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國爭霸

第204章 雁門之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牟山刀客 本章︰第204章 雁門之戰

    雁門關,坐落于雁門郡北側,是華夏歷史上最負盛名的軍事要塞之一。自古便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並稱“外三關”,扼守中原與塞外的咽喉要道,見證了無數烽火狼煙與王朝興衰。雁門關所在的勾注山雁門山)地勢險峻,兩峰夾峙,中有一徑盤旋而上,易守難攻。關城依山而建,牆高壕深,歷代均在此修築長城、烽燧、堡寨,形成嚴密的防御體系。因其地勢如大雁飛越之門戶,故得名“雁門”。自春秋戰國趙武靈王設關以來,雁門關便成為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屏障。西漢時,李廣曾在此抗擊匈奴,留下“飛將軍”的威名。

    雁門關可謂是吳、呂之戰的關鍵,只有打破雁門關,幽州軍才能長驅直入,進取並州。而雁門關守將牽詔,子子經,早年從師樂隱,與劉備是刎頸之交,劉備歸附公孫瓚時,和劉備一同歸附,後看不慣公孫瓚的作為,一氣之下西出漁陽,經雁門,在太原受到了陳宮的禮遇,陳宮向呂布極力推薦牽詔,呂布見其勇武,封其為西烏桓校尉,鎮守雁門。牽詔到任後,果然不負呂布之望,多次打敗西烏桓,並迫使單于能臣氐歸降呂布。

    朔風呼嘯,卷起漫天黃沙。太史慈勒住戰馬,眯起眼楮望向遠處煙塵滾滾的地平線。他粗糙的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鐵脊蛇矛的槍桿,感受著兵器上傳來的冰涼觸感。

    "來了。"身旁的張合突然低聲道。只見遠處塵煙中,一隊騎兵如鬼魅般浮現。為首的將領身披烏桓皮甲,手持彎刀,正是牽詔。

    "列陣!"太史慈一聲暴喝,聲如雷霆。幽州騎兵迅速展開陣型,戰馬不安地打著響鼻。太史慈注意到自己的坐騎——一匹幽州馬正不安地刨著蹄子,而對面的並州馬卻昂首挺立,足足比己方戰馬高出半個頭。

    兩軍相接的瞬間,金屬踫撞聲震耳欲聾。牽詔的烏桓突騎借著馬匹高大的優勢,居高臨下地劈砍。太史慈親眼看見一名幽州騎兵被連人帶馬砍翻在地,鮮血噴濺在黃沙上,瞬間被干渴的大地吞噬。

    "殺!"太史慈怒吼著挺矛刺向一名烏桓騎兵。鐵脊蛇矛精準地刺入對方咽喉,但更多的敵人涌了上來。他感到手臂發麻——每一次格擋都要用盡全力才能架住對方勢大力沉的劈砍。

    張合的情況同樣不妙。他的長槍在混戰中折斷,此刻正揮舞著佩劍苦苦支撐。一匹並州馬突然人立而起,前蹄重重踏在一名幽州騎兵的胸口,骨骼碎裂的聲音清晰可聞。

    "將軍小心!"親兵的喊聲讓太史慈猛然回神。一柄彎刀擦著他的頭盔劃過,在鐵盔上留下一道深深的凹痕。他反手一刺,將偷襲者挑落馬下,但更多的烏桓騎兵已經突破了側翼。

    "撤!快撤!"張合的聲音在混亂中傳來。殘余的黑虎軍且戰且退,多虧軍中還有幾十匹西涼馬斷後,才勉強穩住陣腳。

    夕陽西下時,殘兵敗將終于退回大營。太史慈翻身下馬,發現自己的雙腿竟然在微微發抖。他從未想過會在馬背上吃這麼大的虧。

    軍帳內,賈詡正在燈下研讀竹簡。見二人進來,他緩緩抬頭,目光在二人染血的戰袍上停留片刻。

    "敗了?"簡單的兩個字,卻讓兩位猛將羞愧難當。

    太史慈重重地坐在席上,拳頭砸在案幾上︰"那牽詔的騎兵著實可惡!馬比我們高,刀比我們長,打起來處處受制!"

    張合解下破損的鎧甲,露出肩膀上一道猙獰的傷口︰"我軍騎兵根本近不了身,每次交鋒都要仰著頭打,太吃虧了。"

    賈詡輕輕搖動扇巾,燭光在他臉上投下變幻莫測的陰影。他似笑非笑地看著二人︰"二位將軍可知,為何當年霍去病能大破匈奴?"

    太史慈皺眉︰"軍師這是何意?"

    "用兵之道,不在硬拼。"賈詡站起身,走到懸掛的地圖前,"西出劇陽有一古道,可通汪陶,直達陰館。"

    張合猛地抬頭︰"軍師是說..."

    "拿下陰館,雁門關便成孤城。"賈詡的手指在地圖上劃出一道弧線,"再從馬邑繞道,可斷牽詔歸路。雁門天險是對北不對南,我們何必要在關前送死?"

    太史慈眼中精光暴射︰"妙計!那牽詔若不肯降..."

    "困獸猶斗,何況名將?"賈詡輕笑,"到時斷其糧道,絕其歸路,再曉以利害,何愁他不降?"

    帳外,北風嗚咽,仿佛在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腥風血雨。太史慈握緊拳頭,指節發出清脆的響聲。這一仗,他們一定要贏回來。

    喜歡四國爭霸請大家收藏︰()四國爭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國爭霸》,方便以後閱讀四國爭霸第204章 雁門之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國爭霸第204章 雁門之戰並對四國爭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