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軌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萬

第502章 一紙調令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汪途 本章︰第502章 一紙調令

    林野的工作狀態,如同擰到了極限的發條,每一絲能量都被榨干,只為巨人城樞紐區段那些頑固的鋼軌病害。短短半個月,他和臨時拼湊起來的小組——那兩個科里最踏實的年輕技術員,小王和小李,一個負責建模,一個擅長現場數據采集——幾乎就沒合過眼。數據堆里埋首,現場跑斷腿,軌道車上爬上爬下。他結合在日內瓦積累的國際經驗,硬是給探傷策略來了個大手術”,重新梳理流程,優化了探傷車的靈敏度參數,更針對幾處啃噬鋼軌的老瘡口”——那些波磨區段,搗鼓出一套基于大數據預測的“精準打磨”方案。這個方案,他打算在下周的天窗點”鐵路維修的黃金時間)里,親自操刀試驗。

    方案論證會上,林野沒有絲毫保留。他站在投影幕布前,燈光勾勒出他清瘦的側臉。屏幕上,是他親手做的ppt,簡潔有力,沒有花哨的動畫,只有密密麻麻卻脈絡清晰的數據圖表和邏輯推演。他條理清晰地講解著,聲音沉穩,帶著一種經歷過風雨後的平靜。從鋼軌波磨的形成機理,到傳統打磨方式的局限性,再到大數據模型如何捕捉微小的應力變化,預測病害發展趨勢,最後是…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利用探傷車采集的實時數據,結合環境因素,動態調整打磨參數,實現“按需打磨”,將資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既保證了安全,又節省了成本。

    他的講解結束後,會議室里安靜了幾秒,隨即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幾位經驗豐富的工長和車間主任頻頻點頭,連一向挑剔的張段長也露出贊許的笑容︰“好!林工到底是林工!這方案有水平!我看行!就按這個準備,下周‘天窗點’重點實施!”

    會議結束,氣氛輕松。技術科主任老陳笑著對林野說︰“林工,這下你可算給咱們段立了頭功!攻關組組長的位置,非你莫屬了!回頭段里肯定得給你請功!”

    林野只是笑笑,收拾著桌上的資料。他不在意職位,能解決問題就好。

    然而,第二天上午,一紙蓋著公司人事處鮮紅印章的調令,悄然送到了技術科。

    老陳拿著調令,臉色有些難看,走到林野桌前,欲言又止︰“林工…這個…你看看。”

    林野接過。調令內容很簡單︰任命周偉同志為巨人城公務段技術科副科長主持工作),兼任京哈干線巨人城樞紐區段病害治理技術攻關組組長。原擬由林野同志牽頭的工作,由周偉同志全權負責。

    周偉?林野對這個名字很陌生。

    “周偉…是咱們公司周副總的佷子,剛在總公司黨校青干班‘鍍金’回來…”老陳壓低了聲音,語氣里帶著無奈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憤懣,“听說…就是為了這個副科的位置和攻關組組長來的…張段長那邊…唉…”

    老陳沒說完,但意思已明。關系戶,空降,摘桃子。

    正說著,辦公室門被推開。一個穿著嶄新筆挺工裝扣子一絲不苟扣到最上面一顆)、頭發梳得油亮、約莫三十出頭的年輕男子走了進來,臉上帶著一種刻意為之的謙和笑容,眼神卻透著掩飾不住的優越感。他身後跟著一個拎著公文包的年輕人。

    “大家好!我是周偉,剛調到咱們段技術科工作,以後還請大家多多指教!”周偉聲音洪亮,目光掃視一圈,最後落在林野身上,笑容加深了幾分,“這位就是林野林工吧?久仰大名!您在日內瓦的事跡,我可是如雷貫耳啊!真是給咱們洛省都爭光了!”

    他熱情地伸出手。林野平靜地和他握了握,手感微涼。

    “我剛看了段里的一些資料,特別是林工你做的那個樞紐病害治理方案,思路很好啊!”周偉走到林野桌邊,拿起那份厚厚的方案初稿,隨意翻了幾下,“不過呢,有些地方可能還需要結合公司最新的安全指導精神和兄弟單位的先進經驗,再優化優化。張段長讓我牽頭這個組,壓力很大啊!林工你是技術骨干,經驗豐富,以後可得多幫幫我!”

