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導考察,是有講究的,想讓他看什麼,領導需要看什麼,都是學問。羅邁知道樟木不想讓領導看什麼,飼料廠絕對排在不想讓領導看的項目里。
因為劉正茂提醒過,如果領導想要發酵飼料配方,那大隊給還是不給?給了上面,你是應該給的,得不到一句好話,還失去未來賺錢的項目。
不給,領導當場就會翻臉,當面批評幾句還是輕點,甚至直接撤銷你的職務。
羅邁對于這些事都無師自通。帶領縣里和公社領導先看了蔬菜基地,現在蔬菜的收貨和發貨都搬到蔬菜地附近了。下午沒有單位來拉菜,羅邁可以胡吹。
在蔬菜地邊,羅邁指著地里蔬菜給領導們報蔬菜產量和銷售收入,產量的數據基本屬實,收入數據就隱藏了一半。
怕上級眼紅,得知樟木大隊現金收入實際數據後,縣里和公社的部門會利用各種借口來大隊打秋風。隱瞞一半數據後,大家听著心里平衡點。
然後去了養殖場,站在養殖場門口,羅邁問︰“黎主任,那邊是配飼料的地方,要不要進去看看?”
黎主任想,配飼料有什麼好看的,說︰“看看生豬養殖情況吧。”養在豬棚里的生豬是沒辦法隱瞞的,可羅邁有辦法讓縣里插不了手,他匯報道︰“各位領導,生豬養殖是樟木大隊發展經濟的重頭戲,現存欄肉豬900頭,另有母豬35頭,豬崽15多頭。其中進口約克豬300頭、金華兩頭烏200頭、本地豬400頭,肉豬在年底前全部可出欄。”
“到時由省軍區、江麓機械廠、空十九廠三個涉軍方單位自己拉走。”
公社的楊文斌听到可以出欄900頭,他心里想到今年公社可以輕松完成生豬任務,但接著听到這些豬被涉軍單位拉走,心里又憤憤不平。
如果由公社供銷社來收豬,可以打白條給大隊,公社就有機會從中扣一部分錢補給大隊。不經自己手,沒有揩油的機會。
然後去農校養殖試驗場和工地走馬觀花看了一遍,本來羅邁還要帶他們看泉水和排灌站項目,而黎主任不想看那些不來錢的工程,問了幾句雜交稻的事後,在路邊,黎主任對所有的人說︰“樟木的事,按直用書記的指示辦,大家都要做好樟木大隊的後勤服務,爭取9月底展示會圓滿召開。”
講完這些,他上車回縣城去了。羅邁沒搞清黎主任來一趟樟木是想做什麼?陪同黎主任來的人里,只有秦柒知道,黎主任來這里,主要是想在樟木露個面,讓上面知道他關心了樟木的建設,如果縣里能搶到主導權,當然是最好的。搶不到也沒關系,黎可以講,樟木是在他指導下發展起來的。
他今天來,就是為了以後對上面有說辭,我親自去指導過。
等黎主任走後,羅邁問公社副主任宋紅衛︰“老宋,黎主任到底來考察什麼東西?”
“哈哈~~~我去問誰?他都沒跟我講一句話,到這里腳不粘地轉一圈就跑了,也不听匯報,不進工地看看,鬼才知道他想看什麼。”宋紅衛說。
“我們還是加緊去工地吧,他這樣搞是浪費我們的時間。”古大仲最恨形式主義。
劉家,晚飯後,劉正茂故意坐在堂屋里,劉圭仁問︰“正茂,你不去找鹿青他們玩?”
“爸!我找你有事。”劉正茂回答。
“什麼事?”劉圭仁好奇的問。
“大隊要開豆制品作坊,我給大隊推薦了你,想請你去大隊豆制品作坊做技術顧問。”劉正茂告訴劉圭仁這個消息。
“什麼?讓我做技術顧問?”听到有人看重自己的技術,劉圭仁還是有點小激動。
“可我這身份,不適合去你們大隊做事吧?”前幾年批斗搞怕劉圭仁了。
“老王比你的身份更大吧?他都在大隊飼料廠做技術員,你這點身份算什麼?爸,還有合適的退休工人嗎?叫上兩個人一起去,大隊會給工資的。”
“那去了,要做多長時間?大約多少錢一月?”劉圭仁問。
“大隊只種了五十畝黃豆,把這點黃豆做完就要停工,最多三個月時間。每月工資只能給五十塊。”劉正茂回答。
“那我問問杜家衛,他退休在家沒事干,做就幾十年豆制品,技術也沒的說。”
這個杜家衛,是劉圭仁開作坊時,請的第一個工人,1958年公私合營時,跟劉圭仁一起進了蔬菜公司,現在已經退休。劉圭仁對他的技術很放心,推薦到兒子大隊去做事,不會給兒子丟臉。
搞定豆制品技術人員後,接下來是找做面條的設備和技術、釀酒技術和設備。按原先設想,劉正茂找市府杜副主任幫忙。
在劉正茂匯報樟木大隊廠房建設進度後,杜副主任給劉正茂寫了張條子,讓他去找白沙酒廠的廠長,幫忙找幾個技術員支援樟木大隊。
等找到酒廠廠長時,對方並不熱情,只是帶劉正茂在酒廠倉庫看看,車間都不讓進,然後回復劉正茂請酒廠派技術員的請求︰“小劉同志,我廠生產任務太重,實在沒辦法給你們大隊派出技術員支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知道跟廠長沒得講,劉正茂問︰“廠長同志,你能介紹幾個技術好的退休工人嗎?我們大隊可以出工資讓他們發揮余熱。”
听到不是無償支援,廠長想到自己的師傅,他退休在家多年,老婆死後,又找了一位帶娃的婦女,這下家里就不得安寧,為了雙方孩子,天天吵架,退休工資也不夠用。
可以介紹師傅去這個大隊干活,賺點退休補差。廠長問︰“小劉同志,你們大隊每月能給多少補差?”
