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軌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萬

第266章 暗尺所指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汪途 本章︰第266章 暗尺所指

    秋意漸濃,窗外的銀杏樹開始染上金黃,葉片在微風中簌簌作響,如同細碎的陽光灑落一地。辦公室里,打印機發出規律的嗡鳴,空氣中彌漫著紙張和咖啡混合的淡淡香氣。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下午,陽光正好,工作節奏平穩,未來似乎也清晰可見。

    林野卻感覺不到那份愜意。他正坐在自己的工位上,面前攤開的是一份厚厚的舊合同。這份合同來自幾年前,關于公司向東南亞某國提供鐵路設備援助的一個項目。按照部門的工作安排,他需要對過去的幾個重大項目進行資料梳理和經驗總結,以便為未來的類似項目提供參考。

    合同紙張已經微微泛黃,邊角有些磨損,像是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無聲地訴說著過往的故事。林野戴上老花鏡,指尖輕輕拂過合同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條款和數字。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儀器,捕捉著每一個細節。

    起初,一切都顯得正常。設備清單、技術參數、價格條款、交付時間……一切都按照既定的格式和流程進行著。林野的道尺,此時並非物理形態的尺子,而是他意識深處那套與生俱來、經過多年工作錘煉而出的強大數據處理和邏輯推演能力。它如同一個沉默的觀察者,默默地掃描著合同中的每一個數字,每一個百分比,每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

    “道尺,啟動數據流,進行橫向比對,目標︰東南亞市場同類設備近期均價。”

    意識指令下達,道尺瞬間激活。無數的數據流在林野的腦海中奔騰、踫撞、融合。他調取了公司內部數據庫,以及公開的市場信息,將合同中列出的幾款核心設備的采購價格,與當時東南亞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平均價格進行了比對。

    起初,差異並不明顯,都在正常的市場波動範圍內。林野的眉頭微蹙,沒有放過任何一個疑點。他繼續深入,將比對範圍擴大,將時間維度拉長,將地域範圍細化。

    “道尺,鎖定關鍵部件a型鋼軌探傷儀,進行參數與價格雙維度關聯分析。”

    道尺的運算速度超乎想象。很快,一個結果在林野的意識中形成。

    “異常發現︰a型鋼軌探傷儀采購價高于當時東南亞市場同類產品均價35.7。該比例超出正常商業溢價範圍。”

    林野的心猛地一沉。35.7,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在商業采購中,尤其是國際采購,存在一定的價格差異是正常的,涉及到關稅、物流、品牌溢價、中間商利潤等等因素。但35.7的溢價,已經遠遠超出了合理範疇,除非這款設備擁有極其特殊的技術優勢,或者存在某種壟斷。

    林野沒有立刻下結論,他繼續往下看。合同中列出的a型探傷儀的技術參數,看起來相當誘人︰高精度傳感器、先進的算法處理單元、耐高溫高濕設計……一切都顯得那麼完美。

    “道尺,調取該型號設備當時在國際公開評測中的實際參數表現,並與合同中標明的參數進行比對。”

    道尺再次運轉。林野調取了幾個權威的國際鐵路設備評測機構的報告。結果讓他更加警惕。

    “異常發現︰合同中標明的關鍵參數,如傳感器靈敏度、算法處理速度、環境耐受極限等,與公開評測報告中的實際表現存在顯著差異。部分核心參數被虛標,實際性能低于合同承諾。”

    更讓林野感到不安的是,合同中關于設備驗收的條款。驗收報告由對方國家指定的第三方機構出具,結論是“設備性能完全達標,符合合同要求”。

    “道尺,比對驗收報告中的測試數據與設備實際參數。是否存在數據造假或選擇性測試的可能?”

