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老劉那個家伙肯定樂壞了!”
蔡大姐提到的老劉,自然就是指劉主任了。
實際上。
當看到這些魚時。
劉主任確實感到一陣欣喜。
往年年末,也有類似的采購任務。
如今這個季節,在冬天弄到二三十條將近十斤重的魚。
而且還要保證它們活蹦亂跳,實在不容易。
以往采購員弄來的魚,要麼存放太久,半死不活,要麼大小不均勻。
這讓劉主任為難。
讓他給領導送魚,他也是提心吊膽。
現在好了。
有了這批品相不錯的貨。
還有什麼好挑剔的呢。
林曉梅還在後勤組,她的采購任務主要是黃瓜和西紅柿這類普通物資,以及一些用于員工福利的糧油。
不過林曉梅的人脈真是一流。
她要的十噸食用油,打個電話就搞定了,只等著對方送貨上門。
至于黃瓜和西紅柿,她只能等張和平的消息了。
听說張和平送魚回來了。
還听外面的人說,那些魚都是他自己釣的。
憑手藝吃飯,這本事不小!
她也好奇地出去湊熱鬧,看到劉主任連連稱贊的樣子,林曉梅覺得,張和平這次當二級采購員是穩了!
他的速度和效率擺在那里。
完成得還這麼完美。
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自己雖然聯系好了食用油,但運送過來也需要時間。
不像張和平這樣。
早上領到任務,中午就把東西送到了,而且還是品相這麼好的物資。
這手功夫,也讓林翠英佩服不已。
張和平的魚在物資庫登記入庫。
看到林翠萍在場。
張和平從三輪車底下拿出一個袋子,朝林翠萍揮揮手說︰
“林姐,來看看貨吧∼∼。”
“上午已經交代過了,剛好上午出去一趟,就把東西取來了。”
“看看這是否符合要求。”
“什麼!”
“我的東西,你已經找到啦?”
林翠萍頓時驚呆了,趕緊過去查看。
打開袋子時,也是小心翼翼。
這種東西可不好找。
要是不小心弄壞了,那就成笑話了。
箱子內分裝著兩種蔬菜,一個是番茄,另一個是黃瓜,特意用木箱包裝是為了避免磕踫損傷。
僅一眼,林玉蘭就覺得心里有了底。
她輕手輕腳地把木箱捧出。
送到鄭大姐面前︰
“瞧瞧,這是我托老關系弄的,我那兄弟是不是挺靠譜?”
“看看品質夠不夠格!”
那模樣。
透著一種毫不含糊的得意,畢竟這可是她找的人。
鄭大姐又一次被震驚到了。
她心中暗想︰
自從周建國進入供應組後,自己就一直在被意外之事沖擊,這家伙真是厲害,總是能帶來些意想不到的好事。
她拿起一根黃瓜,仔細觀察一番,又與其他黃瓜對比大小。
放下後。
接著拿起番茄,也簡單檢查了一下。
最後看向周建國的眼神變得有些復雜︰
“等。”
“最重要的是,這些菜看起來就像是剛從地里摘下來的。”
“太厲害了!”
听罷鄭大姐的話。
林玉蘭愈發感到如釋重負。
這個讓她頭疼的問題終于解決,在物資組也沒多說。
貨物順利入庫。
林姐對周建國充滿感激。
隨後拿出兩張購物券遞給他。
這些都是供應組之間的互助行為。
直接給錢顯得太過世俗。
日後若還需彼此協助,反而增添麻煩,因此為了表示謝意,通常送些小物件。
大不了日後歸還這份人情罷了。
周建國也十分高興。
別人是用供應組的資金去買貨,而他則是用供應組的資金來這里換貨。
這種 級別的貨品。
價格與市場相差甚遠。
這不僅給了他變現的機會,也讓人記住了他的好。
一箭雙雕的事情。
況且。
他也察覺到林玉蘭的資源網絡。
好幾噸食用油,她一個電話就能搞定。
要是他自己來處理這類事情,根本做不到,說不定將來自己接到了類似的采購任務,還得找人幫忙。
算了算上午的收入。
周建國笑了。
魚是以每條8元的價格購入的,總共就是160元。
再加上之前賣出的一些不合格的魚。
加起來已經超過200元。
這些黃瓜和番茄的價格也高得離譜,甚至超過了肉價,一斤就要1.5元,一斤的價值相當于兩斤肉。
也只有這種 的宴席才消費得起。
不過想想也是。
這寒冬臘月的。
要是桌上沒有一盤黃瓜,肯定比不上一盤紅燒肉來得體面。
這樣一想。
黃瓜和番茄比肉貴也能理解。
永遠是物以稀為貴的道理。
這樣合計下來。
清晨時分,東山廠區內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小張手里剛數完昨夜加班的工錢,整整兩百九十多塊,這對他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他還攥著兩張手表券和厚厚的一疊工業券,心情格外舒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接下來的任務,是籌集一千斤豬肉,按照以往的經驗,差不多得宰殺兩頭壯碩的大肥豬才能完成目標。不過車間主任老劉明確表示︰“多多益善。”這讓東山廠的技術骨干趙建國摩拳擦掌,決定好好施展一番。
