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對眼前這位不再是少女的于莉感到意外,此事只有閻解成知曉,三大爺竟也被蒙在鼓里。
這古怪的租房安排,或許解釋了于莉晚年的孤獨處境。
于莉點頭應允,隨即便前往廚房休憩。
何雨柱拍拍于莉的肩膀,將她送至食堂廚房後,便朝車間方向走去。
他對于莉與于海棠相處的情形充滿好奇,也想知道于海棠知曉此事後的反應,認為她或許能接受,畢竟兩人關系親密。
不久,何雨柱抵達車間主任所在的辦公室。
他敲了敲門,隨後步入其中。
車間主任姓朱,見到何雨柱進來,驚訝地問︰“何師傅,您怎麼來了?有何貴干?”
朱主任深知何雨柱在軋鋼廠的地位,也知道何雨柱常去食堂打飯,每次都是滿載而歸,連廠長都對他禮遇有加,因此廠里沒人不想與他結交。
朱主任猜測,何雨柱此行必有要事。
“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事,”何雨柱笑著說,“就是想從你們車間調個人到食堂當助工,我特地來知會一聲。”
“這事好辦。”朱主任听後立即表示同意,“稍後我就安排相關手續,以後類似的小事,何師傅直接讓助工通知我即可。”
“不必麻煩別人。”
何雨柱笑著說道︰“我讓人來是有原因的,車間副主任的行為不太妥當,這事我打算向楊廠長反映,或者你可以親自去跟他說,低調處理就好,讓他去養豬也未嘗不可。”
朱主任听後微微一愣,隨即眉頭微皺,顯然明白了何雨柱話里的深意。
他立刻回應道︰“何師傅,這事我清楚了,待會兒我就去找楊廠長匯報,並召開管理會議。
這不是小事,非常感謝你特意告訴我,而不是直接去找楊廠長。”
說到這,朱主任一臉真誠地表達謝意。
若何雨柱直接上報,即使朱主任不知情,也可能遭受責罰,而現在何雨柱主動告知,讓他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因此他對何雨柱充滿感激。
“小事罷了。”
何雨柱笑著離開。
之所以告訴朱主任,是為了便于日後更好地協作。
雖然各主任對他表面友善,但實際交往不多,這種表面友好需要進一步加深,這對雙方都有利。
回到食堂後,于莉坐在他的位置上,見他回來急忙站起。
“事情辦好了。”
何雨柱點頭,對在場的大媽和助工宣布︰“今天起,我們食堂迎來一位新助工,于莉同志,相信有些同事已經認識她了。”
眾人紛紛點頭回應︰“明白了,何師傅。”
于莉被何雨柱安排到食堂工作,得知消息後滿心歡喜。
在食堂不僅有工作機會,還能免費享用菜品,這無疑是份令人羨慕的好差事。
何雨柱還透露,那位副主任可能很快會在養殖場見到。
對于這份幫助,于莉滿懷感激地向何雨柱致謝。
何雨柱卻笑著說︰“咱們不用這麼見外吧。”接著他囑咐于莉,待海棠下班時順便告知此事。
他相信海棠是個寬容的人,尤其作為姐姐的于莉坦誠相告,一定能讓關系更加融洽。
于莉雖有些羞澀,但仍堅定地點了點頭。
她心中感激,同時也對即將到來的變化充滿期待。
此外,作者特別提到文中有關婁曉娥女兒的情節已調整,如有未更新情況,請刷新頁面查看最新內容。
最後,作者誠邀讀者給予支持,包括點贊、推薦以及打賞等。
何雨柱正在廚房忙碌時,馬華急匆匆地跑來告訴他酒用完了。
何雨柱皺眉確認後表示還剩半瓶,但顯然不夠用。
同時,馬華也提到其他調料短缺,建議何雨柱去購買。
盡管食堂內有其他人幫忙,但何雨柱堅持親自挑選食材,以確保菜肴的獨特風味。
離開廚房前,何雨柱與于莉簡單交談了幾句便出發采購。
在一旁的食堂大媽對新來的于莉羨慕地說,她是第二個受到何雨柱特別關照的人。
于莉謙虛回應願意幫忙完成任務。
食堂大媽笑著擺手表示暫時無事。
食堂的大媽表示,四七零號食堂的工作分工明確,整理貨物和洗菜有專人負責,助工也只需幫忙查看物資是否充足,晚上向她們匯報即可,無需親自打菜,只需負責收票,工作輕松且收入不錯,還能免費用餐甚至帶些菜品回家。
大媽稱這份工作是難得的好差事,比車間操作機器輕松許多。
听到這些,于莉心情激動,覺得這樣的工作既輕松又實惠。
難怪車間里的人都想調到食堂工作,即使工資稍低也願意,畢竟能免費享用美食。
于莉對何雨柱充滿感激,若非他幫忙,自己不可能得到這份輕松的工作,更別說成為他的伴侶。
想到與何雨柱共同工作的場景以及下班後的相伴時光,于莉內心滿是幸福感。
與此同時,何雨柱並未選擇騎車,而是搭乘公交前往東直市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覺得這樣更方便,公交車緩慢行駛時,他也開始規劃接下來的行程。
公交車很快到達東直門街道站,何雨柱下車時,一位穿著藍衣的女人提著酒經過,不慎撞到了他。
女人失去平衡,向後倒去,驚呼出聲。
何雨柱迅速出手扶住了她,避免了意外發生。
女人連聲道歉,何雨柱笑著讓她多加注意。
他仔細打量對方,贊嘆她的美貌與氣質。
那女 膚細膩,眉眼精致,一雙清澈明亮的眼楮格外動人,而她身上的藍色衣裙更襯托出她的美麗。
女人對何雨柱表示感謝,也被他的外貌吸引。
注意到地上破碎的酒壺,她再次致歉,何雨柱則寬慰她無需自責。
藍衣女子急忙搖頭︰“你沒事就好,酒灑了就灑了,我是開酒館的。”隨即她再次深深鞠躬,“謝謝你寬容大度,若願意的話,歡迎來我的酒館,我請你品嘗美酒。”
“你真的在開酒館?”
