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所以咱們國家過去的平民百姓,都有健身的習慣!】
【說起來確實,從唐朝有武舉考試開始,弓馬刀石就是將校士卒們必練的項目。】
【如此廣泛的鍛煉習慣,沒有武藝的傳承反而顯得不正常!】
【各位,我感覺自己的想法,慢慢變成華夏傳武失傳論的形狀了......】
直播間內眾人熱烈討論,董峰看的心中欣慰。
自他直播以來,只要說起華夏決斗和華夏傳統武藝,彈幕中總是嘲諷謾罵居多,認真討論的少。
更讓人難受的點在于,和原先的世界中不同,在華夏已經實現復興的這個世界,網絡上對于華夏決斗和華夏傳統武藝的鄙視,不摻雜任何對于華夏本身的敵意,純粹是因為事實......
但是今天,終于有所不同。
也許是因為他相對大學生來說過于彪悍的戰績,也許是因為之前直播不斷掏出干貨打下的口碑,在這次直播中,首次出現了完全沒有負面彈幕的情況。
“看來我的想法沒有錯,群眾的眼楮是雪亮的,只要不斷地拋出經得起推敲的干貨,終有一日,華夏的傳統武術會在這個世界生根發芽!”
董峰見到了華夏武藝在這個世界崛起的曙光後心情大好,笑著繼續和觀眾介紹。
“其實不只是舉重,其他的軍中技藝也傳入了民間。比如原先作為戰場廝殺技術存在的摔跤,演變成了民間摜跤這種兼具實用性和競技性的武藝。”
“與之相對的,單純的舉重這種鍛煉方式,便不能滿足民間習練者的需求了。”
【為什麼?】
“一方面原因,是因為舉重這種鍛煉方式,主要訓練的還是大肌群的力量,功能性的專項訓練上則不是很對口。”
“另一方面,民間進行鍛煉的百姓們是要奔生活的,舉重這種訓練方式不僅會佔用大量的時間,也容易讓人力竭。”
“力竭的人,是沒法出門掙錢的。”
“所以過去的老百姓們,常常將功能性訓練融入日常的生活中,以生產器具為工具進行鍛煉。舉重訓練則是挑空閑日子的時候,偶爾做一做。”
“這樣一來,既保證了不影響日常的工作,也得到了相對比較充分的鍛煉。”
【以生產器具為工具進行鍛煉?這是什麼意思?】
彈幕中有人提出疑問,董峰微微一笑。
“我來給各位演示一下吧。”
他走到庭院中央,拿起兩個底部成圓錐形,怪模怪樣的水桶。
“大家請看,這種圓錐底的水桶,是沒法放在地上的。有些居住在山巔或者山腰處的人,就會用這種水桶挑水,達到訓練目的。”
董峰走到放著太極浮球的水缸邊上,用這兩個水桶打滿水。
然後他雙臂向著兩側平伸,將兩個水桶拎了起來,遠遠看上去,仿佛兩個水桶之間擔了一根無形的扁擔。
“在山腳下打滿兩桶水之後,這樣平伸著胳膊拾階而上,既要保持腳步和身形平穩,不能讓水灑出來,也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如此反復,直到水缸裝滿水為止。”
“這樣一來,不僅進行了針對胳膊,核心和腿腳的專項練習,又挑了滿滿一缸水,豈不是一舉兩得?”
...
山門內古柏森然,金身大佛寶相莊嚴。
少林寺中,一眾僧人們早已完成了晚課,已經各自回到禪房中休息。
此刻少林寺的方丈慧明半眯著眼楮,盤腿坐在簡樸的竹床上,口中默默誦經。
他的面前,最新款的“花牌”p100豪華pus版手環上投影的全息屏幕中,正在放映董峰直播間的畫面。
畢竟和尚只是修行,又不是苦行,晚課做完,通過網絡看一看花花世界,又有何不可?
觀盡紅塵而不染,何嘗不是一種修行?
當他听到董峰所說的挑水鍛煉之法後,慧明和尚突然皺眉︰“這不是寺里流傳下來,每日晨課之前的挑水修行嗎?”
“難道我們寺里這套與眾不同的練法,是練武的法門?”
“可我輩修行講究六根清淨,武藝這種滿是戾氣的法門,應是我等避之不及的毒物才是?應該是巧合吧......”
緊接著,直播間內董峰的聲音響起,又一次介紹了一種融入生活中的功能性訓練。
“日常的鋤地,也是可以用來練武的動作。”
董峰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咬牙叩齒,四稍皆齊。然後他內外合一,雙拳握著模擬鋤頭的短棍,隨右腳下落發力劈下,口中一聲輕喝。
“嗯!”
這一招正是著名的“心意把!”素有“太極奸,八卦滑,論毒毒不過心意把;練拳不練把,等于瞎胡打;寧教十趟拳,不教一個把”等說法。
至于董峰是怎麼學會的?
他其實沒學過心意拳,但是一法通萬法通,把太極拳和八卦掌練到一定水平的他,粗淺的模擬一下心意把的動作和發力,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朋友們,這一抬一落,類似鋤地的動作,就是華夏武藝中一個名叫‘心意把’的招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實戰運用中,這一招抬手的時候,可膝撞,可搓面,可挑肘,可踩腿。”
“劈落的時候,可劈臉,可肘頭,可別腿,可搓踢,也可摔人。”
“在鋤地時進行練習,只要掌握了發力和運氣的方式,不僅可以外練筋骨,還可內壯腑髒,心修清淨,是一種典型的禪武合一的招數。”
“嗯?”慧明和尚的眉頭更加緊皺。
如果說挑水只是巧合的話,那這一式鋤地的練法,則讓他再也無法無視董峰的說法。
“起如舉鼎提口氣,發“嗯”聲落如分磚。運氣宜順為要旨,落下好似掘地般......”
“這也是我寺內流傳下來的法門,原先以為只是先人勞作時的總結,沒想到按照董峰的說法,這也是一門武藝?”
“禪武合一?這又是什麼意思?”
想到此處,慧明方丈在直播間內問道。
【請問主播,你說的禪武合一,是什麼意思?‘禪’本是梵語中“禪那“一詞的簡稱,其意為‘棄惡’,也可譯為“思維修“或“靜慮“。經中有雲‘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如此一來,令人清淨的‘禪’和傷人性命的‘武’如何能合到一起?】
“朋友著相了啊。”董峰微微一笑,這個世界的少林寺沒有武學傳承,自然也不會有禪武這個概念,難怪直播間內這個貌似對佛家十分了解的觀眾,會有這種疑問。
“佛家修行我不甚了解,但大抵應該是增善緣,種善因,結善果,直到明心見性,出離輪回,解脫諸苦而成佛。”
“既然如此,難道練武之人,不能增善緣、種善因嗎?眾生習武,便不具如來智慧德相嗎?以武止惡,不僅可以讓行惡之人免受凡俗律法之罰,也可令其死後不致墮入阿鼻地獄,這難道不是渡人嗎?”
喜歡武術決斗之王請大家收藏︰()武術決斗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