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影視基地的清晨,薄霧籠罩著搭建好的老屋。向飛坐在監視器前,看著畫面里正在熱身的李明啟。
"李老師,第一場戲是您獨自在廚房做飯。"向飛走過去輕聲說,"要表現出老太太的孤獨感,但又要透著一絲溫暖。"
李明啟點點頭,突然佝僂起背,右手不自覺地顫抖起來︰"這樣?"
向飛驚訝地發現,她的眼神瞬間變得渾濁而溫柔,連手指關節都仿佛真的患上了關節炎。
"action!"
鏡頭推進到李明啟的手部特寫。她正在用顫抖的手切白菜,刀法看似笨拙卻精準。突然,一顆白菜幫子掉在地上。
劇本里沒有這個細節。
李明啟自然地彎腰去撿,動作緩慢得讓人揪心。就在她即將踫到白菜幫子時,手指突然痙攣了一下,不得不停下來喘口氣。
" !"向飛喊停,"太完美了!但李老師,這個手抖..."
"我觀察過養老院的老人。"李明啟直起腰,剛才的老態一掃而空,"他們很多人都有輕微帕金森,但又不願意承認。"
道具組的小姑娘已經紅了眼眶︰"李老師演得太真實了..."
下午拍攝全家吃飯的群戲。李明啟飾演的初枝坐在主位,顫巍巍地給"孫子"夾菜。
第三天拍攝初枝回憶往昔的獨白戲。李明啟提前三小時到場,獨自坐在角落醞釀情緒。
開拍時,她對著鏡子講述年輕時拋棄孩子的往事。說到"我把他丟在福利院門口"時,一滴眼淚精準地落在台詞結束的瞬間。
更絕的是,她緊接著露出一個扭曲的微笑︰"可是啊...我現在過得挺好。"這個笑容里包含著愧疚、自嘲和解脫,復雜得令人心碎。
攝影師老張後來偷偷告訴向飛︰"我拍了十年戲,沒見過這麼精準的情緒控制。"
拍攝奶奶和百合的互動戲時,李明啟完全顛覆了片場指導的方式。
"來,奶奶教你折紙鶴。"她真的準備了彩紙,一邊拍戲一邊教小演員。鏡頭捕捉到了小女孩真實的驚喜和學習過程。
李明啟的表演甚至影響了其他演員。周迅坦言︰"看著李老師演戲,我才知道什麼叫"活在角色里"。"
陳道明更是直接向這位老戲骨請教︰"您是怎麼做到每個眼神都有故事的?"
李明啟只是笑笑︰"把角色當成真人,別當角色。"
這句話後來成了劇組的座右銘。梅艷芳在拍攝信代臨終戲時,特意請李明啟在一旁指導。
拍攝最後一場戲——初枝獨自死在出租屋。李明啟設計了一個令人心碎的細節︰她手里攥著一張泛黃的照片,是"全家福"。
當陽光照進房間時,她的手指微微松開,照片飄落在地。這個鏡頭拍了三遍,每次李明啟都能精確控制手指松開的節奏。
殺青時,向飛親自給李明啟送上鮮花︰"李老師,您創造了一個經典。"
李明啟卻擺擺手︰"是初枝這個角色寫得好。"她看著遠處玩耍的小演員,輕聲道︰"這些孩子,讓我想起了自己孫子。"
劇組後來才知道,李明啟在拍攝期間每天都會給兩個小演員帶自己做的點心。
喜歡港島1984請大家收藏︰()港島198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