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軌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萬

第401章 零坐標的代價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汪途 本章︰第401章 零坐標的代價

    林野的指尖在被告席的金屬扶手上敲出細碎的響聲。他穿深灰西裝,沒打領帶——這是莎倫堅持的︰\"別讓法官覺得你是要被馴化的羔羊。\"此刻他的目光掃過原告席,跨國鐵路聯盟的首席法務官正用銀質鎮紙壓著一沓文件,封皮上印著\"數據泄露損失評估報告\",金額欄的零多得像被風吹散的雪。

    “被告林野,”主審法官的聲音像是從古老的山谷里傳來,帶著瑞士德語特有的那種沉郁與回響,在空曠的法庭里敲擊著,“請,就‘無標準坐標系’這一概念,闡述你的見解。”

    林野緩緩起身,手中那把道尺被輕輕擱在辯護席上。青銅的尺身並非冰冷,反而透著一股溫潤的光澤,仿佛承載了歲月的體溫。他的思緒瞬間飄回了三天前,內羅畢灼熱的陽光下,那個工人營地。卡馬烏粗糙的手指捏著同樣的道尺,曾用它認真地丈量過孩子們破舊的課本。“以前老師總說1+1=2是板上釘釘的真理,”卡馬烏當時是這麼說的,“可現在,讓孩子們用這尺子量一量,一本課本加上一支鉛筆,嘿,你猜怎麼著?能變出三種可能——要麼是知識,要麼是希望,要麼,就是反抗的種子。”

    “法官大人,”林野的聲音清晰而堅定,穿透了法庭的寂靜,“‘無標準坐標系’,並非對科學的背棄,更不是反科學。”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旁听席,“它只是坦誠地承認,科學本身也有它的邊界,同時,它願意為那些尚未被定義的可能性,留下一扇窗。就像這把道尺——”他舉起它,燈光掠過尺身上的螺旋紋,如同流水般流轉不定,“它的刻度標著標準的1435毫米,無可挑剔。可誰又曾留意,刻痕與刻痕之間,那微乎其微的0.01毫米誤差?它的材質是沉靜的青銅,可若將它埋進地下百年,氧化會讓它的重量增加0.3。所謂的‘標準’,不過是人類試圖用有限的理解,去修補那無限真相時,打上的一個個補丁罷了。”

    話音未落,原告律師像被點燃了引線般猛地站起,他頸間那根猩紅領帶仿佛一團躍動的火焰,灼人眼目︰“荒謬!簡直是痴人說夢!”他的聲音因激動而拔高,“科學的核心就是精確!工程的生命就是標準!你的這套‘無標準’理論,已經將我們客戶的數據庫撕得粉碎!三百年的勘探心血、兩萬份勞工檔案、五十七個國家的地質報告——所有這一切都被公之于眾!這是對人類文明積累的公然踐踏和破壞!”

    “嘩——”法庭後排頓時響起一陣壓抑不住的騷動。林野的余光瞥見旁听席上,莎倫正對他輕輕點頭,她攤開的本子上,字跡密集如蟻,卻見他匆匆寫下的不是“數據泄露”,而是“覺醒”。

    “那麼,我想請教一下原告律師,”林野沒有絲毫退縮,反而迎著對方的怒火,轉向他,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您口中的‘標準’,是否也包含了1903年,東非鐵路公司在建造那‘生命之線’時,偷偷摻入奴隸骨粉的所謂‘生物固化技術’?是否也包含了2008年,剛果那片被鈷礦染黑的土地上,將放射性廢料堂而皇之標注為‘無害礦石’的‘環境評估報告’?”

    原告律師的臉瞬間漲成了豬肝色,他梗著脖子,聲音都有些發顫︰“那是歷史問題!是過去的錯誤!不能以此作為借口!”

