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扶同偉上青雲,侯亮平跪下

第40章 漢東大學政法系碩士,北湖鄉司法助理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南風安暖 本章︰第40章 漢東大學政法系碩士,北湖鄉司法助理

    那份報紙,作為官方的喉舌,機關的刊物,其分量不言而喻。

    從部委到地方,從辦公室到宿舍樓,幾乎每一個捧著鐵飯碗、關心國家大事的人,都會仔細閱讀。

    而最近一段時間,這份報紙的某個版面,幾乎被一個名字和一系列文章“霸佔”了。

    第一期,《日不落帝國的興衰》,佔據了理論版塊的大半個版面,標題醒目,內容更是引人入勝。

    文章以宏大的歷史視角,剖析了一個龐大帝國的崛起與沉淪,其中對制度、經濟、軍事、文化的分析鞭闢入里,又巧妙地與當下國內的改革開放思潮遙相呼應。

    一石激起千層浪。

    還沒等第一期的討論熱度消散,第二期如約而至,《法蘭西的榮光與迷茫》,再次佔據顯要位置。

    緊接著是第三期,《德意志︰鐵與血的統一之路》……

    期期不落,篇篇精彩!

    這些文章,在整個國家機關單位內部引發了持續的震蕩和熱議。

    從部委領導的辦公室,到基層單位的茶水間,到處都能听到關于《大國崛起》系列文章的討論。

    “這文章寫得真好!有深度,有見地!”

    “格局很大,看得人熱血沸騰,咱們國家也該這樣崛起!”

    “這個作者祁同偉,是個人才啊!”

    文章的火爆,自然也讓作者的名字——祁同偉——迅速傳遍了京城的各個機關大院,甚至在高層領導的圈子里,也開始有人提及。

    然而,伴隨著贊譽而來的,是巨大的問號和揮之不去的質疑。

    原因無他,只因為署名“祁同偉”之前的那個單位和職務,實在太過刺眼,充滿了難以理解的矛盾——

    漢東大學政法系碩士研究生。

    漢東省岩台市北湖鄉人民政府司法所,司法助理員。

    這兩個頭餃放在一起,就像把茅台和白開水混在一個杯子里,怎麼看怎麼別扭,怎麼品怎麼怪異。

    “漢東大學政法系的碩士?去鄉鎮當司法助理員?”

    “開什麼玩笑?碩士研究生如今可是天之驕子,分配工作都是單位去搶人的,怎麼可能分到鄉下去?”

    “是不是報社搞錯了?或者同名同姓?”

    “我查了,沒錯!就是同一個人!漢東大學應屆畢業的碩士!”

    “這……這不符合邏輯啊!一個能寫出《大國崛起》這種文章的高材生,被扔到鄉鎮司法所?這簡直是……”

    質疑聲越來越大,從最初的好奇,逐漸演變成了對人才分配制度的困惑,甚至是對漢東省相關部門工作方式的隱晦批評。

    “是不是這個祁同偉犯了什麼錯誤?”

    “或者得罪了什麼人?”

    “不然無法解釋啊!太浪費人才了!”

    各種猜測甚囂塵上。

    這件事說大不大,畢竟只是一個基層干部的個人際遇;

    但說小也不小,因為它觸及了人才使用這個敏感話題,又恰好被直接呈現在了全國,尤其是高層領導的眼前。

    終于,這股風還是吹到了漢東省省委書記鐘正國的耳朵里,而且是在一個他最不希望的場合——進京述職。

    在一場規格頗高的內部會議間隙,幾位平日里關系不錯的部委領導,端著茶杯,看似閑聊地圍住了鐘正國。

    “老鐘啊,”一位頭發花白、笑容和煦的老領導率先開口,“你們漢東最近可是風頭正勁,出了個大才子啊!”

    鐘正國心里咯 一下,臉上卻保持著沉穩的微笑︰“哦?您指的是?”

    他心里快速盤算著,是哪個項目又得了表彰,還是哪位下屬又有了突出貢獻。

    “還能是誰?”旁邊一位戴著金絲眼鏡的領導笑著接話,“祁同偉啊!《大國崛起》的作者!”

    鐘正國臉上的笑容微微一僵。祁同偉?《大國崛起》?他當然知道!

    這幾篇文章在漢東省內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省委宣傳部還專門開會討論過,準備作為正面典型來宣傳。

    但他萬萬沒想到,這件事居然會在京城,被這些大佬們直接提起!

    “知道,知道,”鐘正國連忙點頭,“這篇文章確實寫得很有水平,很有見地。”

    “是啊,”先前那位老領導放下茶杯,語氣里帶著一絲玩味,“文章是好文章,人也是好人才。不過老鐘,我有點不明白,你們漢東的人才是不是太多了,用不過來啊?一個響當當的漢東大學政法系碩士,畢業就分到北湖鄉那種窮地方,去當個司法助理員?這……是不是有點大材小用了?”

    另一位領導也附和道︰“對啊,老鐘。能寫出這種文章的人,眼界、格局、學識,那都是頂尖的。放在鄉鎮司法所,天天處理些雞毛蒜皮的鄰里糾紛,這不是耽誤人嘛?傳出去,人家還以為你們漢東不重視人才呢!”

