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也端起面前那杯早已涼透的白瓷茶杯,湊到唇邊,極其緩慢地啜飲了一小口。
冰冷的茶湯滑過喉嚨,帶來一陣刺骨的寒意,也短暫地滋潤了他干澀的喉嚨。
他放下茶杯,杯底與紅木桌面接觸發出一聲極輕微、卻如同驚雷般炸響在孫浩心坎上的“嗒”響。
他沒有抬眼,目光依舊落在桌面上攤開的一份地圖上,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光滑的頁角,動作從容沉穩,帶著一種不言而喻的……送客的意味!
孫浩立刻領會,躬了躬身,聲音放得穩妥︰
“書記,您忙,我就先告辭了。”
穆也只微微頷首,視線已轉向桌上攤開的區縣地圖,孫浩見狀便輕手輕腳退了出去,將辦公室的靜謐留給他。
接下來的一個月,穆也的身影頻繁出現在各區縣。
對外只說是“實地調研,摸清基層情況”,但隨行人員極簡。
從頭到尾只帶了孫浩這一位“大管家”——既用他的熟門熟路統籌事務,也借這一路同行,不動聲色地觀察他的態度。
車子駛進萬縣地界時,天剛過晌。
縣政府門口早已站滿了人,一把手冷開領著班子成員,西裝革履地候在台階下,遠遠見著穆也的車停下,立刻快步迎了上去。
穆也推開車門,剛站穩,冷開的手就伸了過來,語氣熱絡︰
“穆書記,一路辛苦!萬縣全體干部都盼著您來指導工作呢!”
兩人雙手交握,穆也只輕輕握了握便松開,目光掃過身後整齊列隊的干部,唇角忽然勾起一抹淺淡的笑,話鋒卻拐向了別處︰
“听說,萬縣還是君書記待過的地方?”
這話一出,冷開臉上的笑容僵了一瞬,隨即又連忙接話︰
“是!君書記之前在萬縣擔任書記,為咱們縣的發展做了不少實事!”
一旁的孫浩始終保持著得體的微笑,見冷開接了話,便適時補充了一句,語氣里帶著幾分似真似假的感慨︰
“君書記在萬縣那會兒,可是風光無限啊。”
他這話看似是在夸君凌,實則是順著穆也的話頭往下接,既沒踩線,又悄悄把話題的主動權遞回給穆也。
眼底卻飛快地留意著穆也的神色,想從那平靜的表情里,捕捉到半分真實態度。
穆也听完孫浩的話,臉上的笑意沒增沒減,既沒接話點評,也沒流露半分傾向,只淡淡朝冷開抬了抬下巴︰
“走吧,冷書記,帶我看看你們萬縣。”
方才那句關于君凌的話,像顆石子投進水里,漾開漣漪便被他輕輕按下。
不回應,既是不讓孫浩摸透自己的真實想法,也是沒給冷開過度解讀的機會,始終把節奏攥在自己手里。
冷開連忙應聲,側身讓出主路,做了個“請”的手勢︰
“穆書記,您請。”
穆也不推辭,抬腳便走在最前頭,步伐穩而從容。
孫浩眼疾手快,立刻跟上,與穆也保持著半步的距離——既不越位搶了主位,又能隨時听候差遣,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
冷開見狀,忙示意身後的班子成員跟上,一群人跟在穆也和孫浩身後,腳步輕緩。
原本熱鬧的門口瞬間安靜下來,只剩一行人走過台階的腳步聲,在正午的陽光下顯得格外清晰。
一行人走進會議室,長條會議桌的首位空著,穆也徑直走過去坐下,背脊挺直,指尖隨意搭在桌沿,目光淡淡掃過全場,無形的氣場便壓了下來。
孫浩沒去坐旁側的空位,反倒熟稔地走到牆角的茶水櫃旁。
他從隨身的黑色公文包側袋里,掏出一小罐密封的茶葉——罐身素雅,看著便不是機關里常備的普通貨。
他動作麻利地洗杯、投茶、注熱水,水流細而穩,不多時,一股清醇的茶香便在會議室里漫開。
等茶湯泡得剛好,他才端著茶杯輕步走到穆也身邊,小心地放在他面前︰
“書記,您嘗嘗這個,解解乏。”
這一幕落在萬縣班子成員眼里,幾人不自覺地眼角一挑,互相遞了個眼神——孫浩作為市委秘書長,竟親自給書記泡茶,還用的是自己帶的茶葉,這份“細致”背後,藏著對穆也的絕對恭敬。
只是這話沒法擺上台面說,眾人只能壓下心思,依次在桌旁坐下,連呼吸都放輕了些。
冷開坐在穆也左手邊,見氣氛穩了,便清了清嗓子,主動開口︰
“穆書記,一路奔波,您先歇口氣。接下來,我跟您詳細介紹下萬縣的經濟、民生還有產業布局的情況?”
穆也沒急著說話,指尖捏著杯蓋輕輕撇去浮沫,吹了吹熱氣,才小心抿了一口。
茶味在舌尖散開,他才緩緩放下杯子,抬眼看向冷開,擺了擺手,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置喙的力度︰
“不用那麼周全,場面話就省了——挑重點說,我要听實際情況,尤其是目前推進遇阻的工作,和你們解決不了的難題。”
這話一出口,會議室里的空氣頓時更靜了。
冷開臉上的笑容微頓,隨即連忙點頭︰
“好,那我就直說了……”
冷開握著筆的手指緊了緊,目光先掃過桌上攤開的項目報表,才緩緩開口︰
“穆書記,萬縣現在的重點項目,是之前君書記在任時牽頭的——和楚氏集團合作的產業園區和文旅項目。”
他頓了頓,語氣里添了幾分底氣︰
“經過這段推進,合作框架已經搭穩,楚氏那邊的資金早就落位,園區的廠房、路網建設也都在按計劃推進,整體算是漸入佳境。”
說到這兒,冷開忽然停住,右手握拳抵在唇邊輕咳了一聲,抬眼時飛快地看了穆也一眼——對方正垂著眼喝茶,杯蓋踫撞的輕響在安靜的會議室里格外清晰,看不出半分情緒。
冷開深吸了口氣,才把後半句話說出口,聲音比剛才低了些︰
“但是……目前市財政這邊資金緊張,咱們萬縣的地方財政也跟不上,項目後續需要的配套資金、征地補償款都有缺口,單靠縣里自己扛不住,還得請市里面給些支持。”
話落,他便放下筆,雙手交疊放在桌上,等著穆也的回應——這話既是實情,也是試探。
看這位新書記是支持、擱置,還是另有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