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付出的只是一些拖拉機,機器,鋼鐵,油料等等。
這些東西咱們多的是,每個廠子多生產一些,在計劃外多加幾個班就可以完成的。
這完全符合大家的利益,希望大家完全做好保密工作。
維克羅夫有預感自己升官時間不遠了,所以他把自己的接班人早就找好了。
秘密囑咐好他的接班人,然後維克羅夫積極投入到了收獲的忙碌工作當中去。
隨著幾十萬幫忙的龍國農民來打短工,老毛子遠東地區的玉米很快就收割完成了。
老毛子對于玉米桿利用率很少,很多都被龍國的農民給拉走了。
他們走的時候開走了1000輛拖拉機,還有很多破舊的卡車,也拉走很多破舊的鋼材,一些油料,一些新的犁頭農具等等。
要糧食的並不多,因為此時龍國東北並不太缺糧食了。
龍國這次也是大豐收,玉米產量也達到了每畝二百公斤左右的產量。
這可比以前平均每畝不到一百公斤的產量大的多了。
而且他們的種子是可以重復利用的。
和楊志遠賣給的維克羅夫的種子可不一樣,而且維克羅夫還上了一部分化肥呢。
所以產量比龍國那邊高,這沒辦法。
收割完成,維克羅夫就積極的給聯盟糧庫交糧食,並听取了楊志遠的建議。
上報紙,多報道,多拍照片,制造熱點。
很快維克羅夫的升官通知就來了,直接一步進了中樞委員。
具體還是負責更多的農業工作,而且還兼職遠東軍區的總參謀長職位。
這是準備復制粘貼玉米同志的農業升官上升之路啊。
維克羅夫很高興的就去上任去了。
楊志遠說是和科考隊去了南洋考察,其實半路就跑了,這一支科考隊,一共沒幾個人,坐著船來的,楊志遠離開他們也不知道。
而且里面都是寶藏委員會的會員。
楊志遠離開之後,去了一趟西澳州。
這里已經有了移民二百多萬了,已經遠超過了當地白人的數量。
只是大部分他們是在工廠或者在開荒種地。
和當地白人接觸比較少,當地白人不知道而已。
而且楊志遠還讓自己的軍事力量從爪哇抓了不少欺負華人的猴子,來這邊治理沙漠。
畢竟他們都能耐熱,好好治理沙漠挺好的,以後這里可是自己的地盤,一定要早日改善環境。
所以這第一個治沙建設兵團就成立了。
爪哇猴子有十萬之眾,老實治沙的給予水和糧食。
不老實的,渴死餓死活該,誰讓你們敢欺負龍裔的。
而且這里面還有不少湯姆貓的探子,還有不少楊志遠抓來的小鬼子,湯姆貓的士兵等等。
而看守就是鬼子的退役士兵看著,他們可真狠,比楊志遠可狠多了,但是當狗真听話。
楊志遠只讓人控制住他們的飲水和食物就行了,他們也跑不了。
至于住,地窨子自己挖,不然死了也白死。
楊志遠準備好好總結治沙經驗,回頭交給龍國,讓他們早點開始治理北方沙漠,還有建議少種楊樹等。
可以多種一些其他樹種,別到時候京城又是一到春天就是楊絮柳絮的亂飛。
楊志遠還在此地建立了完善的教育制度,有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職業高中,大學等。
所有移民的孩子必須強制性進入學校,最低必須上到高中畢業。
免費義務教育是十二年,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幼兒園也不收費,那只是幫著看孩子的,最多算個啟蒙教育,主要是讓孩子玩的。
高中里面就分了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
職業高中類似國內的中專,專門培養基礎技術人才的。
以後他們就算上不了大學,進入工廠也能提升技術,工資以後比大學生差不了多少。
而且大學也多偏向理科,文科比較少。
像治沙專業的大學,直接就把學校建在了沙漠里。
直接就是邊學習,邊實踐。
高中之下不僅免學費,而且還有午餐晚餐補助。
學生全部住校,一周放兩天假,一個是免了家中的麻煩,二是能讓夫妻兩個人平常上班都能集中精力干活。
大學收費也不高,但是不是全免費,優異者可以獲得獎學金。
這些錢很多是楊志遠補貼的,但是來打工的也好,移民也好,都是需要繳稅的。
這些稅收中的一部分就用在了教育專項基金上面。
楊志遠在這管理人員上面實行高薪養廉政策。
一般的員工都給配自行車,還有摩托車,還有汽車等。
醫療,教育,交通,住房等各方面都給予補貼。
但是膽敢挪用或者貪污十元世發幣以上的就實施絞刑。
一點不再商量的,上級沒發現也會有連帶責任。
輕則降級,重則一起上絞刑架。
絕不姑息,誰敢說自己有什麼功勞的,那有可能直接就殺你全家。
別給我講什麼功勞苦勞的,這些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楊志遠花錢辦的,你們有個屁的苦勞。
如今西澳這邊就絞死了十幾個人了。
每次都在周末,讓大家來觀刑。
楊志遠決定明年開春就把周紅和楊志勇他們陸陸續續的帶過來,上這邊來讀書。
一下子全部消失帶過來,不太好,就一點點的帶來。
楊志遠還在附近學校附近,自己修建了一個普通的院子。
一個三層樓高的,帶著幾千平方院子的住宅。
反正這邊院子都很大,小的也有幾百平。
大點無所謂,廂房也是兩層樓高的樣子。
楊志遠涉及的這個院子類似京城的四合院,但是又不太一樣。
沒什麼後罩房還有倒座房。
只有左右廂房和正房。
就這屋子都住不完,回頭還可以把師父一家帶過來,都住不滿。
院子一大片綠化帶,楊志遠還種了很多種類果樹。
也養了一些雞鴨鵝等,還有幾十平的菜園子。
關鍵是楊志遠還建了兩個游泳池,一大一小。
男生一個,女人一個,這時候一起穿著泳衣一起游泳很多人還是比較在意的。
所以楊志遠建了兩個分離的游泳池。
還有一排車庫,里面停了好幾輛汽車。
也有馬廄,養了幾匹好馬。
回頭楊志遠準備再建立一些動物園,讓移民沒事可以去看看。
這邊氣候和北半球剛好相反,自己到時候冬天過完年帶弟弟妹妹來,這邊剛好是夏天。
而且這邊氣候也沒有那麼熱,應該比老家干旱氣候要好的多。
楊志遠又在院子附近種了不少的樹木。
相信這地方環境會越來越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