    幾句話,看似隨意,卻句句都敲打在鐘正國的心上。

    他感覺自己的臉頰有些發燙,額頭上甚至滲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他能說什麼?

    說他不知道具體情況?那顯得他這個省委書記失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說他知道,默認了這種安排?那更顯得他昏聵,不愛惜人才。

    電光火石之間,鐘正國腦中閃過無數念頭,最終化為一個相對穩妥的回答︰“這個……這個情況,我也是剛剛有所耳聞。”

    他臉上露出一絲恰到好處的驚訝和嚴肅,“我們省里對人才工作一直是非常重視的。研究生的分配,按規定是由省委組織部和相關主管部門負責。具體到祁同偉同志這個個案,可能是……嗯,可能是下面區縣組織部門和政法系統在具體操作中,出現了一些偏差。”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更加鄭重︰“各位領導放心,這個事情,我回去之後,一定立刻責成省委組織部和省政法委進行調查核實!一定給這位年輕同志一個說法,也一定給關心我們漢東人才工作的各位領導一個交代!”

    一番話,滴水不漏,既表明了態度,又巧妙地將責任暫時引向了省委組織部和省政法委——也就是副書記趙立春和政法委書記梁群峰的頭上。

    鐘正國心里暗暗松了口氣,但後背卻已然被冷汗浸濕。

    他知道,這件事絕不像他說的那麼簡單。

    一個重點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分配,就算最終落到鄉鎮,也必然有省一級部門的備案和審批流程。

    下面區縣再大膽,也不敢隨意把一個碩士扔到司法所當助理員,這背後,可能有貓膩!

    而提到省政法委書記梁群峰,鐘正國的心頭掠過一絲復雜的情緒。

    三年前的那場風波,他記憶猶新。

    當時,他還是常務副書記,而時任政法委副書記的梁群峰,野心勃勃,依仗著自己的一些背景和勢力,試圖在換屆中將他掀翻,自己取而代之。

    那段時間,各種明槍暗箭,讓鐘正國疲于應付。

    然而,梁群峰低估了鐘正國的能量和上面的決心。

    最終結果,不僅梁群峰的圖謀落空,鐘正國更是直接被提拔為省委書記。

    出人意料的是,鐘正國並沒有對梁群峰進行清算,只是順勢將資歷和能力都相對平庸,但為人低調、看似“與世無爭”的趙立春提拔為省委副書記、兼任組織部長,主管人事。

    而梁群峰,則繼續留任省政法委書記,級別仍在副部。

    官場就是如此吊詭。

    越是機關算盡,削尖腦袋往上爬的人,往往越容易摔跟頭;反倒是那些看起來四平八穩,甚至有些“佛系”的人,卻可能在不經意間得到擢升。

    梁群峰這幾年,日子過得並不舒心。

    政治上的失意,加上家庭的煩惱——他那個寶貝女兒梁璐,之前鬧出給有婦之夫當小三,還懷孕流產的丑聞,雖然被他強力壓了下去,但在圈子里早已不是秘密,讓他顏面盡失。

    內外交困之下,梁群峰比任何時候都更渴望培植自己的勢力,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

    祁同偉,這個嶄露頭角的年輕人,無疑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好苗子。

    更何況,他還隱約知道,女兒梁璐似乎對這個祁同偉很有好感,甚至主動追求過。

    如果能將祁同偉收入麾下,再讓他成為自己的女婿,那無疑是一箭雙雕的好事。

    但是,壞就壞在,這個祁同偉,是個不識抬舉的 種!

    于是,一紙調令,就將這位前途無量的漢東大學政法系碩士,打發到了岩台市最偏遠的北湖鄉司法所,去體驗“基層生活”了。

    至于主管人事的副書記趙立春,雖然名義上是全省干部調配的總負責人,但具體到一個鄉鎮司法助理員的任命,這種“微不足道”的小事,根本不可能擺上他這位省委副書記的辦公桌。

    梁群峰利用自己在政法系統的權力和人脈,稍作運作,就能輕易辦到。

    從京城返回漢東的飛機上,鐘正國望著窗外的雲層,臉色陰沉。

    這件事,必須妥善處理。

    既要回應上級領導的關切,維護漢東省重視人才的形象;

    又要查明真相,厘清責任,不能讓別有用心的人繼續興風作浪;

    同時,還要考慮省委班子內部的穩定,不能因此引發劇烈的政治動蕩。

    趙立春那邊,雖然可能不知情,但作為組織部長,他負有監管不力的責任,需要敲打。

    而梁群峰……鐘正國眼神微眯,這個老對手,看來是安分了幾年,又開始不甘寂寞了。

    這次,恐怕不能再輕輕放過了。

    喜歡我扶同偉上青雲,侯亮平跪下請大家收藏︰()我扶同偉上青雲,侯亮平跪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扶同偉上青雲,侯亮平跪下》,方便以後閱讀我扶同偉上青雲,侯亮平跪下第40章 漢東大學政法系碩士,北湖鄉司法助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扶同偉上青雲,侯亮平跪下第40章 漢東大學政法系碩士,北湖鄉司法助理並對我扶同偉上青雲,侯亮平跪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