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未來諸葛亮

第415章 反重力倫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懷澄 本章︰第415章 反重力倫理

    星槎號主控室,全息屏分裂成九宮格,中央區域正播放著β7殖民星上空的實時影像——那座由飛天壁畫構築的“懸空城”,正像被無形的手掰彎的青銅劍,東側的塔樓已傾斜出危險的弧度,琉璃瓦縫里滲出淡紫色的量子霧氣。

    “傾斜角度17.3度,還在擴大。”墨衡的機械義眼閃爍著紅光,指尖在全息操作台上翻飛,“反重力引擎的應力分布顯示,問題出在東南巽位的承重柱——那里用了《韓非子》‘法不阿貴’的剛性編碼。”

    林語盯著影像里的懸空城。這座城市是三個月前用徐福細胞與敦煌壁畫的量子殘片重構的,本意是測試“文明記憶具象化”的可行性。飛檐上的樂舞俑、廊柱間的反彈琵琶圖,甚至壁畫里飄著的半闕《清商調》,都是從莫高窟第220窟的數字化檔案里提取的。可誰能想到,那些刻在磚縫里的“法不阿貴”“刑過不避大臣”的篆文,竟成了壓垮城市結構的“鋼釘”。

    “諸葛先生怎麼說?”林語滿臉狐疑地看著全息投影里的老人,急切地想要知道對方的看法。

    此時,諸葛青陽正端坐在星算盤前,他那失明的雙眼被一層薄紗蒙住,仿佛與外界隔絕。然而,他的指尖卻如靈動的蝴蝶般,精準地叩擊著虛擬琴弦,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

    在他面前,一張古老的《樂經》竹簡正緩緩漂浮著,上面的墨跡隨著他的敲擊,如同被賦予了生命一般,泛起層層漣漪。

    “《樂記》有雲︰‘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諸葛青陽的聲音如同古寺的晨鐘,悠揚而深沉,在空氣中回蕩,“剛性結構固然重要,它代表著秩序和規則,就如同‘禮’一般。但如果缺少了‘樂’的調和,那麼這剛性結構便會成為困死生機的枷鎖,失去原本的活力與靈動。”

    說罷,他抬起手,那修長的手指如同翩翩起舞的仙子,輕盈地懸停在竹簡上方,似乎在感受著某種力量的流動。

    林語見狀,不禁眉頭緊蹙,疑惑地問道︰“《清商調》可是南朝民歌啊,它和反重力工程的量子共振……真的能夠兼容嗎?”

    “萬物皆有頻率。”諸葛青陽的嘴角浮起笑意,“當年我在敦煌听老樂工彈《清商調》,連壁畫上的飛天都跟著抖袖子。文明的藝術,本就該是科技的‘軟榫頭’。”

    全息屏切換畫面,諸葛青陽的指尖在虛擬琴弦上劃出第一串音符。那聲音不像樂器,倒像是風穿過莫高窟的棧道,帶著沙粒的摩擦與酥油的甜香。β7的懸空城里,東南巽位的承重柱突然泛起淡金色的光——那是《清商調》的聲波在量子層面與剛性編碼共振,像一把溫柔的鑿子,慢慢磨平“法不阿貴”的稜角。

    “應力值下降了!”陳默的聲音從通訊器里傳來,年輕研究員的眼楮發亮,“傾斜角度開始回縮!17.3度…15度…12度!”

    林語望著影像里的變化,懸空城的塔樓重新挺直了腰桿,飛檐上的樂舞俑仿佛活了過來,反彈琵琶的姿勢比之前更舒展。她忽然想起414章里曼陀羅花補全壁畫時的場景——文明的結構,既需要《韓非子》的“法”來定邊界,也需要《樂記》的“樂”來養生機。

    “成功了!”墨衡的機械音里難得透出雀躍,“反重力引擎的量子糾纏態恢復了穩定,懸空城的自洽率從68提升到89!”

    諸葛青陽卻沒松手。他的指尖繼續在琴弦上滑動,《清商調》的旋律漸轉悠揚,像一條河漫過懸空城的每條街巷。林語注意到,那些原本刻著“刑過不避大臣”的篆文,正隨著音律慢慢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更柔和的紋路——是《詩經》里的“投我以木桃”,是《齊民要術》里的“順天時,量地利”。

    “這才是文明的骨架。”諸葛青陽輕聲道,“剛而不脆,柔而不靡。”

    林語的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腕間的銀鐲——那是408章文明鼎的碎片。她想起413章墨刑穹頂事件里,阿土臉上的灼痕最終被樹膠修復;想起414章里曼陀羅花用香氣治愈綠洲的記憶。所有關于“秩序”的實驗,最終都要回到“人”的溫度。

    “報告指揮官!”通訊器突然響起急促的警報,“β7的沙民發來影像請求!他們在懸空城下的綠洲…發現了奇怪的事!”

