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野蜷縮在冰冷的服務器機櫃旁,應急燈管嗡鳴與硬盤陣列旋轉的低吟構成這地下堡壘永恆的背景音。屏幕上非洲礦場那根代表冷卻泵軸承振動的黃色指標線,依舊頑固地釘在0.022的位置,像一枚嵌入龐大數字巨獸血肉深處的淬毒倒刺。然而,另一塊屏幕上,一個截然不同卻又同樣致命的戰場正向他展開獠牙。
這不是鐵軌的共振,而是薪資的血肉蠕動。
他的指尖在鍵盤上飛速劃過,屏幕幽光映著他深陷的眼窩和緊繃的下頜。調出的不是復雜的工程圖紙或震動頻譜,而是一份名為《姆貝亞礦區綜合安保與效能優化平台實施細則v7.3)——薪資扣減模塊》的冰冷文檔。密密麻麻的條目如同某種寄生藤蔓的根須,纏繞著“基本薪資”這棵早已被蛀空的主干。他的目光銳利如手術刀,精準地切開那些精心包裝的術域,剖向血肉模糊的核心。
一條條款被高亮標記︰
【第17.4款適應性代謝補償管理費)】
為保障員工在特定環境如高溫作業區hse5級認證區域)下的生理穩態與作業安全,系統將依據實時生理監測數據以核心心率hr為主要指標),對超出標準基礎代謝模型brs)預設安全閾值sbt)的代謝增量進行動態折算。該折算額單位︰分鐘)將從當日效能積分中實時扣除,以確保資源分配的精準性與健康可持續性。標準基礎代謝模型brs)閾值設定依據︰環境溫濕度指數、個體基礎健康檔案、崗位靜態能耗系數參照iso 89962004)。具體折算公式︰……
<rs、sbt、iso 89962004……一層層華麗的雪術糖衣包裹著內里腐爛的果實。他手指痙攣般地敲擊觸摸板,瞬間調出隱藏在細則附件深處的數據表。表格冰冷的數字揭示著真相︰在標注為“hse5級認證區域”即選礦車間高溫核心區、露天堆場正午暴曬區)的單元格里,那個“標準基礎代謝模型安全閾值”sbt)被設定為——靜息心率85次\分鐘。
荒謬!
85次每分鐘!一個健康成年人在涼爽環境下安靜的靜息心率通常在60100之間,85已接近正常範圍的上限。而在姆貝亞正午近50攝氏度的露天堆場,在選礦車間悶熱如蒸籠、粉塵彌漫的機器旁,只需搬運幾塊礦石,心率飆升到120以上如同呼吸般自然!
這所謂的“安全閾值”,根本不是生理保護線,而是赤裸裸的榨取線!
林野的呼吸變得粗重。他繼續向下剖析那個晦澀的“折算公式”。公式本身冗長復雜,嵌套著心率偏移量平方、溫濕度修正因子、崗位能耗系數權重等等。但剝開所有偽裝,它的本質殘酷得令人窒息︰只要你身處那個區域,只要每分鐘你的心率超過85次,系統就開始無情地扣錢。超過越多,扣得越快!心髒每一次因高溫、重負、粉塵刺激而產生的額外搏動,都變成了無形的硬幣,叮當作響地跌落進礦場主那深不見底的錢袋里。
他眼前仿佛出現了胡安•馬查多。那個沉默如鐵的選礦工,此刻就在那地獄般的選礦車間里。汗水在他深褐色的皮膚上沖刷出道道泥溝,每一次沉重的呼吸都像拉動破舊的風箱,每一次奮力推動礦石小車時,脖頸上繃緊的青筋都在瘋狂跳動。他胸口佩戴的那枚廉價塑料工牌,內置的生物傳感器正貪婪地吮吸著他生命的搏動信號。85…92…115…137!代表每分鐘心率的讀數在某個林野無法看到的監控後台瘋狂躍升。與之同步跳動的,是胡安虛擬薪資賬戶里持續減少的數字︰ 0.07信用點… 0.10信用點… 0.15信用點……
胡安對此一無所知。他只會在月底,看著結算終端屏幕上那串永遠低于預期的冰冷數字,困惑而麻木地接受。系統會“體貼”地生成一份扣費詳單,列著“適應性代謝補償管理費”這個他壓根看不懂的名目,後面跟著一串精確到小數點後四位、足以讓任何會計都眼花繚亂的扣減記錄。
“呼吸損耗費…”林野從齒縫里擠出這個詞,聲音低啞得如同砂紙摩擦岩石。這根本不是管理,這是掠奪!是對生命基礎代謝過程的征稅!礦場主甚至不再滿足于佔據工人的時間和體力,他們伸出了無形的觸手,刺入工人生理機能的毛細血管,在每一次心跳加速、每一次汗水滴落時,精確無誤地攫取著微小的、持續的、累積起來足以壓垮脊梁的血肉利潤。
“林工…還沒睡?”門口傳來嘶啞的聲音。
林野猛地抬起頭,看到老穆塔里佝僂著身子挪進來,手里捏著個破舊的塑料水杯。老人臉上的皺紋深得能夾住沙礫,干裂的嘴唇泛著灰白,每一次呼吸都帶著沉重的、類似金屬摩擦的嘶嘶聲。他剛下後半夜的露天巡邏班。
“老穆,”林野喉嚨發緊,“今天…感覺怎麼樣?”
“老樣子,”穆塔里渾濁的眼楮沒什麼神采,他費力地坐到角落一個廢棄的電纜盤上,灌了一大口水,發出響亮的吞咽聲,“喘氣費勁,骨頭縫里都疼。這鬼地方…”他下意識地抬手隔著薄薄的工服按了按胸口,那里貼著工牌和傳感器的地方一片汗濕,“肺管子像是堵了爛棉絮…現在倒好,听說喘氣兒都要交錢了?”
