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李世民點頭,“此人自稱有道門師承,對畫皮妖頗為了解。藥師在奏章中說,他不僅識破妖女詭計,還帶回了一卷《人皮秘術》。”
    袁天罡捻須沉思︰“臣倒不知朝中還有這等人物。隋末亂世,終南山確實隱居著不少道門高人,或許他是某位隱士的傳人。”
    “待他回京,愛卿可與之詳談。”李世民頓了頓,“朕欲組建一支專門應對妖邪的隊伍,由李炫統領,愛卿以為如何?”
    袁天罡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陛下聖明。不過...”他謹慎地看了看四周,“此事需秘密進行,不宜張揚。”
    “朕明白。”李世民會意,“對外就說是研究新式火器的機構。”
    正說話間,殿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侍衛在門外低聲稟報︰“陛下,侯將軍求見,說有緊急軍情。”
    李世民與袁天罡交換了一個眼神︰“宣。”
    片刻後,侯君集大步走入御書房。這位太子心腹一身戎裝,腰間佩劍,見到袁天罡在場,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但很快恢復如常。
    “臣參見陛下。”侯君集單膝跪地,“涼州急報,西突厥騎兵近日頻繁襲擾邊境,我軍損失慘重。”
    李世民接過軍報,快速瀏覽︰“統葉護可汗這是要撕毀和約?”
    “據報...”侯君集猶豫了一下,“西突厥軍中出現了黑袍騎兵,刀槍不入,來去如風。涼州守軍稱其為‘鬼兵’。”
    袁天罡聞言,眉頭一跳。李世民則面不改色︰“朕知道了。傳旨涼州都督,加強戒備,暫不出戰。待朕與諸位愛卿商議後再做定奪。”
    侯君集領命退下,臨走時又瞥了袁天罡一眼,目光中帶著探究。
    待侯君集走遠,袁天罡低聲道︰“陛下,那‘鬼兵’恐怕...”
    “必是畫皮妖的手筆。”李世民冷笑,“看來這妖女已經與西突厥勾結上了。”
    袁天罡從袖中取出三枚銅錢,在案幾上排開,掐指一算︰“紫微垣有異,天狼星犯主。陛下,近日朝中恐有變故。”
    李世民凝視著銅錢的排列︰“愛卿直言無妨。”
    “臣觀天象,太白犯歲,主奸佞近君。”袁天罡聲音壓得更低,“朝中恐有人與妖邪暗通。”
    李世民眼中寒光一閃︰“侯君集?”
    “天機不可盡泄。”袁天罡收起銅錢,“不過此人方才進來時,臣觀其印堂發黑,似有邪氣纏身。”
    窗外烏雲遮月,御書房內的燭火忽然搖曳不定。李世民沉思良久,突然問道︰“愛卿可會煉制克制妖邪的法器?”
    “臣雖不精于此道,但可一試。”袁天罡答道,“不過若有李炫相助,把握更大。”
    “他已在回京路上。”李世民從案幾抽屜中取出一塊青銅令牌,遞給袁天罡,“持此令可隨時入宮見朕。另外,太史局近日可多備些‘驅邪’之物,以備不時之需。”
    袁天罡雙手接過令牌,只見正面刻著“如朕親臨”四字,背面則是北斗七星圖案。這是皇帝特賜的密令,持此令者可在任何時辰直入禁中。
    “臣領旨。”袁天罡鄭重地將令牌收入袖中。
    李世民又叮囑幾句,便讓袁天罡退下。老道離開御書房時,已是子夜時分。皇宮長廊空無一人,只有侍衛們執戟而立的身影。
    袁天罡剛轉過一道回廊,忽覺背後有人跟蹤。他不動聲色,繼續前行,在拐角處突然加快腳步,隱入一根廊柱後的陰影中。
    片刻後,一個黑影鬼鬼祟祟地跟了過來,左右張望。借著月光,袁天罡認出此人是侯君集的親隨。
    “這位大人,可是迷路了?”袁天罡突然現身,嚇得那親隨一個激靈。
    “原...原來是袁太史。”親隨強作鎮定,“侯將軍命我來取落在御書房的佩刀。”
    袁天罡意味深長地笑了笑︰“御書房乃禁地,無詔不得入。侯將軍的佩刀自有內侍保管,何須你來取?”
