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則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他深知,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唯有自己掌握更大的權力,才能真正做到公正執法,為百姓謀福祉。他開始更加刻苦地學習治國理政之道,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期待有朝一日能夠打破這種腐朽的局面。
然而,表面上的平靜只是暫時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件事在宮中逐漸引發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一些敏銳的大臣似乎察覺到了其中的異樣,私下里開始悄悄議論。盡管他們並不清楚事情的全貌,但“王大人貪污案”背後似乎隱藏著更深的秘密這一猜測,已經在朝堂中悄然流傳。
而在民間,雖然百姓們並不知道漢王、趙王和福王與貪污案有關,但對王大人一人承擔所有罪責的處理結果,還是有一些人表示懷疑。畢竟,王大人雖有貪污之舉,但以他的官職和勢力,似乎難以獨自吞下如此巨額的財富。這種懷疑的情緒,如同暗流一般,在民間悄然涌動。
張嫣、朱高熾和朱瞻基察覺到了這些微妙的變化,他們深知,這件事的余波並未平息,隨時可能再次掀起波瀾。他們一方面要努力安撫朝中大臣,避免引起更大的動蕩;另一方面,也要密切關注民間的輿論,防止百姓對朝廷的信任進一步喪失。
在大明王朝看似繁華穩定的表象之下,實則暗流涌動。趙王、漢王以及福王,在經歷了那場未被公開的貪污風波後,不僅沒有絲毫收斂,反而變本加厲,在民間大搖大擺,行徑愈發囂張。朱棣對此尚被蒙在鼓里,然而,朱高熾和張嫣卻將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滿是憂慮與無奈。
張嫣每每想到此事,便愁緒萬千。她深知,趙王和漢王在軍事上確實為朱棣登基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也是他們如今行事無所顧忌的依仗之一。但她更明白,打仗與政治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軍事上的功勛不能成為他們在政治上胡作非為的借口。
這一日,張嫣憂心忡忡地找到朱高熾,神情凝重地說道︰“太子爺,您瞧瞧趙王、漢王和福王,還有咱們朱家這麼多王爺。如今他們整天無所事事,卻奢靡無度,照這樣下去,大明的百姓如何能負擔得起?”
朱高熾微微一愣,有些驚訝地說道︰“咱們朱家王爺也不多呀,應該還不至于讓百姓難以承受吧。”
張嫣輕輕搖頭,神色憂慮更甚︰“怎麼不多?您仔細算算,自從皇爺爺登基以來,朱家繁衍至今,到底發展了多少姓朱的王爺。”
朱高熾微微皺眉,陷入思索,掰著手指細細算來,片刻後,不禁倒吸一口涼氣︰“竟已有三十幾位正式的王爺了呀!”
張嫣點點頭,繼續說道︰“是啊,僅僅三代便已有如此之多,若是再過四代、五代,那王爺的數量將何等驚人?且不說這些正式的王爺,他們的世子,世子底下還有那些小世子,子子孫孫無窮盡也,這些您都算過嗎?”
朱高熾听聞,心中一凜,臉上滿是震驚之色。他深知,隨著朱家宗室的不斷繁衍,龐大的宗室群體所需的供養將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此時,朱瞻基也在一旁,听到這番言論,忍不住附和道︰“是啊,這些人整天無所事事,還仗著宗室身份欺負百姓。可我們卻受制于祖訓,對此竟有些束手無策。”
張嫣心中同樣充滿無奈,但她也明白,不能任由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必須想辦法加以解決。她暗自思忖,這些王爺們倚仗著祖蔭,享受著優厚的待遇,卻不為國家和百姓做出貢獻,長此以往,不僅會加重百姓的負擔,更可能引發社會的不穩定。
喜歡大明長歌之太後傳奇請大家收藏︰()大明長歌之太後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