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意之責任

第113章 歸一壁壘的松動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逍 本章︰第113章 歸一壁壘的松動

    冰原的殘酷並未因張闕在冰湖上的突破而減弱分毫。寒風依舊如刀,極寒無時無刻不在侵蝕著血肉與意志。但張闕的心境已然不同。自從在那極限狀態下,體悟到鑿山拳“毀滅爆發”的剛猛熾熱與玄甲功“穩固化解”的陰寒沉凝之間那奇異的共鳴與初步纏繞,他便將全部心神投入到對這種“冰火交融”、“剛柔互濟”境界的引導與深化之中。他清晰地感知到,這模糊的感覺,正是他叩開“歸一境”那堅固壁壘的唯一鑰匙!

    “寂滅樁”的蛻變︰

    再次站上那熟悉的雪原,擺開“寂滅樁”的架勢,感受著刺骨的寒意從腳底、從裸露的皮膚、從每一次呼吸中瘋狂地鑽入體內。過去的抵抗,是構築意志的堤壩,硬扛寒流的沖刷。而現在,張闕嘗試了一種全新的方式。

    他不再單純地“抵抗”寒冷,而是主動地“接納”它,甚至“引導”它!他放松了部分表層肌肉的緊繃,讓那冰針般的寒意更深地刺入皮膚、筋膜。這感覺如同無數細小的冰錐在體內游走,帶來劇烈的刺痛和麻木。但他強忍著,將精神高度集中,感受著這股外來的“寒力”侵入的路徑。

    與此同時,他調動起身體核心深處因劇烈運動、意志燃燒而產生的“熱力”——那並非虛幻的內力,而是肌肉高速代謝產生的真實熱量,以及精神高度集中帶來的神經興奮感。這股“熱力”在腰腹核心區域洶涌,如同一個燃燒的火爐。

    張闕嘗試著極其精微地控制身體肌肉的細微張弛和神經的傳導。他引導著侵入的“寒力”流經特定的肌群路徑模擬所謂的“經脈”感受),小心翼翼地讓這股冰冷的刺激與核心區域的“熱力”發生接觸。這不是能量的融合,而是神經感知與肌肉應激反應的相互激發!

    當“寒流”觸及“熱源”邊緣時,一種奇異的、劇烈的、如同冰火相激的戰栗感瞬間傳遍全身!肌肉縴維在這種極端的冷熱應激下,產生了更深層次的震顫和收縮,仿佛被無形的手反復鍛打、拉伸!每一次成功的“引導”與“接觸”,都帶來巨大的痛苦,但也伴隨著一種深層次的舒暢——他能感覺到,那些承受這種極端刺激的肌群和筋膜,其耐受性、彈性、反應速度都在緩慢地提升!身體的協調性和對極端環境的適應力,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強!這種感覺讓他沉迷,每一次站樁都像是在用冰與火重新鍛造自己的軀體。

    拳法的升華︰

    在冰湖訓練中,張闕的出拳風格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過去施展“旱雷崩”,追求的是瞬間力量的極致爆發,全身肌肉如弓弦般拉滿,然後轟然釋放,力求一拳破敵,剛猛無儔。而現在,他將那在“寂滅樁”中體悟到的“沉凝遲滯”的身體控制感,融入到了拳勁之中。

    他依然追求力量的爆發與穿透,但在拳鋒即將觸及目標冰面或假想敵)的剎那,他的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乃至整個軀干的肌肉群會進行一系列及其精微、連貫的震顫與收縮。這不是力量的減弱,而是力量的二次壓縮與定向傳導!

    砰!噗——!

    拳面擊中厚實冰層的聲音不再是單一的爆響,而是先一聲短促的撞擊,緊接著是一陣沉悶、深入、仿佛冰層內部被撕裂的穿透聲!冰面的裂痕不再是放射狀的蛛網,而是以拳點為中心,形成一片更加細密、深邃、如同被無數鋼針同時刺入又攪動的破壞區域!這代表著拳勁不僅擁有強大的沖擊力明勁),更蘊含著一股鑽透、震蕩、持續破壞內部結構的“後勁”暗勁)!