“大約是每月50塊的樣子,太高就給不起了。”劉正茂講。
“你留個電話給我,我幫你問問,如果有退休工人願意去你們那里,我就打電話給你。”廠長說。
劉正茂想,只要你真心去問,每個月50塊錢補差,絕對有很多退休工人願意來。補差比退休工資還高,不願意去的都是傻子。
跟酒廠廠長相比,糧食局下屬的面條廠長葉淑紅就熱情得多。他不但大方接待了劉正茂,還帶劉正茂參觀了車間,給劉正茂講了制面條的技術要點,主動提出,給劉正茂介紹十個人到大隊支援。
很多年後,劉正茂才知道,面條廠是糧食局的家屬工廠,葉淑紅是想讓劉正茂幫她解決一些家屬就業問題,才主動給劉正茂介紹十個人。
大隊辦廠,主要還是想用大隊的人,劉正茂只是要求葉廠長介紹兩位退休工人。年齡大的人,家庭壓力大需要錢,工作態度好還穩定,是最合適的人選。
葉淑紅又是留下劉正茂電話,讓他回大隊等消息。這種事急不得,劉正茂答應等三天時間,如果等不來消息,就去附近城市聘人。
走了兩家工廠回家路上,跟班劉子光問︰“茂哥,你講他們會不會有人來大隊?”
“只要這兩位廠長真心幫我們去問,絕對有很多退休工人願意找點事做,每個月50塊錢補差,很有誘惑力的。”劉正茂很自信的回答。
等劉正茂在外跑一天回家時,杜家衛已經在家里等著他回來。劉圭仁見劉正茂回家,就說︰“正茂,杜叔叔等你一下午了。你給他講講你們大隊的事。”
當劉正茂給杜家衛講了大隊新建豆制品作坊,想要聘技術員,包吃住,每月還給50塊補差後,杜家衛馬上說︰“小茂,我去。”
“好!杜叔,豆制品就定了我爸和你兩個人做技術員,廠房現在還在建設中,所有需要置辦的設備,由你們兩人開單子,我建議開始不要生產太多品種,做最有特色的幾個單品就行。大隊會根據你們開的設備單子加緊購買設備。”劉正茂講。
“我跟你杜叔商量好,再開單子給你。如果可能,我們最好先去廠房那里看看,可以給出建議,直接按需要建設,省得開工後再去改造。”劉圭仁講。
“爸、杜叔,等兩天,酒廠和面條廠的人確定後,一起去大隊看場地。”
家里人,支持力度是最大的。一天時間就確定了豆制品技術員。
又是一天上午,劉正茂帶上劉子光找到江南工大,工大的後勤處長陳芳听說劉正茂來訪,苦笑道︰“該來的還是躲不脫。”
那晚答謝會上,陳芳代表工大表態,講工大願意在樟木大隊建設實驗室。回來給校長匯報時,校長說︰“陳芳同志,我們是工業大學,跟他們沾不上邊啊,農校跟他們合作,是有業務關聯,我們是研究大工業範疇的內容,跟基層大隊沒有合作基礎。”
“可是我已經在省委領導面前答應了事,不能反悔啊!”陳芳意識到自己當時沖動了,現在沒有後悔的余地。
“你跟他們商量一下吧,看看有沒有跟我們掛上鉤的項目,應付應付算了。”校長講。
陳芳故意不聯系劉正茂,她更想劉正茂忘記這事,然後就蒙混過關了。今天劉正茂上門,自然代表劉正茂是來接洽合作項目的。
“小劉,今天來找我,有事嗎?”陳芳故意裝迷糊。
“陳處,我是來談合作建實驗室的事。”劉正茂單刀直入。
“哎呀!那天我喝多了,隨口一說,你還當真了?”老美女就是厲害,可以翻臉不認賬。
劉正茂一听,想︰怎麼,現在不認賬了,在直用書記面前賺了面子,還不想兌現,那不行。
“陳處長,這種玩笑可開不得,你隨口一說,但是那麼多人在場,我們大隊已經統計了那天的承諾,都記錄好交給夫生秘書長,開展示會,萬一省上領導問起來,大家面子上都過不去。”劉正茂看著陳芳眼楮說。
喜歡花開春來晚請大家收藏︰()花開春來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