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留稻樁真能長出這麼好的再生稻,產量還這麼高!看來咱以前真是孤陋寡聞了。”一位農民感慨地說道。
“是啊,多虧了張嫣娘娘和這些技術人員,讓咱們有了增收的好法子。”另一位農民附和道。
看到農民們態度的轉變,張嫣心中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隨著越來越多農民親眼目睹了再生稻的優勢,主動要求學習種植技術的人越來越多。張嫣趁熱打鐵,組織了更多的技術培訓和交流活動,讓那些已經掌握技術的農戶分享經驗,進一步推動再生稻技術的普及。
在張嫣的不懈努力下,再生稻技術在大明的土地上逐漸推廣開來。越來越多的農田里,都出現了留稻樁種植再生稻的身影。
在歷經春的播種、夏的耕耘、秋的收獲,這漫長而艱辛的時光里,張嫣全身心地投入到再生稻的推廣事業中。她每日穿梭于宮牆與田間,與農官們反復商討再生稻種植的細節,從不同地域的氣候條件到土壤特性,從種植技術的優化到應對病蟲害的策略,事無巨細,都要一一過問。她深知,每一個細微的決策都可能影響到再生稻在這片土地上的命運,關乎著萬千百姓的生計。
天未亮透,張嫣便起身,匆匆用過早膳,便前往與農官們約定的議事廳。廳內燭火搖曳,農官們早已等候多時。張嫣神情專注,目光掃過眾人,說道“昨日我听聞,南邊幾縣在留稻樁高度上仍有偏差,這可是關鍵環節,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大家務必重視起來,即刻派人去糾正。”農官們紛紛點頭稱是,詳細記錄著張嫣的指示。
商討完事務,張嫣又馬不停蹄地趕往田間。她不顧烈日高懸,頭戴斗笠,腳踏泥濘,穿梭于稻田間。她蹲下身子,仔細查看稻苗的生長狀況,輕輕撥開稻葉,檢查是否有害蟲跡象。看到一株稻苗葉片發黃,她眉頭緊皺,叫來隨行的農官,說道“你瞧這株稻苗,怕是缺了養分,通知農戶,適量追肥,密切觀察後續情況。”
日復一日,張嫣在這繁忙的事務中連軸轉動。此刻,站在銅鏡前,張嫣看著鏡中的自己,不禁有些愣神。銅鏡里映出的,是一張膚色暗沉、面容憔悴的臉,比起往昔,黑了幾個色度。她的眼神雖依舊透著堅毅,但難掩其中的疲憊。她輕輕嘆了口氣,想起前世在電視劇里看到的皇宮娘娘們,總是身著華服,悠閑地享受著宮廷生活,或吟詩作畫,或賞花逗鳥,日子過得愜意無比。可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卻從未有過這般閑適的時光。
不過,張嫣很快便回過神來,心中暗自思忖,舒服享受又有何意義?自己肩負著改變大明命運的重任,怎能因一時的辛勞而心生懈怠?但身體的疲憊卻也是實實在在的,過度的操勞讓她意識到,若不適當調整,怕是難以長久支撐這份事業。
喜歡大明長歌之太後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長歌之太後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