    張闕清晰地想象著,若這拳打在對手身上,那瞬間的沖擊足以破開皮肉骨骼,而緊隨其後的那股“沉凝遲滯”的暗勁,則如同跗骨之蛆,會干擾對手肌肉的正常收縮與神經信號的傳導,使其動作僵硬、氣血此處指血液循環和供氧)不暢,造成持續性的傷害和行動受限。剛猛的外表下,隱藏著更陰狠致命的陷阱。

    防御的反擊︰

    玄甲功的運用,也因這種體悟而煥然一新。

    面對陳鋒大師模擬的、刁鑽迅捷的“瞬牙流”攻擊快速擲來的尖銳冰凌),張闕不再僅僅依靠穩固的下盤和堅韌的肌肉去硬抗或卸力。他的防御姿態更加圓融。

    當冰凌帶著尖銳的破空聲射來時,張闕的身體會做出極其精微的調整︰接觸點如手臂格擋處)的肌肉瞬間高度緊張,形成最堅韌的防御層,同時接觸點周圍的肌肉群則進行巧妙的松緊變化,引導沖擊力的方向。這像是用一張堅韌而有彈性的網去兜住飛石,而非用鐵板硬撞。

    但變化在于接觸的瞬間!就在格擋動作化解掉大部分沖擊力的同時,張闕的腰胯核心會猛然一震,一股源自足底、經腿部、腰腹、脊椎層層傳導疊加的力量,如同被壓縮到極致的彈簧,順著格擋的手臂,在接觸點驟然爆發出去!

    啪!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冰凌被格擋開的同時,會發出一聲不正常的、帶著高頻震顫的嗡鳴,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從內部狠狠震蕩了一下!如果是真實的武器交擊,這股反震的暗勁足以讓對手持武器的手臂酸麻甚至短暫失控!

    陳鋒大師敏銳地捕捉到了張闕身上這種由內而外的蛻變。他不再僅僅是模仿動作,而是在理解並融合兩種截然不同的武學理念。在一次訓練間隙,大師看著張闕調整呼吸時身體那種奇異的、剛柔並濟的韻律,微微頷首,聲音低沉卻帶著分量︰“冰火同爐,剛柔互濟。壁壘已現裂痕,只差臨門一腳。你的體悟和掌控力,比我想象的更快。但這最後的融合,非水到渠成,需一個契機,一個能將你逼至絕境,迫使你體內這兩種力量本能地、徹底地擰成一股繩的契機!”

    張闕抹去臉上的冰霜,眼神沉靜。大師的話如同警鐘。他沒有絲毫因進步而生的驕矜,反而感到一種沉甸甸的壓力和更強烈的渴望。那看似觸手可及的“歸一”之境,中間隔著最後一道無形的天塹。

    于是,他的訓練更加瘋狂,更加專注。

    冰湖上,他反復錘煉著那蘊含穿透後勁的改良“旱雷崩”,力求每一次出拳,肌肉的爆發與震顫、關節的傳導與穩定、重心的下沉與化解都達到完美同步。滑步閃避時,他將移動的慣性力量與“壓縮穿透”的意念結合,讓每一次看似躲閃的位移,都蘊含著隨時可以爆發的反擊勢能。格擋反擊的瞬間,對“沉凝遲滯”與“瞬間爆發”兩種身體狀態的切換要求達到了毫厘之間。

    單調、艱苦、日復一日。冰原的寒風和酷寒仿佛成了背景音。張闕的全部世界,只剩下對身體每一塊肌肉、每一條筋腱、每一次呼吸、每一個動作細節的極致掌控。他不斷地挑戰著生理和心理的極限,每一次榨干最後一絲力氣後的恢復,都能感覺到那無形的壁壘似乎又松動了一絲。然而,那個能將一切推向圓滿的“契機”,卻如同隱藏在暴風雪後的星辰,遙不可及。焦躁如同細微的毒蟲,偶爾啃噬他的耐心,但他立刻用更瘋狂的訓練將其碾碎。武道如攀冰山,唯有一寸寸鑿進,方有登頂之望

    喜歡武意之責任請大家收藏︰()武意之責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武意之責任》,方便以後閱讀武意之責任第113章 歸一壁壘的松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武意之責任第113章 歸一壁壘的松動並對武意之責任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