貿繁榮,而且此地又相對平緩,是有名的糧倉之一。
“荊州城富饒的很啊?”
李萬城笑著問道,而高季昌就跟在身側。
“當年朱溫讓我來荊州做刺史,那時候的荊州因為戰亂十室九空,而且還被其他人佔據,臣也是費了好些力氣才佔據荊州,隨後拿下峽州和歸州,不過再也無法拓展地盤,臣就在此地耐心招攬流民,休養生息,如今荊州人口達到了二十多萬,城內人口有五萬!”
高季昌說起了自己治理的一些經驗,李萬年點點頭,其實治理經驗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這家伙佔據如此關鍵的位置竟然能相安無事多年,可見這人長袖善舞。
“三四十萬的人口,養你三萬的軍隊不容易啊!”
“殿下,其實臣也只是靠著做生意才能維持,如果換做別地,估計是不行的!”
“所以說荊州是一個好地方!”
.......
到了節度使府衙,李萬年召開了會議,首先就是裁撤冗余的士兵,至于官員的裁撤還需要時日,但一些關鍵位置必須是他的人在把握!
很快,城內兩萬的軍隊就只剩下不到一萬,裁撤的一萬人給了些許銀兩就將其放走。
幾天之後,李萬年收到了關于三州之戰的最終結果。
“殿下,三州之戰,我們收到了歸降軍隊一萬三千多人,獲得錢財八十萬貫,還有各種糧食萬石!獲得各類甲冑千余!其他兵器三萬余!”
“讓我們的將領控制這些歸降的軍隊,甲冑分配給精銳士兵,接下來我們率領三萬五千人從長湖進入漢江,然後北上襄州!!”
“得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