    親隨語塞,訕訕退去。袁天罡目送他消失在黑暗中,眉頭緊鎖。侯君集派人跟蹤,顯然對今夜密談起了疑心。
    離開皇宮,袁天罡沒有直接回府,而是繞道去了太史局。這座位于皇城東南的官署此時已無人值守,只有幾盞長明燈在夜色中閃爍。
    袁天罡取出鑰匙,打開後院一間常年上鎖的廂房。屋內陳設簡樸,正中擺著一張桃木法壇,上面供奉著三清畫像。四壁的書架上擺滿了竹簡和帛書,都是歷代太史令收集的玄門典籍。
    他從懷中取出火石,點燃法壇上的蠟燭。昏黃的光線下,老道從暗格中取出一卷泛黃的帛書,小心展開。
    《伏魔錄》三個古篆字映入眼簾。這是袁天罡師門秘傳的典籍,記載了各種妖邪的來歷與克制之法。
    翻到“畫皮妖”一節,袁天罡細細研讀。帛書上記載,畫皮妖最怕三樣東西︰天雷、真火和破煞符。其中天雷最難操控,真火次之,唯有破煞符可預先制備。
    “看來得加緊準備符  了。”袁天罡自言自語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從法壇下取出朱砂、黃紙和一支狼毫筆,開始按照《伏魔錄》記載的方法繪制破煞符。畫符需凝神靜氣,一筆而成,中間不能有絲毫停頓。
    第一張符畫到一半,筆鋒突然一滯,朱砂在黃紙上暈開一片。袁天罡嘆了口氣,將廢符焚毀。畫符不僅考驗技巧,更講究心境。今夜被侯君集的人跟蹤,他始終無法完全靜下心來。
    連廢三張後,袁天罡放下筆,走到窗前仰望星空。秋夜的天空格外清澈,北斗七星明亮閃爍,但天狼星卻泛著詭異的紅光。
    “天狼主兵戈,紅光現則大凶。”袁天罡喃喃自語,“看來這場劫數難逃啊。”
    正當他沉思之際,一陣微風拂過,法壇上的燭火突然變成了幽綠色。袁天罡心頭一凜,迅速掐訣念咒︰“天地無極,乾坤借法!”
    隨著咒語,燭火恢復如常。但老道知道,這是有妖邪在遠處施法的征兆。畫皮妖一脈擅長隔空窺探,剛才很可能是有人在嘗試窺視太史局。
    “好大的膽子。”袁天罡冷笑一聲,從袖中取出一個銅鈴,掛在門楣上。此鈴名為“驚魂鈴”,一旦有妖氣靠近,便會自動響起。
    布置妥當後,袁天罡重新回到法壇前,靜心凝神,終于成功畫出了第一道破煞符。符成瞬間,黃紙上的朱砂符文閃過一絲金光,隨即恢復如常。
    就這樣,袁天罡徹夜未眠,一連畫了十二道破煞符,直到東方泛白才停筆。他將符  小心收好,準備日後面見李炫時轉交。
    離開太史局時,晨光已灑滿皇城。袁天罡揉了揉酸痛的腕關節,忽然听到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隊禁軍騎兵疾馳而過,為首的將領手持令旗,看樣子是有緊急軍情。
    “多事之秋啊。”袁天罡嘆了口氣,朝自家府邸走去。
    與此同時,侯君集府邸密室中。
    燭火搖曳,映照出牆上幾道詭異的身影。侯君集正與一名黑袍人低聲交談,後者全身裹在寬大的斗篷中,連面部都隱藏在陰影里。
    “昨夜皇帝深夜召見袁天罡,所為何事?”黑袍人的聲音嘶啞難听,像是金屬摩擦。
    侯君集眉頭緊鎖︰“還不清楚。我派人跟蹤那老道,卻被他識破了。”
    “廢物!”黑袍人厲聲道,“若壞了主人大計,你有幾個腦袋夠砍?”
    侯君集臉色一變,竟不敢反駁。他咬了咬牙︰“袁天罡去了太史局,徹夜未出。今早才離開。”
    黑袍人沉默片刻,突然從袖中掏出一個青銅面具。面具造型猙獰,雙眼處瓖嵌著兩顆血紅色的寶石。
    “這是...”侯君集瞳孔一縮。
    “主人賜你的護身符。”黑袍人陰森一笑,“戴上它,可避邪祟,更能獲得非凡力量。”
    侯君集猶豫了一下,還是接過面具。當他的手指觸踫到青銅表面時,一股寒意順著手臂直竄上來,讓他打了個冷戰。
    “怎麼,不敢?”黑袍人譏諷道。
    侯君集一咬牙,將面具戴在臉上。剎那間,他全身劇烈顫抖,雙眼翻白,喉嚨里發出非人的咯咯聲。幾息之後,顫抖停止,侯君集緩緩抬起頭——面具下的眼楮竟然變成了血紅色!