    林語的心頭一緊。她切換畫面,全息屏里是片被曼陀羅花海包圍的沙丘。幾十個沙民跪在地上,為首的老人懷里捧著個陶甕,甕口飄出淡金色的霧氣——那是徐福細胞的氣息。

    “林指揮官!”老人抬起頭,臉上刻滿皺紋,“我們…我們在綠洲里挖到了這個!”他掀開陶甕,里面是滿滿一碗虛擬麥穗——不是實物,是由量子比特構成的金色麥芒,每根麥穗上都浮動著《詩經•七月》的句子︰“黍稷重,禾麻菽麥。”

    “量子麥穗?”陳默的聲音從實驗室傳來,“檢測到它們在釋放特定頻率的電磁波,和青瓷存儲器的量子比特產生共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語的瞳孔驟縮。她想起412章修復青瓷時,金書媛的dna如何在量子漿液里“說話”;想起414章里曼陀羅花的香氣與《墨經》文字纏繞。此刻,這些虛擬麥穗的電磁波,正順著量子網絡涌向星槎號的青瓷存儲器。

    “不好!”墨衡的機械義眼突然爆出藍光,“青瓷存儲器的量子比特增殖率…飆升到200!它在‘吃’這些麥穗的信息!”

    全息屏切換畫面,星槎號的文物修復室里,那尊韓國青瓷存儲器正懸浮在半空中。它的表面不再有裂紋,反而泛著青銅般的光澤,裂紋處滲出的量子漿液凝結成細小的銘文——“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更震撼的是,存儲器的頂部緩緩隆起,竟長出了青銅鼎的雛形︰三足、圓腹、雙耳,鼎身的“兼愛”二字與“民本”銘文交相輝映。

    “這是…提前預演477章大同鼎的雛形?”諸葛青陽的聲音里帶著震撼,“量子祭禮…文明在用自己的方式,把信仰刻進物質里!”

    林語望著監控畫面里的青瓷存儲器。它的表面浮現出無數張面孔︰有戴斗笠的陶匠,有穿木屐的學徒,有老婦人,有年輕學徒…正是所有被文明記住、被治愈、被遺忘的“未被選者”。這些人影正隨著《清商調》的余韻輕輕晃動,像是在跳一支跨越千年的祭舞。

    “通知β7的沙民。”林語對著通訊器下令,“讓他們把虛擬麥穗留在綠洲里。就當…給文明的祭禮添把火。”

    “明白!”老人激動得聲音發顫,“我們…我們懂了!菩薩的花,麥穗的詩,還有這會唱歌的城…都是老祖宗在教我們…怎麼把日子過成文明的樣兒!”

    半人馬歷八十五日的夜幕降臨,星槎號的舷窗外,β7的懸空城正泛著溫暖的金光。飛檐上的樂舞俑隨著《清商調》的余音輕擺,綠洲里的曼陀羅花海與虛擬麥穗的微光交相輝映。

    而在星槎號的文物修復室,青瓷存儲器頂部的青銅鼎已初具規模。鼎腹的星雲圖里,“未被選者”的面孔正逐漸清晰,他們手捧麥穗、琵琶、陶碗,像是在共同托舉一個承諾——

    文明的故事,該由所有參與其中的人,一起寫下去。

    林語摸了摸鼎身的“兼愛”銘文,又看了看主控室里恢復穩定的懸空城模型。她想起諸葛青陽說的“剛柔相濟”,想起414章里曼陀羅花的“自愈”,想起413章里阿土的麥芽。

    “陳默。”她輕聲說,“更新文明存續率模型。這次…加上‘集體記憶的溫度’。”

    全息屏上的數字開始跳動︰89…91…93。

    而在β7的綠洲邊,一個小女孩撿起地上的虛擬麥穗。她的指尖穿過量子光霧,卻觸到了真實的溫暖——那是金書媛的笑容,是諸葛青陽的琴弦,是所有文明參與者的心跳。

    “媽媽。”她拽著母親的衣角,“這麥穗…會開花嗎?”

    母親望著遠處的懸空城,望著星槎號的微光,輕聲說︰“會的。等它開了,我們就能…看見文明的樣子。”

    林語望著這一切,忽然明白︰所謂“反重力倫理”,從來不是科技的難題——

    是文明學會在剛與柔、法與樂、記憶與未來之間,找到屬于自己的平衡。

    監控畫面里,青瓷存儲器頂部的青銅鼎突然發出嗡鳴。鼎身的“民本”銘文與“兼愛”二字同時亮起,一道淡金色的光穿透艙壁,直抵β7的綠洲。那里,虛擬麥穗正隨著光的節奏輕輕搖晃,仿佛在應和某種跨越星際的召喚——為416章《量子祭禮》的正式上演,拉開了序幕。)

    喜歡我,未來諸葛亮請大家收藏︰()我,未來諸葛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未來諸葛亮》,方便以後閱讀我,未來諸葛亮第415章 反重力倫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未來諸葛亮第415章 反重力倫理並對我,未來諸葛亮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