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剛過,河南道傳來蝗災急報。武則天握著奏疏,目光掃過殿內群臣,最後落在武三思身上︰“武愛卿近年鑽研科學,朕命你為賑災使,即日起程赴洛陽。”
武三思撲通跪下︰“陛下!臣、臣只會玩化學,不會治蝗啊!”
“治蝗?需要科學。”林淵忽然出列,“臣願助武大人一臂之力。”
一、蝗災現場的科學觀察
洛陽城外,蝗蟲蔽日如黑雲壓城。武三思躲在馬車里,看著林淵用捕蟲網兜住幾只蝗蟲︰“這玩意兒有什麼科學?”
“蝗災分三型︰散居型、群居型、科學型。”林淵取出放大鏡,“群居型蝗蟲體內會分泌苯乙 c?h?n),遇襲時釋放劇毒氫氰酸h)——這便是‘蝗過不留’的真相。”
武三思臉色煞白︰“那、那怎麼治?”
“用‘聲學驅蝗法’。”林淵示意士兵敲響銅鉦,“蝗蟲對低頻振動敏感,持續敲擊可打亂其群聚信息素追蹤費洛蒙)。”
二、以蟲治蟲的生物化學
災民大營里,武三思捏著草根問︰“百姓都吃觀音土了,哪來糧食賑災?”
林淵指向遠處的養雞場︰“蝗蟲富含蛋白質65)、脂肪28),可磨成‘蝗粉’摻在粥里。”他取出胰蛋白黴試劑,“用此黴分解蝗蟲外殼的幾丁質c?h??o?n),腥味可減九成。”
“你讓我吃蟲子?”武三思驚退半步。
“當年狄仁杰在幽州,還吃過樹皮呢。”林淵將蝗粉粥遞給流民孩童,小孩眼楮一亮︰“像粟米粥!”
武三思咬牙嘗了一口,忽然道︰“若加些醋酸去腥......”
“正有此意。”林淵晃了晃袖中的醋瓶,“已讓西市商鋪加急運送‘科學醋’——經巴氏滅菌法處理,可保百日不腐。”
三、防疫戰線的化學武器
深夜,賑災大營突發痢疾。武三思望著腹瀉的流民,急得團團轉︰“林卿!快用你的‘科學’救人!”
“先找污染源。”林淵用ph試紙檢測井水,試紙瞬間變紅,“酸性超標,混有蝗蟲尸體腐敗產生的有機酸。”他命人倒入生石灰cao)︰“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ca(oh)?),可中和酸性、殺滅細菌。”
武三思盯著冒泡的井水︰“這不是‘酸堿中和’嗎?我在大理寺學過!”
“學以致用,善莫大焉。”狄仁杰不知何時出現在帳外,手中拎著從長安快馬送來的奎寧金雞納霜),“治瘧特效藥,臨淵教太醫院提煉的。”
四、皇帝的遠程科學考
賑災半月,武則天派密使送來考題︰“如何預防蝗卵越冬?”
武三思望著田地里的土塊,忽然想起林淵的“土壤密度理論”︰“深耕土地,將蝗卵翻至地下50厘米!蟲卵需要氧氣o?)孵化,深埋可阻斷呼吸!”
密使挑眉︰“可有實證?”
“臣用蝗蟲模型做過實驗!”武三思捧出木箱,里面躺著用黏土捏的“蝗卵”,“埋深30厘米者孵化率50,50厘米者零孵化!”
密使記錄時,武三思忽然補充︰“若混合生石灰翻耕,還可殺滅土壤病菌——此乃‘化學+物理’雙重防治!”
五、凱旋後的科學論功
立秋之日,武三思班師回朝。他的官服上沾著蝗粉,卻掩不住眼里的光︰“陛下,臣用科學治蝗,救出百姓三萬七千六百一十四人!”
“哦?”武則天展開《賑災科學錄》,“說說這‘蝗粉粥’的配比。”
“蝗粉七、粟米三,加百分之一醋酸......”武三思忽然卡殼,“臣、臣記不清小數點後三位了!”
林淵接口︰“是0.012升醋酸,可精確到毫升。”
武則天點頭︰“武愛卿此次賑災,用科學破了‘蝗災必荒’的舊習,朕心甚慰。”她忽然指向武三思腰間的ph試紙,“但切記︰科學是量尺,丈量的不僅是數據,更是民心。”
六、秋分的科學慶功宴
慶功宴上,武三思親自演示“蝗卵深埋實驗”。當他用天平稱量土壤時,不慎踫倒了林淵的顯微鏡。
“小心!”林淵眼疾手快接住鏡筒,卻見鏡頭里映出武三思的臉——與現代某位環保科學家驚人相似。
“看什麼?”武三思摸臉,“莫不是又長蟲了?”
“不,是看見‘科學的種子’發芽了。”林淵輕笑,將顯微鏡轉向窗外。長安的秋光里,一群孩童正在用銅鉦敲打節奏——那是武三思教他們的“驅蝗兒歌”。
狄仁杰舉杯︰“願科學如秋實,歲歲豐收。”
武三思跟著舉杯,酒液里倒映著他從未有過的清朗神色︰“願蝗蟲永為蛋白質,不為災禍。”
第十三章完)
喜歡開局吸引狄仁杰請大家收藏︰()開局吸引狄仁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