    林野的嘴角似乎微微上揚了一下,仿佛在笑對方的無知,又像是在笑這荒誕的世界。但他沒有再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對方,目光如炬。

    \"可您的數據庫里還存著這些"歷史"。\"林野調出投影儀,屏幕上跳出跨國聯盟的內部數據庫界面,\"2021年,貴司為掩蓋殖民時期的勞工傷亡記錄,修改了七萬三千條數據;2022年,你們將剛果河的重金屬污染數據標注為"正常波動"。這些,也是"科學標準"的一部分嗎?\"

    法庭陷入死寂。法官敲了敲法槌︰\"被告,請聚焦本案。\"

    \"好的。\"林野打開第二個投影,畫面里是非洲跨境鐵路數據聯盟的服務器機房,\"這是我們建立的"零坐標數據庫"。它沒有中心服務器,數據存儲在每個參與國的社區中心;它沒有訪問權限,任何工人、農民、學生都能上傳和下載;它沒有"標準格式",允許用斯瓦西里語、葡萄牙語、甚至當地方言標注信息。\"

    \"這根本是數據無政府主義!\"原告律師拍桌,\"沒有標準,如何保證準確性?如何避免錯誤信息傳播?\"

    \"錯誤信息?\"林野點擊下一張圖,屏幕上是一張老照片︰1956年,坦噶尼喀鐵路工地上,英國工程師用道尺量軌距,旁邊的非洲勞工舉著木牌,上面用斯瓦希里語寫著\"軌距1435=我們的血汗\"。 \"這張照片在貴司數據庫里被標注為"虛構場景",因為不符合"殖民精度標準"。但在我們的數據庫里,它被還原了——工人後裔提供了當時參與測量的老匠人的證詞,地質學家驗證了軌距與當地地形的匹配度。\"

    他轉向法官︰\"真正的科學不是用標準鎖死真相,而是允許真相生長。當非洲的農民用地質勘探數據找到地下水源,當哥倫比亞的貧民窟用地鐵軌道測量法規劃社區道路,當印度的學生用道尺計算教室的采光角度——這些"不標準"的數據,難道比貴司藏在保險庫里的"標準報告"更有價值?\"

    原告律師的喉結動了動。他顯然沒料到林野會用具體的案例反擊。

    \"法官大人,\"林野放緩語氣,\"我理解您對"科學秩序"的維護。但請看看這個——\"他舉起道尺,尺尾的\"143538\"在燈光下格外清晰,\"38,是殖民時期每公里鐵路埋下的奴隸骨粉量;1435,是所謂的"標準軌距"。這道尺本身,就是"標準"與"真相"的矛盾體。當我們用它量出軌距的真實長度1435.0001),量出土壤里的鐵屑38含鐵量),量出被掩蓋的傷亡數字多出來的37),所謂的"標準"就成了遮羞布。\"

    法庭的落地窗外,日內瓦的天空正飄著細雪。林野想起三天前卡馬烏在電話里的聲音︰\"我們在蒙巴薩港用道尺優化了裝卸流程,效率提高了15。工人們說,這是"零坐標的勝利"。\"

    \"最後,我想引用一位非洲詩人的話。\"他的聲音輕得像嘆息,\"她說︰"他們用尺子量我們的土地,我們用尺子量他們的良心。當尺子的刻度變成我們的自由,所謂的"標準",不過是地上的影子。"\"

    法官沉默了很久。當他再次敲響法槌時,聲音里多了絲松動︰\"本庭將休庭三日,審議被告提出的"數據開放合理性"論證。在此期間,禁止任何一方銷毀或篡改涉案數據庫。\"

    原告律師的臉瞬間煞白。林野知道,這是勝利的開始——不是因為他贏了官司,而是因為\"無標準坐標系\"終于被擺上了理性的桌面。

    退庭時,莎倫迎上來,手里舉著手機︰\"看!全球有三十七個國家的勞工組織發來聲明,支持"零坐標數據庫"。\"

    林野接過手機,屏幕上的簽名像紅色的潮水︰肯尼亞鐵路工會、剛果礦工聯盟、墨西哥電子廠女工協會......最後一條是︰\"我們不要被標準定義,我們要定義自己的坐標。\"

    他摸出道尺,尺身的溫度透過掌心傳來。這不是金屬的溫度,是千萬人的心跳,是被壓抑的真相,是終于被允許生長的可能。

    走出法庭時,雪停了。陽光穿透雲層,在地面投下斑駁的影。林野抬頭,看見遠處的阿爾卑斯山巔,積雪正在消融——那是零度的坐標,也是新生的起點。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鋼軌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萬》,方便以後閱讀鋼軌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萬第401章 零坐標的代價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鋼軌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萬第401章 零坐標的代價並對鋼軌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