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架吸引眼球的鋼琴靜靜佇立在舞台上。
龍天宇走向那架鋼琴。
如同一個優雅騎士遇到獨屬于自己的白馬一般,畫面渾然天成。
看不出是人選擇了鋼琴,還是鋼琴選擇了人。
大家的注意力都被舞台上靜靜站立的龍天宇所吸引。
這次沒有主持人上台,龍天宇上台站在鋼琴旁,那些還在小聲討論的人都止歇住自己的聲音,看著那個到現在還沒有動作的人。
“他是不是不會彈鋼琴啊?站著不動是什麼意思?”
“不知道,不過應該是會彈的。”
龍天宇確實站立了一會兒,他只是在看那台鋼琴。
象白色加上這美麗的木質藝術紋理,龍天宇自己的鋼琴全是黑色的,雖然也很好看,但是他在想要不要讓母親也幫自己買一架這樣的白色鋼琴。
感覺跟自己很搭的樣子。
他在腦海中想象了一下在月光照耀下,鋼琴散發盈盈月光,自己一身華麗西裝坐在琴旁優雅的彈奏曲子,那是一種什麼樣的畫面。
帥得他自己都不敢想。
想了一會兒才回過神來想起自己還要比賽的。
他轉身行了個禮節,雙手輕甩上衣尾部,優雅坐下。
“真是個愛臭美的家伙,連坐下都要擺個姿勢。”王佳顏在後台休息室看著投屏中的人說。
“可是確實很帥,他一上台氣質就會變得很不一樣,你沒發現嗎?”吳雨靈說。
王佳顏沒接話,只是看著台上那個人。
她不是沒看出來,相反,她從龍天宇第一次上台的時候就知道了,只是不知道怎麼去表達,她也不想承認,因為她覺得顯出那種氣質的龍天宇莫名的迷人,讓人不想挪開眼。
蕭天,楚天歌和玉風霖也在看,不過三人沒說話。
龍天宇坐下,不像玉風霖那樣謹慎對待面前這架鋼琴,他隨意的揭開蓋子然後單手試了幾個音,音準還在。
沒說自己要彈奏什麼曲子。
只見他抬起雙手,然後在鋼琴鍵盤上按下第一個音符。
啷 ! 啷 ~
這首曲子是龍天宇最喜歡的曲子之一。
也是受到記憶中的自己所影響。
記憶中的自己始終生活在艱難困苦當中,這首曲子幾乎是他擁有手機之後每天都听的曲子,他能從曲子當中感受到生的氣息和活下去的希望。
這首曲子可以說是在他最昏暗的日子當中可以得以慰藉,撫平他受傷心靈的重要媒介之一。
馬克西姆的成名曲之一《克羅地亞狂想曲》。
這首曲子創作于地球歷2003年,靈感源于19911995年克羅地亞獨立戰爭。戰爭的殘酷,民眾流離失所,在一片廢墟中有一朵白色小花頑強的生長著,這朵頑強挺立的小花成了無數人,生的希望,頑強抗爭的象征。
也是龍天宇在那段昏暗記憶中擁有希望的象征。
父親嗜賭成性,欠債被人打死,那些人還不放過他和母親,每天都要變著法子來折磨他們母子,這首曲子是他在一家鋼琴店听到的,听入迷的他將耳朵貼著玻璃牆,卻被店家無情趕走。
雖然自己沒有穿得破破爛爛,但是縫縫補補的痕跡卻也很明顯,被趕走也屬正常。
母親不允許自己的衣物髒兮兮的,她總說︰“我們人雖窮,但是志氣不可丟。”
這也是龍天宇心存希望,一直抗爭下去,堅持下去的理由。
母親說了志氣不可丟。
最終龍天宇贏了他們,這些催債的人都被制裁了,可是他們的生活還是沒變好。
就像是老天在和他開玩笑,斗走了一波,又來了一波更厲害的。
自己的抗爭永無休止,母親勞累成疾,抑郁而終。
即便如此,每次看到龍天宇氣餒沮喪,灰心失意的樣子,她也總會露出自己蒼白無力的笑容說︰“兒子,好好活下去,志氣不可丟。”