何雨柱滿臉驚訝。
在那個年代,開酒館可不是簡單的事,利潤豐厚,很少有人能獨自撐起這樣的生意。
“是的。”藍衣女子微笑回應,同時伸出右手自我介紹,“我叫徐慧真,經營著位于東直門街道四十五號的一家小酒館。
日後若有購酒需求,不妨光臨,我會給你優惠。”
提到酒館,她整個人散發出一種強烈的自信,完全不同于之前謙卑的模樣。
顯然,酒館于她而言不僅是事業,更是驕傲之源。
“既然這樣,我倒想進去瞧瞧。”
“我叫何雨柱,很高興認識你。”何雨柱微笑著握手,隨後兩人一同朝徐慧真的酒館走去。
不一會兒,何雨柱便到達了這家充滿歷史感的小酒館,空間寬敞如四合院般。
內部設有多達二十幾桌,櫃台陳列著大小不一的酒壇,而門外還堆放著幾個巨大的酒缸。
“你們家族世代釀酒?”
看著眼前的場景,何雨柱輕聲說道︰“這酒館看來已有些年頭了。”
“沒錯。”
徐慧真的父母一直從事釀酒工作,她作為子女也繼承了這門手藝。
由于知青返城政策的影響,她還額外招了幾名知青。
據她了解,不久後酒館就能正式歸她管理。
"請稍等。"徐慧真說完便走向櫃台下方,取出一壇自家釀制的酒,親自為客人何雨柱倒上一杯。
剛打開酒壇,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不同于以往常見的酒品,這種酒顯得格外特別。
察覺到酒質優良,何雨柱表示這是個值得推廣的好東西。
于是,他提議自己所在的軋鋼廠食堂有意大批量采購此類酒品。
考慮到實際需求,他希望對方能給予優惠價格,並承諾今後個人購買同樣會優先考慮此處。
徐慧真听後十分興奮,表示這樣的合作對她而言意義重大。
若能成功對接軋鋼廠這一穩定客戶群體,將極大促進她的業務發展。
雙方就此達成初步共識,均對未來合作充滿期待。
何雨柱與徐慧真交談得知,她獨自帶著兩名女知青經營酒館。
兩人聊得投機,臨別時,徐慧真贈予一壇美酒,足夠何雨柱使用數日。
他打算先品嘗一番,順便分享給楊廠長及其同事,看看是否值得批量采購。
離開酒館後,何雨柱購買了一些調料,乘車返回工廠。
他將大部分調料存入隨身的空間,只留出一部分備用。
回到食堂廚房時,馬華被那壇酒散發的香氣吸引,贊嘆不已。
何雨柱透露這是徐慧真贈送的,並考慮以靈泉改良此酒,進一步提升其品質。
隨後,何雨柱親自倒了一杯酒,送往楊廠長的辦公室。
楊廠長熱情歡迎,詢問來意。
何雨柱表示發現了一家出色的酒館,其出品的酒不僅能去除食材腥味,口感也極佳,特地帶來供楊廠長品鑒。
何雨柱遞給楊廠長一壺酒,半開玩笑地說這酒可以替代直接飲用。
楊廠長听後哈哈一笑,接過酒倒了一杯品嘗,立刻眼前一亮,夸贊這酒味道極佳,並對何雨柱的發現表示滿意。
他興奮地表示一定要合作,而何雨柱則輕笑著回應,說會讓徐慧真第二天過來商談具體事宜。
簡單交談後,何雨柱離開了楊廠長。
在食堂,他繼續忙碌地準備午餐,直到工人們下班來打菜。
于莉在一旁負責記錄,何雨柱則專注地分發飯菜。
這時,劉海中走了進來,臉色陰沉,只點了兩個饅頭。
何雨柱邊放饅頭邊勸他注意飲食均衡,卻被劉海中冷淡拒絕。
劉海中不願麻煩何雨柱幫忙配菜,因為這樣不僅吃不飽,還會浪費餐票。
他寧願簡單吃些榨菜充饑。
劉海中憤憤不平地坐在易忠海對面,低頭看著手里的饅頭,一臉無奈。
他邊吃邊嘆息,說已經整整十年被何雨柱針對,生活苦不堪言。
易忠海好奇地詢問原因,但劉海中也是一頭霧水,表示自己早就不算計何雨柱了,可對方還是不肯放過他,連和解的機會都沒有。
易忠海搖搖頭,不再追問,自顧自地吃飯,而劉海中只能繼續啃著單調的饅頭充饑。
食堂廚房里,食堂大媽和助工們正忙著分發剩余的菜品。
何雨柱也裝了幾盒帶走,隨後與于莉共進午餐。
這時,于海棠突然出現,見到兩人在一起,臉上滿是驚訝。
于海棠不解地問︰"姐姐,你怎麼在這兒?"通常都是她去找于莉一起過來的。
何雨柱笑著說道︰"以後你們姐妹倆要互相照顧。"
于海棠愣住了,不明白何雨柱話中的含義。
喜歡四合院︰神級種植空間開局請大家收藏︰()四合院︰神級種植空間開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