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里,楊志遠從麻袋里掏出兩個土豆,兩個地瓜遞給楊大川。
“大川哥,一直麻煩你,怪不好意思的,你回家休息吧,我自己收拾收拾,我要趕時間,我要盡快把弟弟妹妹們接過來,晚上就住這里了。”
“不是,志遠,我哪好意思拿你的糧食,再說這里哪能住人,晚上還不能把你凍壞了,不行,不行,晚上去我家住。”
這時候樹皮,草根,玉米皮,玉米秸,玉米芯,稻谷殼還有一些藻類都可以稱之為代糧。
別提土豆和地瓜了,放在現在都是極好的。
說著要拉楊志遠去他們家住,楊大川很實在。
一番相讓,楊志遠從麻袋里抽出一條棉被︰“你看,大川哥,我一路就這麼走來的,放心,晚上我在點上一堆火,周邊又不缺柴火。”
楊大川揉了揉眼楮,看了一眼楊志遠的麻袋。
心里想,這麻袋還挺能裝哩。
見楊志遠怎麼也不去只好道︰“那行吧,你晚上可得注意點哈。”
“明天早上我來幫忙。”
好不容易把熱情的楊大川送走。
楊志遠快速打量一下房子,屋頂自己一個人不太好弄。
不過明天有楊大川來幫忙問題不大。
就是沒有瓦片,屋里基本上全都空了,用神識探查了一下地下。
也沒有什麼寶藏之類的。
偶爾也就發現了幾塊銅錢,不值當的挖。
把屋子里一些泥土還有破碎的瓦片全部收進空間。
這屋子是正房三間,一進大門是堂屋兼職客廳餐廳。
左右兩間臥室,東側臥室里面還有一個炕,不過已經破舊不堪了。
這個容易,自己可以用空間加工石板,石塊,空間里有自己一路上收的黃泥,也不缺水。
先盤兩個炕再說。
後世楊志遠見過新世紀的盤炕方法。
總體上來說,干淨,節省柴火,暖和。
還可以從屋子外面燒柴火。
這樣屋子里就沒有煙火味了。
而且也不用把灶台放在堂屋,這樣挺好,他不喜歡把灶台連接臥室火炕那種灶台。
廚房還是在偏房或者廂房比較好。
這畢竟不是平原地帶,雖說京城農村房子也受四合院的影響,但是山腰上的除外。
想做就做,先把原來的炕拆干淨。
牆體一側砸出去一塊石頭,然後用小石頭修補整齊,掏出一個很小的洞,這是以後屋外燒火的地方。
用空間把石塊切成比較好吻合在一起的整齊點的,沒有切的四四方方,那樣別人一看就得懷疑了。
沒有水泥,也沒有排煙管,那就用石頭壘一個煙囪,沿著炕尾直接通到屋頂之外。
反正屋頂已經露了一個大口子。
還不用麻煩了呢。
有空間的加持,又點了一個火把插在屋子里。
反正天還早,趕緊干。
今天晚上就弄一個得了,回頭第二個明天或者等接來楊志勇再弄第二個臥室里的火炕。
順便教一下他,讓他也學學怎麼盤火炕。
明天主要弄弄屋頂就行,或者帶弟弟妹妹們回來的時候帶一些蘆葦席回來。
因為屋頂需要,火炕上到時候也需要鋪。
楊志遠記憶里的屋頂是先搭上幾根房梁,訂上檁條,然後鋪上蘆葦席,再鋪一層黃土,最上面是蓋上瓦片。
不像後世有樓板有塑料布什麼的,現在屋頂確實比較麻煩。
但是建好之後,夏天曬不透,不熱,冬天有火炕,屋子也不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就是一些農村的老房子夏天進去比較涼快,反而新房進去之後沒有那麼涼快。
楊志遠後世的老家的房子他听楊爸說房頂用了一尺厚黃土還有爐渣,想想房頂有多厚。
新式火炕很快就弄好了,因為不是水泥加耐火磚,所以不能直接燒。
炕表面是石板和黃泥,所以只能先燒一把柴火,燻干黃泥。
這個院子還有一個西廂房,還算完整,楊志遠在里面搭了一個新式的灶台,省柴火,還可以做飯燒水兩不誤。
是兩個灶口的那種,充分利用了柴火的燃燒率。
地面上,楊志遠也不用掃帚,樹枝經過的地方都干淨了。
院子里的雪,被楊志遠全部收進空間,倒在外面不礙人走路的地方。
東南方向是個廁所,楊志遠把它給改建成兩個,一男一女。
現在很多農村家里廁所只有一個,里面有沒有人,你的先咳嗽一聲,听見里面喊有人,你的等著。
然後廁所上面又用路上收集的木材弄了連在一起的頂棚。
這樣就不是全景天窗了,半天窗。
院牆直接弄了一些石塊加高,這地方也不知道能住多久。
回頭可以慢慢再改造,不行到時候自己可以建一個新的。
西廂房把一些石塊還有黃泥倒在里面,省的明天楊大川來了,自己沒辦法直接利用空間。
這樣最起碼材料準備好了,弄起來就快了。
在空間里吃了飯,然後在東屋點了一把柴火,留下當痕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晚上直接在空間里睡覺。
空間里已經欣欣向榮了,里面水波粼粼,魚類和鳥類大量繁殖,魚類長勢很快,那邊沒怎麼管。
楊志遠最重要的加大自己良田增長。
畜牲養殖場需要一些大牲口,比如家豬,牛,羊,驢,騾子之類的。
雞蛋現在也不缺,養殖場內雞窩里的糧食,會自動補給,這個不用管。
野鴨子有些進化成了家鴨挺好的,回頭弄一些家養的鴨子中和一下基因。
還缺點大鵝,主要是鐵鍋炖大鵝是一道名菜。
白洋澱冬天也沒有雁形目鴨科那種一級保護物種。
唉,有點可惜。
很多動植物只能春夏秋季容易找到。
就像現在山林中,各種植物都掉了葉子,很多楊志遠也分不清什麼種類。
回頭多挖點樹苗吧,還有一些灌木。
就是雪太厚了,等雪化了就好多了。
這幾年京城附近應該是下雪天數不多的。
不然也沒有那麼大的旱災了。
這一場應該算大的,回頭給楊隊長知會一聲,看看能不能弄幾個蓄水池,把附近的雪推進去,多少可以留點農業用水。
不然明年還有的熬,自己空間里的小麥和玉米個個飽滿,不行給他們換一些種子。
應該可以增加點產量,不然就靠現在的種子,產量在山區能不能有一百斤都夠嗆,正常年份山區的土地小麥產量也就是一百來斤。
別提大旱之年。
……
喜歡開局逃荒帶八娃請大家收藏︰()開局逃荒帶八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