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決斗之王

第110章 藤牌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最愛杵人 本章︰第110章 藤牌

    董峰準備讓劉闖打造的,正是在華夏傳統武術中,標志性的藤牌。

    這也是冷兵器時代,世界上曾出現過的最為完美的盾牌之一。

    這種藤牌的發源地在閩省,以山中老藤的大藤為骨架,細密小藤為血肉編制而成,整體呈圓盤狀,中心凸出,周檐高起,圓徑約三尺左右。

    每張藤牌,在編制成型後,還要進行浸油、陰干等工序,直到藤牌整體顏色陰沉,刀砍不壞,箭射不入,才算合格。

    明中期之後,這種圓形藤牌隨著戚家軍的北調而傳入北方,很快便成為了華夏軍隊中的制式裝備。

    主要原因,就是實在太好用了。

    一張藤牌直徑大概2尺5左右,換算成今天的尺寸就是80厘米,套在胳膊上後,足以將蹲在地上的士兵全身都牢牢護住。

    整體重量,則大概在5斤左右。

    這重量是什麼概念呢?

    同樣大小的維京盾,以木板拼接後以金屬封邊,重量則能達到7、8斤!這還沒算如果要上陣的話,盾牌上有時候還得額外覆蓋皮革或金屬!

    裝備藤盾的華夏士兵,能將翻滾砍腿當成戰陣上的常規手段來玩,這輕便性已經逆天了好不好!

    而且因為整體的弧度和結構更加合理,和維京這種大型圓盾相比,藤牌的防御力還要更勝一籌!

    先不說浸泡了桐油的大藤天然就比木板更加耐操,就說藤牌的結構因為是一圈圈盤出來的,所以當戰場上的遠程武器被射到牌面上的時候,即便破壞了牌面的結構,也會因為藤牌的角度而產生歪斜。

    所以除了個別撞大運的箭矢之外,百分之九十九的箭矢和標槍都無法釘在牌面上。

    這也意味著,只依靠遠程的箭雨和標槍,短時間內根本沒辦法破開藤牌的防御陣線!

    比如羅馬的士兵,經常通過在中近距離投擲標槍,讓標槍槍頭扎在敵人盾牌上,如此一來,重心和重量改變的盾牌便會變得幾乎無法操縱,羅馬的士兵就可以輕易用大盾和短劍撕裂對手的防線。

    這也是冷兵器時代,面對盾牌陣的時候,世界上大多數軍隊都會選擇的進攻方案之一。

    可對藤牌陣來說,想破陣?除非時代的車輪已經點出槍炮這種大殺器!不然就只能拿士兵的命來換!

    不過這個世界的人,因為武術傳承的缺失,所以即便有著實物留存,也並沒有意識到這種藤盾的強大之處。

    所以當董峰和劉闖介紹完之後,劉闖听完連連搖頭。

    “董老弟,雖說我覺得藤條編制的盾牌肯定不如木頭金屬復合的盾牌更好用,但我畢竟不懂藤牌,華夏傳統武藝涉及的兵器你比我懂。”

    “我承認,如果藤牌能達到你說的水平,那確實很厲害,但有個問題啊......”

    劉闖斟酌的詞語說道,他還是想讓董峰打消使用刀盾的想法︰“第一,這玩意兒現在還有人會做嗎?我只會操作‘鐵匠鋪’做一些金屬類的兵器,最多加個木柄,藤條我可搞不定!更別說還要涉及其他的藤藝工序。”

    劉闖攤開手,他也不是個沒手指的藍胖子,沒辦法從褲襠里掏出什麼神奇道具,“biu”的一下就靠著董峰的表述,造出個能用的藤牌出來。

    董峰沉默不語,他剛剛確實沒考慮這一點。

    “第二,就算有人真的能做,這藤牌光是陰干就得幾個月吧?”