    道尺的邏輯推演如同手術刀般精準。它分析了驗收報告中的測試項目、測試環境、測試數據,並與設備的理論參數、實際參數進行了交叉驗證。

    “異常發現︰驗收報告中,對于被虛標的幾個關鍵參數,測試項目設計存在明顯規避。測試環境選擇偏向于設備易于表現良好的條件,測試數據與被規避參數的實際表現存在矛盾。初步判斷,驗收報告存在數據造假或選擇性呈現的可能。”

    林野的太陽穴突突直跳。設備價格虛高,關鍵性能被縮水,驗收報告卻還顯示“達標”。這已經不僅僅是商業欺詐,更可能涉及到嚴重的貪腐問題。

    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繼續翻閱合同的其他部分,尤其是涉及資金流轉和經辦人的章節。他的目光,如同鷹隼般銳利,試圖從那些看似規範的文字背後,找出蛛絲馬跡。

    “道尺,啟動資金流向追蹤模塊。目標︰該項目全部資金,特別是設備采購款。進行多層級穿透分析。”

    這是一項極其復雜的工作。資金的流轉往往如同迷宮,經過多次拆分、轉移、轉換,最終流向難以追蹤。但林野的道尺,在這方面有著驚人的能力。它不僅僅依賴公開的金融數據,更能通過邏輯推演,分析資金流轉的動機、路徑和可能的終點。

    道尺的數據流如同一條靈動的蛇,在龐大的金融數據網絡中穿梭、盤旋、深入。它跳過那些無關緊要的賬戶,繞過那些精心設計的障眼法,直指那些異常的資金節點。

    “追蹤路徑︰公司賬戶a > 銀行間清算b > 離岸公司c注冊地︰英屬維爾京群島)> 另一離岸公司d注冊地︰塞舌爾)> 最終收款方︰若干個位于香港、新加坡的個人賬戶,以及一家位于巴拿馬的空殼貿易公司。”

    林野的眉頭越皺越緊。英屬維爾京群島、塞舌爾、巴拿馬……這些地方,向來是洗錢的天堂。資金經過如此復雜的多層流轉,顯然是為了掩蓋最終的受益人。

    “道尺,分析最終收款賬戶的關聯性。是否存在集中流向或可疑活動?”

    道尺再次發力。它調取了這些賬戶的流水記錄,分析了交易對手,甚至嘗試關聯到現實中的實體。

    “異常發現︰部分資金最終流向了幾個高度可疑的賬戶。其中一個賬戶,在資金到賬後的短時間內,有大量資金轉入某東南亞著名賭場的關聯賬戶。賭場賬戶隨後將資金分散投入到多個高風險金融產品中。”

    賭場?高風險投資?這幾乎可以肯定是洗錢的典型操作。林野的心沉到了谷底。他繼續讓道尺深挖。

    “道尺,關聯分析經辦人信息。合同簽字人及主要經辦人員名單。”

    合同上,經辦人的簽名欄里,赫然簽著一個人的名字︰王斌。

    林野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王斌是前科長陳杰的遠房親戚,也是陳杰倒台前重用起來的幾個人之一。陳杰因為幾年前那場被稱為“山鷹案”的特大貪腐案被查處後,王斌雖然也被邊緣化,但並沒有受到實質性的處罰,依舊在公司里掛著個閑職。根據當時的調查,王斌只是個執行者,並沒有直接證據指向他參與貪腐,所以最終只是被警告處分,調離了核心崗位。

    “山鷹”的陰影,似乎並未完全散去!陳杰倒了,但依附于這套貪腐洗錢體系的蛀蟲,可能還有漏網之魚!王斌,這個被邊緣化但未被徹底清除的“子弟”,難道就是這條漏網之魚?

