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周六,師部食堂早上的是南瓜湯和玉米面窩窩頭。
這一頓算是師部請客,一人一碗湯和三個窩頭。
張寶根飯後在師部大院里溜達。
宣傳欄前頭永遠是人最多的地方。
他走過去看了一眼,發現不少師部的老知青也在這里,都圍著一個新貼的告示議論紛紛。
“師部這是不信邪麼?又要開發甦約克河谷!”
“這是第四次了吧?”
“哎,我記得孫主任的親佷兒都犧牲在那里了,怎麼還弄?”
“我支持師部的決定,只要咱們肯攀登,就沒有越不過去的坎。”
“我也覺得很難,但甦約克河谷不控制住,托雲牧場的安全就無法得到保障。”
“你說的對,遲早會被他們騷擾到無法正常生產。”
“托雲牧場這塊高地一旦丟失,整個烏恰縣都會在對方的俯視之下,而且還會在天山南脈的西端開一個大口子,我估計師部也是沒法子,只能繼續嘗試。”
“希望這次不要死人就好。”
“說不好,雖然只是勘探,但那地方。”
張寶根站在人群後頭听了半天,還把告示最後一行的文字記在了腦子里。
【報名參與勘探隊的知青,轉正考察期一律減少半年。】
女同志宿舍前,賀昌桂正溫和的與一位來自滬上的女知青交談。
“謝什麼,不要客氣,大家都是老鄉,我這也是應該的。”
但女知青的謝意十分真誠。
“那不一樣,也虧了你提醒我,不然我剛才也去了政z部去報到。”
她也懂事的奉承了賀昌桂一句。
“也就是你能打听得到這些秘密,我們也來了四五天,可還是兩眼一抹黑。”
賀昌桂隨意的擺擺手。
“孫主任每次分配新來的知青都有這個習慣,凡是去報到的,一律先把托雲牧場和葉城牧場的名額填滿。”
“你可以告訴剩下的人,最好等明天再去。”
說完他假裝意外的看了宿舍內一眼。
“昨天新來的幾個女同志似乎沒看到,不會是現在就去報到了吧?”
听他這麼說,這位女知青也惋惜起來。
“他們領頭的那個姓張的知青剛才急匆匆的過來領著他們一行都去了政z部,哎,估計已經報完到了。”
听到這個消息,賀昌桂樂了,但又有些惋惜。
可惜了那兩位來自京城的女同志,如此風流靈秀的人物居然被一個毛頭小子的毛躁給毀了前途。
但旋即他的心底又生出一股優越感來。
若是他賀某人運勢不錯,也許一年半載之後他便有了資本去做那兩人救苦救難的菩薩。
一個風流靈巧如詩如釀,一個造化鐘秀似仙離凡。
——好難選擇啊,呵呵呵呵。
政z部辦公室。
明明本該是繁忙的最後一個工作日,可今天來辦報到手續的知青卻只來了大小魚三兩只。
孫津淮微微嘆氣。
看來自己的習慣早就被大家熟知。
可托雲牧場和葉城牧場這兩個師部直屬單位確實是相當缺人。
這個惡人只有他來做。
“報告!”
一個挺拔而年輕的影子出現在門口的陽光里。
“京城支邊知青張寶根前來辦理報到手續。”
“進來吧,你就是來自京城的張寶根?”
孫津淮認真打量了一下眼前的男知青。
他記得這個名字,此人的去向兵團那邊早就有了吩咐。
“是的,領導。”
“來,坐!”
孫津淮拿出一張表格遞給對方。
“你的去向早就定了,師部團委缺一個臨時辦事員。好好干!”
可張寶根卻把表格慎重的遞了回來。
“孫主任,我自願參加這次的甦約克河谷勘察隊。”
孫津淮愣了一下,接著又笑起來。
“年輕人不用那麼急,也就是省半年而已,在這個地方,幾乎是一眨眼就過去了。”
張寶根很想告訴孫主任,他不是看中的“提前半年”,因為他知道一天之後會發生什麼。
他是真的想參加,因為他帶掛的,空間里的物資夠他和伙伴們一直吃到高考恢復。
“孫主任,如果只是想進團委坐辦公室,以我的資格在京城就能辦到。而且還能在一年內提干!”
“那我還來這里干什麼?”
孫主任一听,有些觸動。
人家小年輕說的沒錯,就他的資歷和出身,在京城進團委加提干簡直不要太簡單。
“你知道甦約克河谷是個什麼地方麼?”
“領導,我和我的同伴們都申請參加這次勘探,因為我們在幾年前才十四歲的時候重走過長征路,我們有翻越雪山的經驗。”
“我听說這次的勘探隊人人都配馬,是支全騾馬化的隊伍,剛好我們在前兩年假期里經常去承德,已經學會了騎馬。”
“更別說我們的民兵考核項目都是優秀。首都民兵的考核標準,您應該是知道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我們一車人在經過阿拉溝河谷的時候全程沒人高反。”
“咱們整個師能抽調出來的人里,比我們更合適的人應該並不多。”
孫主任開始猶豫,這說明其實他已經心動了。
“你其他的同伴呢,都叫進來我聊聊先。”
第二天,二十五人的勘探隊名單被掛在了宣傳欄里,引來了新老知青們的圍觀。
“這次來的新人這麼沖動的?”
“得了,人家那不是沖動而是熱情!”
但更多的聲音卻是在抱怨和表達不滿。
“不對啊,我先報了名的,怎麼沒我名字?”
“也沒我的名字,我可是正式職工,五年的老知青,怎麼會沒我的名?”
“孫主任怎麼用這麼多新人?這、不合理!我會比不上新來的?”
“等會兒,你剛才在抱怨什麼?你不是說你不會報名的麼?好啊你,瞞著我一個人偷偷進步是吧?絕交!”
“絕交個屁,我不是沒選上麼!”
也有消息靈通的在嘆息。
“我這有個消息,看到那個叫張寶根的名字沒?”
“我听說兵團那邊已經打過招呼,讓他直接進團委從臨時辦事員開始做起,可他偏不去,就是要參加勘探隊!”
“張、寶、根?誒,是不是當年咱們少先隊全國總扛把子?”
“除了他還能是誰?”
“我也想起來了,我們學校那個省總隊長眼楮從來只看天的,可去了一趟京城回來,嘴里翻來覆去就是這個人的名字,沒想到他居然還會崇拜別人!?”
忽然有人在遠方大喊。
“快去看公民日報~!出大事了~!”
1968年12月22日,公民日報發表文章我們也有兩只手,不在城里吃閑飯!
最高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
政z部門口當即被擠得水泄不通。
很多人後悔不迭,因為政z部剛出了通知截止昨天已經完成報到的知青,取消了兩年的轉正期限制,從第一個月開始就能拿32塊一個月的正式職工工資。
才實施了半年的轉正期限制度被廢除。
而今天報到的知青得等後續政策。
因為兵團要開始收緊抬高收人的門檻了。
喜歡六零大雜院,我八歲二十年工齡?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六零大雜院,我八歲二十年工齡?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