老人麻木地咧了咧嘴,露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苦笑︰“我這破風箱,燒的都是自己的錢吶…肺,成了公司的at機了。”他的聲音平淡得沒有一絲波瀾,仿佛在描述別人的事情。但那沉重的、帶著痰鳴的每一次呼吸,都像鈍刀子割在林野心口。
“他們…”林野攥緊了拳頭,指甲幾乎嵌進掌心,“憑什麼?!”
“憑啥?”穆塔里渾濁的眼楮茫然地眨了眨,似乎在努力理解這個超出他認知範圍的問題,“憑…那機器說啥就是啥吧。我們這些老骨頭,還能憑啥?”他放下水杯,枯瘦的手撐著膝蓋,極其緩慢地站起來,脊椎發出不堪重負的 吧聲,“走了…回去眯會兒,天亮了還得去‘影子’里干活呢…”
“影子?”林野追問。
老人疲憊地擺擺手,沒再解釋,佝僂的身影慢慢消失在黑暗的通道里。
“‘影子工時’…”林野低聲重復。他立刻調取細則目錄,找到了這個稱謂更具欺騙性的條款︰
【第9.2款效能復原與空間優化時段)】
為提升整體資產利用效能與確保作業環境安全冗余,系統將綜合評估設備維護周期、物料流轉峰值低谷、突發性環境因素如瞬時強風、塵埃暴預警)等參數,動態劃定特定區域為“效能復原與空間優化暫停區”erop zones)。員工在erop zones內停留超過預設緩沖時長btt),且未能提供由直屬主管簽核的erp系統【效能沖突豁免申請】ecea)或由系統自動分配的【空間優化輔助任務】soat)記錄,其停留時間將被系統判定為無效佔用空間資源時段即“影子時段”)。該時段薪資按標準時薪的30進行折算。判定算法核心邏輯節點︰動態區域邊界判定模型、人員位移矢量分析、無任務狀態滯留時長閾值自適應學習)……
林野的目光掃過那串令人頭暈目眩的術語︰“動態區域邊界”、“位移矢量分析”、“自適應學習閾值”——精準的技術術語構築起一座無法穿透的迷宮。沒有明確的告示牌,沒有清晰的邊界線。一個工人可能僅僅因為推著空車在料堆旁多停留了幾分鐘,等待天車吊運,或者在風中眯了一下眼躲避飛沙,就被無形的“erop zone”悄然籠罩。那該死的“自適應學習閾值”像一條隱形的毒蛇,隨時調整著咬人的尺度。主管的簽核?那更像一個永遠不會兌現的誘餌。系統自動分配的“輔助任務”?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施舍。
這種判定,完全由黑箱算法執行,無需人工介入,直接掛鉤薪資。工人甚至不知道自己何時踩入了“影子”,更沒有任何申訴的渠道。算法說你在偷懶,你在無效佔用空間,那你就是在偷懶,在無效佔用空間,你的錢就該被扣掉!
林野感到一股冰冷的寒意順著脊椎爬升。這些扣費條目——“呼吸損耗費”、“影子工時”……它們單看數額似乎微不足道︰每分鐘幾分幾厘,半小時百分之三十。它們披著“科學管理”、“資源優化”、“健康保障”的光鮮外衣,擁有精確到小數點後四位的“客觀數據”支撐。不像舊時代的監工揮舞著皮鞭,赤裸裸地克扣工錢,粗暴而顯眼。它們是隱形的、持續不斷的、滲透式的汲取。
如同人體最末梢的毛細血管,細小、密集、遍布全身。單根毛細血管的血液流量微乎其微,但當億萬根毛細血管同時在無聲中運作,就能維持整個肌體的運作,或者——林野盯著屏幕上胡安、老穆塔里這些名字後面不斷被小數點蠶食的薪字數字——也能在無形中抽干一個生命的精血。
資本已然進化。剝削的觸角不再是粗糙地榨取宏觀的勞動時間與產出,而是進化成了精密的生物工程儀器,刺入工人最細微的生理反應和空間存在的毫秒間隙。它監控著每一次心跳的加速,記錄著每一次無明確任務軌跡的位移停頓,用龐大的數據和冷酷的算法,在“分秒毫厘”間進行著原子級別的精準榨取。掠奪變得微觀化、隱蔽化、自動化,如同空氣般無所不在,卻又難以捉摸和反抗。疲憊和絕望不再是毆打的結果,而是由無數個微小到無法感知的瞬間損耗,層層累積而成的巨大冰山。
屏幕上冰冷的細則條文與公式依然閃爍著無機質的光芒。林野的指尖懸在鍵盤上方,微微顫抖。不是恐懼,而是一種混合著極致憤怒和冰冷決心的震顫。他能清晰地感知到,這遍布心智系統的“毛細血管”,既是剝削的通道,或許……也是這個龐大而精密的吸血機器,最脆弱、最不易被察覺的命門所在。
地下室里,服務器的風扇聲陡然變得尖銳刺耳。林野緩緩閉上眼楮,再睜開時,眼底翻涌的怒火已被一層更深的、如同淬火寒冰般的銳利所取代。他需要更多的數據流,需要潛入這些毛細血管的更深處,看清那驅動吸血泵的、最核心的算法脈搏。他需要找到那個能讓整個精密系統共振、崩潰的臨界頻率點。
他移動鼠標,光標變成一個不斷旋轉的沙漏,無聲地刺向那個標注著【核心判定算法邏輯庫】的加密區域入口。數據的世界里,一場更隱秘、更凶險的獵殺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