    林野的指尖在桌面上輕輕敲擊,發出嗒、嗒、嗒的輕響,如同急促的心跳。他想起當年“山鷹案”的余波,想起那些被查處的官員,想起那些被追回的贓款,想起那些依舊逍遙法外的人。他一直以為,那場風暴已經徹底清掃了公司內部的污穢,卻沒想到,腐臭的角落里,可能還藏著未死的蟲豸。

    他再次將目光投向合同上的那個簽名。王斌的字跡,工整而有力,看起來和任何一份正常合同的簽名沒有任何區別。但林野知道,在這平靜的表象之下,隱藏著怎樣驚心動魄的罪惡。

    他需要證據,確鑿的證據。僅僅憑借道尺的分析和推斷,還不足以形成完整的證據鏈。他需要更多的信息,需要將那些隱藏在黑暗中的線索串聯起來。

    “道尺,整理所有異常發現,形成結構化證據摘要。包括︰設備價格虛高比例、參數縮水對比數據、驗收報告造假疑點分析、資金異常流轉路徑圖、最終可疑資金去向賭場關聯賬戶)、經辦人信息。”

    道尺迅速整理。幾分鐘後,一份簡潔而有力的證據摘要,呈現在林野的意識中。每一個字,都像一把重錘,敲打在他的心上。

    林野知道,他不能獨自承擔這一切。這不僅是因為案件的復雜性,更是因為,他需要一個可靠的人,一個能夠將這份證據傳遞出去,並采取行動的人。

    他想起了趙警官。趙警官是當年“山鷹案”的主要經辦人之一,也是少數幾個真正理解林野,並信任他的人。案發後,趙警官因為某些原因調離了原單位,現在以“啄木鳥”為代號,在另一個領域繼續戰斗。他們之間有一條加密的單線聯系通道,只有他們兩人知道。

    這是一個冒險的決定。將這樣的信息傳遞出去,無疑會將自己置于危險之中。但林野沒有猶豫。他不能讓這些蛀蟲繼續逍遙法外,不能讓公司的利益繼續受到侵害,更不能讓當年“山鷹案”的悲劇重演。

    他起身,走到辦公室的角落,那里有一個獨立的、隔音良好的小隔間。他確認四周無人,才打開筆記本電腦,啟動了一個加密的通訊程序。

    屏幕上,出現了一個簡單的對話框,只有一個聯系人︰啄木鳥。

    林野深吸一口氣,開始輸入文字。他的手指在鍵盤上飛舞,每一個字都經過深思熟慮。

    “啄木鳥,你好。我是林野。”

    他停頓了一下,仿佛在確認自己的決定。

    “我整理了一些舊資料,發現了一些可能與你關注的問題相關的情況。”

    他接著輸入了證據摘要的核心內容︰設備價格虛高35.7,關鍵參數縮水但驗收造假,資金通過多層流轉最終部分流入東南亞賭場關聯賬戶,經辦人疑似王斌。

    “疑存余孽,關聯‘山鷹’舊案,請關注王斌及東南亞資金鏈。”

    發送。

    林野關閉了通訊程序,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房間里的空氣似乎變得稀薄起來,他的心髒還在劇烈地跳動。他不知道“啄木鳥”會作何反應,也不知道這條線索最終會通向何方。但他知道,他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看著外面那片金黃的銀杏葉在秋風中搖曳。陽光透過葉片的縫隙,灑在他身上,帶來一絲溫暖。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輕松,仿佛壓在心頭多年的巨石,終于被搬開了一角。

    暗尺所指,雖隱于無形,卻直抵人心。那堵無形的牆,或許依舊高聳,但牆內的黑暗,已經無法再完全遮蔽那束來自正義的光。林野知道,無論前路如何,他都會握緊手中的尺,繼續丈量這個世界,丈量那些隱藏在繁華之下的真相。因為,這不僅是他的職責,更是他作為一個技術人,對良知和正義的堅守。而道尺,這把伴隨他多年的“舊尺”,在這一次的探尋中,仿佛也煥發出了新的鋒芒,它的每一次指向,都如同最精準的刻度,劃破了謊言的迷霧,指向了那最需要被看見的地方。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鋼軌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萬》,方便以後閱讀鋼軌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萬第266章 暗尺所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鋼軌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萬第266章 暗尺所指並對鋼軌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