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彈衣、槍械以及其他裝備,這些東西在外面真的靠譜嗎?
防彈衣和防彈頭盔這類裝備,國內的產品甚至更為優秀。
不過這些改善需要時間,由于港島的獨特環境,這些裝備並非林家棟一人能決定,還需要警隊和預算委員會的批準。
如果沒有他們的同意,即便林家棟再努力也無濟于事。
因此,這些問題需要逐步解決,從水警入手。
水警目前使用的船只和雷達並非最優選擇,通過聯合演習以及海上緝私、封鎖等行動,可以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
自身的問題往往難以察覺,通過演練,海軍能夠幫助發現這些問題,然後雙方共同討論,找出解決辦法。
當演練計劃提交給林家棟後,他覺得並不理想,因為計劃並未以實戰為出發點,有些過于形式化。
于是,林家棟親自前往聯合指揮部。
“各位…”
林家棟用普通話說道,“聯合演練的目的是為了發現問題,港島水警究竟存在哪些問題,這是一項需要認真對待的任務,而不是單純的友好交流。
無論是水警還是海軍,都必須以實戰為基礎,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無論是裝備、訓練,還是日常巡邏、追捕等,都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你們明白了嗎?”
林家棟態度嚴肅,水警總部的管理人員急忙站起,海軍方面也承諾會重新制定更完善的計劃。
林家棟對海警方面的人非常客氣,他們來港島的所有費用均由警隊承擔,住宿也在林家的酒店公寓。
因此,海警方面感到十分不好意思,意識到對方是真心實意地幫助提升水警的能力,于是也不再拘束。
第二天,海警方面便拿出了一份新的計劃,實際上他們有好幾套預案,針對不同情況,這次拿出來的是最完善的方案。
港島水警因技術裝備有限,即使全球采購,但在雷達等方面仍顯不足。
雷達這種設備在港島通常很難買到,無論是從國外進口還是從內地購買,都面臨諸多困難,這讓當地水警陷入尷尬境地。
內地的海警能夠使用先進的雷達系統,但港島水警卻無法獲得相同的技術支持。
由于雷達功率和技術限制,只能選 用型號,而這類雷達的性能又不足以滿足執法需求。
若能與海警合作,或許能彌補自身不足,提高巡邏效率。
事實上,海警也有權負責港島海域的巡邏工作,這次聯合行動正是一個契機。
三天後,雙方展開聯合演習,林家棟親自參與,在指揮艦上指揮。
此次演習為白天公開活動,亞洲媒體派出團隊,樂慧珍擔任記者。
林家棟站在駕駛艙內,通過望遠鏡眺望遠方,然而什麼也看不到。
廣闊的大海中,即便有海警協助,艦艇數量依然有限,再加上水警船只本就稀缺且需輪流執勤,分散部署後視野更加受限。
重點仍在于雷達系統,林家棟查看雷達屏幕,發現它覆蓋範圍較小。
水警總區指揮官隨行陪同。
“關于艦船和設備的問題,您有何建議?”
林家棟詢問。
“長官,我們確實有改進的想法,但缺乏資金支持。”
總警司回答,“不應僅限于國外采購,內地有許多優秀的造船企業,值得深入考察以降低成本。”
林家棟表示︰“港島已回歸祖國懷抱,某些物資可以直接從內地獲取。
武器裝備領域未來也可以逐步轉向內地市場。”
“比如采用類似驅逐艦的船體設計,不僅能大幅減少成本,還能引進外貿版本的高性能雷達,這對提升整體戰斗力大有裨益。”
“這些事項需要認真規劃,畢竟艦船造價高昂,同時技術更新換代迅速,應盡早制定長遠計劃。”
港島水域安全計劃
“像幾千噸級的巡邏艦,可以采購幾艘,它們的雷達覆蓋範圍更廣,對打擊海盜也有一定作用。”
“下一步可以構建一個封鎖網絡,若船只性能優良,人員配置就可以相對減少。”
“隨後是中型和小型艦艇,這些也需要逐步規劃。
大型艦艇可以稍後考慮,但中小型艦艇則需要盡快更新換代。”
“好的,演練結束了,我們會與海警部門商議,他們掌握的信息更為詳細。”
總警司點頭表示同意,給水警配備更先進更大的艦艇自然是好事。
“你們是港島的第一道屏障,只有成功封鎖走私和非法活動,特別是針對特定物品的流通,港島內部才能保持穩定,進而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林家棟補充道。
一旁的樂慧珍正忙著記錄,這是一條極有價值的新聞素材,對于提升港島治安及警隊形象意義重大。
要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這一點至關重要。
“如果這里出現問題,那問題根源可能就在海關,而警隊在這方面的話語權有限。”
“長官,”
水警總警司接著說道,“海關確實存在不少漏洞。”
他看了眼正在記錄的樂慧珍,意識到此話不宜公開。
然而,林家棟並未在意,直接回應︰“這事需要警隊與廉政公署共同協作解決,我會向廉署反映情況。”
“關于海關方面,需對其收入狀況進行全面核查。”
“這一措施必須在你們調整部署後實施,先做好自身工作,再去監督他人。”
“明白。”
水警總警司立即表態。
樂慧珍忙碌了一整天,直到演練結束,所有拍攝和照片采集完畢,才向林家棟詢問︰“林sir,這些內容都可以對外發布嗎?”
“當然可以,包括有關海關的內容也可以公開報道。”
林家棟對此毫無顧慮,因為警方在執法權限上享有優先地位。
海關和警隊在某些領域存在交集,彼此間常有摩擦,即便警隊獲得了優先權,海關依然不服氣。
私下里小沖突不斷,林家棟決定采取行動。
樂慧珍獲得授權後,興沖沖地回去準備新聞報道,次日新聞播出,海關方面卻強烈不滿。
畢竟這件事缺乏確鑿證據,警隊高層憑什麼公開指責?樂慧珍遂致電曾向榮,但曾向榮並不認為這是嚴重問題,反建議海關自行核查,稱警隊已意識到不足並著手改進,問海關是否有隱情。
林家棟隨即向廉署申請協助,要求對海關展開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