    他話說的客氣,姿態放得低,但字里行間那種“現在由我接手”的意味,以及那份對林野心血之作的輕慢態度,如同冰冷的鋼針。

    技術科里一片安靜。其他幾位同事都低著頭,假裝忙碌,氣氛壓抑得有些凝固。

    林野看著周偉那張年輕、躊躇滿志的臉,又看了看他手中那份凝聚了自己和小組半個月心血的方案。他臉上沒有任何波瀾,只是平靜地點點頭︰“周科長客氣了。方案和所有數據都在這里,需要了解什麼,隨時問我。”

    他沒有憤怒地拍桌子,沒有據理力爭,甚至沒有一絲多余的表情。他只是在周偉略顯錯愕的目光中,將桌上那幾本核心的工作筆記,工整地放進自己那個洗得發白的帆布工具包里。然後,他拿起那把校準塞尺,走到牆邊掛著的一個標準軌距尺前,認真地、一絲不苟地開始進行今天的例行校準。

    冰冷的金屬刻度在陽光下反射著微光。辦公室里只剩下塞尺輕輕刮過軌距尺邊緣發出的、極其細微的摩擦聲。這聲音,比任何言語都更清晰地丈量著此刻的沉默與現實。林野的背影挺直,如同巨人城編組場里那些沉默而堅固的鋼軌。他被頂掉了位置,但無人能頂掉他刻在骨子里的、對毫米級精度的敬畏與執著。

    老陳看著這一幕,心里五味雜陳。他知道,林野這小子,心里肯定不好受。這小子,太實誠,太較真,在官場里,這恰恰是致命的弱點。周偉這種人,他怕什麼?他怕的是方案失敗,是鋼軌出事。可林野呢?他不怕別人搶功勞,他怕的是自己精心設計的方案,因為一個外行、一個只懂拍馬屁的空降兵的瞎指揮,而前功盡棄,甚至引發安全隱患。

    林野的心思,此刻卻飄到了很遠的地方。他想起了父母。那已經是2029年的事了,他們死在了泰國金三角。一場突如其來的綁架,為了什麼,他至今也不清楚。只記得當時自己還在國外出差,等他趕回去,只看到了冰冷的尸體和一堆無法追查的線索。從那天起,他就成了孤家寡人,沒有家,沒有親人,只有鐵路,只有鋼軌,成了他唯一的依靠和寄托。他習慣了孤獨,習慣了在冰冷的鋼鐵世界里尋找秩序和安全感。所以,現在被調離這個他剛剛投入熱情和心血的崗位,去一個更加偏遠、更加艱苦的地方,他並沒有感到多麼的失落。阿拉善工區,喀爾澤車間,線路工。這些名字,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新的起點。那里條件艱苦,工作繁重,可能連像樣的辦公室都沒有,更別提他現在這個技術科副科長”的虛名。他可能要重新從最基礎的線路工做起,扛著沉重的鋼軌,在風沙中彎腰作業。

    但這又如何呢?他是個孤家寡人,沒有家庭需要照顧,沒有太多的人生目標,除了確保那些鋼鐵長龍的安全運行。他可以忍受孤獨,可以忍受艱苦,只要能讓他繼續和鋼軌打交道,繼續守護那毫米級的精度。

    他的父母死在了東南亞,他從小就失去了根。所以,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是他的根。無論是日內瓦的全球峰會,還是巨人城的樞紐段,亦或是現在即將奔赴的阿拉善戈壁,他都可以像一顆隨遇而安的種子,在哪里落下,就在哪里生根發芽,默默守護著腳下的這片土地,守護著那些承載著無數人夢想與希望的鋼鐵軌道。

    車窗外,夕陽正在落下,將最後一點溫暖的金色灑在無垠的戈壁上。而前方,是更加廣闊、也更加未知的旅程。林野的心里,沒有恐懼,只有一種淡淡的、屬于孤身遠行者的平靜和堅定。他將被頂掉了位置,但他知道,自己守護的東西,從未改變。那些冰冷的鋼軌,那些精確到毫米的安全刻度,以及,那份深藏在心底的、對這個世界最樸素的承諾。

    調令很快生效。林野交接了手頭所有的工作,包括那個他親手設計的“精準打磨”方案,以及所有相關的數據、模型和現場記錄,都一五一十地交給了周偉。他甚至主動提出,願意在“天窗點”前,再給周偉做一次詳細的講解和培訓。

    周偉有些意外,但還是笑著接受了。他需要林野,至少在初期,需要林野的技術支撐。

    交接完畢,林野沒有多言,背上那個洗得發白的帆布工具包,轉身離開了技術科。老陳站在門口,看著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盡頭,嘆了口氣。他知道,林野這小子,是被發配到阿拉善去了。那地方,苦啊。

    林野沒有回頭。他徑直走向了車站。那里,有一輛前往阿拉善的慢車。他要去的地方,是阿拉善工區,喀爾澤車間,一個連手機信號都時常沒有的偏遠線路工區。他將從一個技術骨干,變成一個最基層的線路工。但他的眼神,卻異常平靜。因為他知道,無論身處何地,只要還有鋼軌,還有火車在奔跑,他的價值就不會被磨滅。他的父母已經不在,但他還有他的工作,還有他守護的鐵路。這,就是他活下去的理由。

    火車緩緩啟動,載著林野,駛向那片荒涼而廣袤的戈壁灘。前方的路,注定充滿艱辛,但林野的心,卻異常安寧。因為他知道,自己將再次出發,去尋找新的根,去守護新的軌道。這無聲的角力,才剛剛開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鋼軌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萬》,方便以後閱讀鋼軌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萬第502章 一紙調令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鋼軌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萬第502章 一紙調令並對鋼軌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