如果那朵頑強挺立的小白花是戰爭中人民的希望象征,那母親也是屬于他的小白花。
龍天宇吃下了記憶復現藥丸,所以他的記憶依然清晰猶新。
他忘我的彈奏著,沒留意到台下那些動容的神情。
這首曲子開篇的壓抑陰郁,沖突的節奏設計,激昂頑強的抗爭精神在龍天宇的演奏中一一呈現。
全曲分為引子、主旋律、變奏、高潮、尾聲五部分,龍天宇娓娓道來。
在戰爭中留下創傷,在抗爭中受到的所有不公,輕視,嘲笑,那種無助,失望,又有多少人能體會,龍天宇忘我的彈奏著。
沒人去注意這首曲子的彈奏難度,沒人去夸贊龍天宇使用的彈奏技法是多麼高明。
懂曲子的人沉浸其中,只為听曲,沒懂的听眾也不是真正缺乏欣賞之力,即使意會不到曲中真正的情感,但是曲子傳出的那種激昂拼搏,頑強掙扎,新生希望的情感他們又怎麼能體會不到。
他們自己的欣賞能力是一方面,龍天宇的演奏能力也是一方面。
古典與現代音樂元素相結合的相得益彰,讓曲子更加兼具廣泛的傳播性,接受度極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古鴻的《破曉》屬于古典曲風,還是需要一定的賞析能力才能听懂。
但是《克羅地亞狂想曲》具備古典和流行雙重結構,節奏感本身就能讓那些听不懂的听眾們喜歡並接受。
曲子由引子、抗爭、希望、尾聲構成的四段體結構,暗合“戰爭陰霾反抗斗爭新生希望精神傳承”的情感脈絡。
引子部分低頻和弦模擬炮火轟鳴,高潮段落八度音程的密集推進,形成听覺上的戲劇沖突,讓曲子更加具備趣味性,沒有顯得那麼悲壯,而是整體給人的感覺都是昂揚而上的精神。
這首曲子的難度不一而足,但是龍天宇表現出來的絕對是專業9級才能擁有的水平和彈奏難度,僅僅只是這一個角度龍天宇就不會輸了。
更遑論龍天宇自己拿出了一首不亞于《破曉》的曲子。
陳一鳴作為音樂大家,鋼琴他也是差一步就達到大師級別的水平。
可令他震驚的不是龍天宇的鋼琴水準已經與他不相上下,而是這首鋼琴曲本身。
他才19歲,怎麼可以做到創作出這樣的曲子!
他自己也有作曲,鋼琴曲也創作了不少,可是他自己在心里比較,竟然比之不上。
這是讓他最為動容也是最為震驚的地方。
這孩子已經不是天才二字可以形容的了。
他看著舞台上沉浸在彈奏中的龍天宇,緩緩輕聲說道︰“我不如也。”
一曲結束。
龍天宇手抬在空中,鍵盤之上,停頓良久。
似乎還停留在音樂中。
觀眾們也是如此,定定的看著舞台上那個人。
龍天宇站起來還沒開始行禮台下傳來一道中氣十足帶著詢問的聲音。
“這首曲子叫什麼名字?”陳一鳴等不到他下場,在他彈奏完畢之後直接站起來向前走了兩步開口問道。
情況突發,但也不是沒有準備。
陳一鳴問的突然,只有身旁幾人听見了他的問題,一個後勤人員拿著話筒快速的遞給陳一鳴,他拿著話筒繼續將剛才的問題問了出來。
“這首曲子,叫什麼名字?”
龍天宇並不認識這位老師,但是剛才他看見這位老師是林旭親自接待的,所以他能猜出來這位老師的身份。
對于陳一鳴的問題,他也沒有隱瞞的道理。
不過這個世界沒有克羅地亞這個地方。
他開口回答道︰“戰爭狂想曲。”
喜歡文藝復興之星球躍遷請大家收藏︰()文藝復興之星球躍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