東山廠有輛寬敞的大卡車,趙建國跟老劉商量後決定親自駕車去拉貨,保證數量足夠讓領導滿意。其實他早就會開車,從不用別人幫忙。老劉對此表示理解,畢竟這是保護自己的供應渠道。車隊那邊很快答應了趙建國的要求,讓他直接把車開走。
雖然有人擔心趙建國可能開不好車,但考慮到他是機械方面的行家里手,又曾考取駕照時駕駛過老解放牌卡車,這根本不是問題。他熟練地發動車輛駛出廠區,沿著公路一路疾馳,在離城幾十公里外的一個偏僻處停下來休息片刻。
抽了幾根煙後,他打開隨身攜帶的空間,把之前簽到所得的幾批生豬放出來。上次他送去廠里的改良品種豬只有兩頭,剩下的一頭以及這次新簽到的五頭改良豬,每頭都有五百斤重;此外還有四頭普通豬,每頭約三百斤。總計十頭豬,最小的也有三百斤,比市面上常見的豬種足足大了一圈,雖然與真正的改良基因豬相比稍遜一籌,但也相當可觀了。
把這些豬裝上車後,趙建國驅車返回廠內。當他駕駛卡車進入廠區時,頓時引起了轟動。這里是國營企業,此時臨近春節,大家都提不起干活的積極性,大多人在偷懶摸魚,同時也在期待著年終福利。當大家看到趙建國運來的這些大肥豬時,立刻想起了去年那批豬肉,肥油厚得能掐出水來,簡直讓人垂涎欲滴。
然而趙建國絲毫不受影響,因為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換取資源。物資科早已做好準備迎接這批貨物。由于年底各項福利采購正在進行中,物資陸續到位,為方便員工帶回家,按品類依次發放。屠宰師傅已經在現場忙碌起來,不僅處理趙建國帶來的豬,還要應對其他待宰的生豬。畢竟整個工廠上萬名職工,即使每人只分一斤肉,總量也得達到上萬斤,更別說全部是淨肉的話,所需的活豬數量會更多。
若是尋常大小的豬,恐怕得上百頭才能滿足需求。
因此李主任才提出要求。
豬肉嘛。
自然是越多越好了。
甦和平送來的這些肥豬一到,立刻引來一群屠夫圍過去。
這次的人手特別多。
畢竟不僅是要宰殺,還要分肉呢。
上次那個張師傅也在場,都是老熟人,他這次還帶來了五個幫手。
此刻在物資部的一個角落里,已經堆了不少活豬。
剛才這些人正忙著處理這些牲畜。
原本。
張師傅回去後說起處理了兩頭五百斤重的大豬時,他的朋友還不太相信。
現在看到這幾頭豬。
所有人都閉嘴了,圍著車輛連連贊嘆。
甦和平沒耽誤時間,直接在物資部過秤,不用多說,肯定都是上等品質的豬。
那六頭大的,每頭都超過了五百斤。
其余幾頭也都在三百斤以上。
總共四千多斤的豬。
算下來。
甦和平又收入了兩千六百多元。
加上上午掙的錢,現在快接近三千元了,這錢掙得可真容易!
很快拿到手的錢。
這個時代確實物資短缺。
但貧困的只是普通百姓,集體其實並不缺錢。
即便是軋鋼廠這種企業,每年的接待開銷也有幾十萬。
想想就知道。
平時廠里的接待規格有多高了。
後來許多企業就是因為高額的接待費等問題而虧損的。
在特殊時期。
有不敢提拔的領導。
絕不會有不敢享受的領導。
來廠里考察。
大吃大喝不算什麼。
豬稱完重後聚在一起,差距顯而易見。
單獨看的時候還看不出差別,但那邊已經運來了三四十頭豬。
把甦和平帶來的這十頭豬放進去。
差距立馬顯現出來。
這十頭豬,尤其是那六頭超過五百斤的,簡直就像鶴立雞群一樣突出。
站在那些豬群里。
一頭抵幾頭,簡直就是碾壓般的差距。
許多人看著那些大肥豬。
都忍不住咽口水。
不過大家心里清楚得很。
這些豬肉分下去,好肉誰都想分到,但能拿到優質肉的,肯定是那些有權有勢的人。
普通老百姓根本沒戲。
屠夫們熱火朝天地開始宰殺,場面相當壯觀,為了加快速度,還叫了些食堂廚房的工作人員來幫忙。
有人負責捉豬,有人動手宰殺,還有人專門處理剝皮。
單是豬血就裝了好幾大桶。
李主任悄悄來到甦和平身邊。
塞給他一把糧票。
73章 自制三輪跑車,晉升二級采購員
那群經驗老到的屠夫,手起刀落間,宰殺與分割的動作干淨利落。
外頭圍觀的人群擠得水泄不通。
有人高聲宣布開始分肉,人群瞬間像潮水般涌向隊伍。
按部門領取,每部門都有名冊記錄,依據工齡和技能等級,分配的福利自然有所不同。
這正是許多人勤修技能的重要原因。
不僅薪資更高,連福利也會更豐厚。
說到炫耀,福利比工資更有說服力。
工資再高,也沒法隨時拿出來顯擺。
但這些福利不同,到了年底,你能提著一大包廠里發放的禮品走在街上,旁人的目光都會帶著幾分羨慕。
就連相親的成功率,也因此提高不少。
分配速度很快,一點一點地進行,四合院里的住戶也都拿到了各自的物品,只是所得各不相同。
易忠海和劉海中的情況自然無需贅述。
一個是八級工,另一個是七級工。
分到的肉塊都很扎實,用草繩提著,每塊都有四五斤重,看起來就讓人垂涎欲滴。
許大茂雖不算頂尖,但在廠里混了幾年,所得也不少。
相比之下,秦淮茹就顯得可憐了。
喜歡四合院︰簽到系統讓聾老太暴斃請大家收藏︰()四合院︰簽到系統讓聾老太暴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