    “我記得現在有工藝,可以把陰干的時間縮短。”董峰反駁道。

    “我知道,好多做藤藝家居的,可以把陰干時間縮短到一個月內,可這樣也來不及啊。”

    董峰聞言扶額。

    確實,這個世界的制造業再逆天,也得遵守基本規律,一周之內搓出一個刷過油涂過漆的藤牌根本不可能,除非是虛有其表的裝飾品。

    “所以咱們還是別想藤牌的事情了,還是用雙刀吧。”劉闖勸慰道,他雖然也好奇藤牌是不是真的像董峰說的那般強悍,可這次和王興國的比賽肯定趕不上了。

    董峰嘆了口氣,剛要開口,一個沉穩的聲音傳來。

    “其實也不是沒可能。”

    兩人轉頭,發現王老師不知何時已經站在門口,正在若有所思的搓著下巴。

    “王老師?”劉闖一愣。

    王老師走了進來,朝董峰問道︰“剛剛我听的意思,你想用藤藝做的盾牌和王興國進行‘全兵器戰’的對決?但是擔心藤藝上油和陰干的時間太長,對吧。”

    “啊,對,我想要用藤牌配單刀打王興國一個出其不意,但是時間上來不及。所以已經準備換成其他兵器了。”董峰無奈的一攤手。

    “但是其他兵器,沒有藤牌合適,對吧。”王老師看著剛剛董峰和劉闖探討時,畫出來的簡易圖示,眉頭微皺。

    “難道您有辦法?”看到王老師思索的樣子,董峰的心里升起一股期冀。

    “說起來倒是專業對口了。”王老師撓了撓頭。“其實你說的這個‘藤牌’,原先我在老家見過。”

    “啊?”董峰和劉闖聞言,心中滿是驚訝,隨著王老師的解釋,他們才明白怎麼回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原來王老師的老家,是滇省的騰沖市,是華夏馳名的藤藝之鄉。

    “《三國演義》里邊諸葛亮七擒孟獲知道不?揍得就是我祖宗。”

    看著王老師滿臉得瑟的表情,董峰和劉闖對視一眼,什麼話都沒說。

    “我們家那邊盛產藤條,藤編手藝更是千年傳承,尤其幾十年前為了發展旅游業,當地政府還對騰沖各項特色文化進行了大力的發掘和扶持,首先便圍繞當地特色的藤器,打造了一系列包含種藤、采藤、家具和工藝品制作、文化傳承和旅游等產業項目,其中就有對于過去‘藤甲兵’裝備的復原,我家親戚就是干這個的。”

    王老師調出圖片,董峰一看,一個瘦猴似的滇省人勉力露出“淳樸”的笑容,穿著藤編的鎧甲。

    花紋絢麗的藤牌本應十分威武,但在他手中看上去卻如同老農手中的鍋蓋似的,沒有絲毫威懾力。

    但是看藤牌的形制,確實和董峰描述的樣子分毫不差。

    “就是這個!有現成的嗎?我買一個!”董峰驚喜的說道,有了藤牌,足能把他對抗王興國的勝率提高一成!

    “那我讓家里先給你寄一個過來,不過我得和你提前說好啊!這藤牌雖然上過桐油,但是因為本質上只是工藝品,所以盾面上只有單層的藤編,它在實戰中的效果,我也不敢保證。”王老師實話實說。

    “那這樣,您看能不能麻煩您讓那邊給改造一下,將兩個這種單面藤牌之間墊上一層棉花,然後編到一起,盾面再包一層牛皮。”董峰問道,這也是南方的藤牌傳入北方之後,明朝邊軍為了抵抗野豬皮的重箭,對藤牌做的改良。

    雖然讓藤牌沉重了不少,但是這樣一來,即便是號稱“投矛器”,動輒磅數能達到80磅以上的清弓,也只能抵近到十步之內射擊頭臉,才能將持盾的明軍的將士射殺。

    “得,那這樣一來,副武器定完,你的暗器也只能是標槍了。”劉闖見董峰心意已決,便不再堅持,將刀盾拖進副武器這一欄後,又將標槍拖進第三個空白方框,也就是暗器之中。

    “看來今天我的工作,只有替你打造一把標槍嘍?我得提醒你一下,這套配置正面硬打確實凶悍,可是如果遇到水戰相關的場地,只要一下水,你的長槍和盾牌便都算廢了!所以如果還有別的想法的話,提早開口。”劉闖伸了個懶腰,最後問道。

    “確實還有幾個小玩意,得麻煩學長幫忙。”董峰微微一笑。

    喜歡武術決斗之王請大家收藏︰()武術決斗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武術決斗之王》,方便以後閱讀武術決斗之王第110章 藤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武術決斗之王第110章 藤牌並對武術決斗之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