    “感覺如何?”黑袍人問道,聲音中帶著戲謔。
    侯君集——或者說戴著青銅面具的“侯君集”——活動了一下手腳,聲音變得異常沙啞︰“妙不可言。”
    黑袍人滿意地點點頭︰“記住主人的吩咐,盯緊袁天罡,特別是他與那個叫李炫的小子接觸時。”
    “李炫?”面具後的聲音充滿恨意,“那個發明火器的小雜種?”
    “主人很‘欣賞’他。”黑袍人冷笑道,“若能活捉最好,若不能...就地格殺。”
    “侯君集”獰笑著點頭,血紅的眼楮在燭光下閃爍著妖異的光芒。
    三日後,長安城外。
    一支風塵僕僕的隊伍緩緩接近城門。為首的正是李靖,身後跟著秦玉道等將領。李炫因官職較低,走在隊伍中段。
    “終于回來了。”王鐵柱長舒一口氣。他的左臂還吊著繃帶,但氣色已經好了很多。
    李炫點點頭,目光掃過長安巍峨的城牆。上次離開時,他還是個無名小卒;如今歸來,卻已是有功之臣。只是這份“榮耀”背後,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危機?
    城門外,早有禮部官員設下香案迎接。繁瑣的入城儀式後,李靖等主要將領被安排到鴻臚寺暫住,等待明日大朝會受賞。
    “李參軍,”一名小太監悄悄找到李炫,“陛下口諭,請您今夜子時,持此令從玄武門入宮。”
    小太監遞過一塊青銅令牌,正是李世民之前賜給李炫的那塊。
    “臣領旨。”李炫恭敬接過,心中卻是一緊。皇帝深夜召見,必有要事。
    子時將至,李炫整了整衣冠,將青銅令牌貼身藏好,悄然離開鴻臚寺。夜涼如水,月光被雲層遮掩,只余幾顆孤星點綴夜空。長安城的街巷此時已無人跡,唯有巡夜更夫的梆子聲偶爾打破寂靜。
    李炫沿著暗巷前行,每一步都輕盈如貓。自從修煉《天罡正法》後,他的五感敏銳了許多,能輕易察覺到數十步外的動靜。此刻,他清晰地听到身後百步外有輕微的腳步聲——有人在跟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侯君集的人?”李炫心念電轉,故意放慢腳步,在一處十字路口突然轉向,迅速隱入牆角的陰影中。
    片刻後,一個黑影鬼鬼祟祟地跟了過來,左右張望。借著微弱的星光,李炫認出此人是白日里在鴻臚寺外徘徊過的侍衛,腰間佩刀上刻著侯府的標記。
    “果然。”李炫冷笑一聲,從袖中摸出一枚銅錢,運起內力彈向遠處屋檐。“叮”的一聲脆響在夜色中格外清晰。
    那侍衛聞聲一驚,立刻朝聲源處追去。李炫趁機施展輕功,幾個起落便消失在街巷深處。
    玄武門前,十六名金甲衛士執戟而立,森嚴壁壘。李炫剛接近宮牆百步範圍,就感到數道銳利的目光鎖定了自己。
    “止步!”一聲低喝從暗處傳來,隨即兩名侍衛攔住了去路。
    李炫停下腳步,從容取出令牌︰“奉詔入宮。”
    為首的侍衛接過令牌,就著燈籠仔細查驗,又上下打量李炫一番,這才側身讓路︰“大人請隨我來。”
    穿過玄武門,眼前豁然開朗。皇宮內燈火稀疏,但借著月光仍能看到巍峨的殿宇輪廓,飛檐翹角如同展翅的雄鷹。李炫雖兩世為人,卻也是第一次進入大唐皇宮,不禁為這恢弘氣勢所震撼。
    領路侍衛帶著他繞過正殿,穿過幾道回廊,最終來到一處僻靜的偏殿。殿外只有兩名侍衛值守,見到令牌後立刻行禮讓開。
    “陛下在里面等您。”侍衛低聲道,隨即退到一旁。
    李炫深吸一口氣,整了整衣冠,邁步進入殿內。偏殿不大,陳設簡樸,四角點著青銅燈盞,正中擺著一張紫檀案幾。案幾後,一個身著常服的中年男子正在批閱奏章,听到腳步聲抬起頭來。
    喜歡推背鎮守使請大家收藏︰()推背鎮守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