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以為一個月內不會有大事發生,但實際情況卻發生了重大事件,這起事件甚至可能徹底改變關中的格局。
當時賈詡雖有預見關中即將大亂的能力,卻無法確定具體時間。
由于一直追隨張濟,他對長安內部的動態一無所知。
若他知道呂布與王允關系密切,或許能從中察覺到一些端倪。
此外,薛禮“明鎮漢中,暗度斜谷”
的計劃更是超出了他的想象範圍,即便有金榜消息,他也難以猜透這一布局。
賈詡雖有智謀,但在信息匱乏的情況下,未能預見到薛禮突襲長安的計劃,這實屬正常。
薛禮此計之妙,連被譽為關中智謀頂峰的賈詡也難以預料,更不用提他人了。
可以預見,當薛禮突然出現在關中時,必將引發巨大震蕩。
在西涼尉犁郡,林楓對此尚不知情。
他未曾料到,僅僅過了幾年,原本只有十歲左右的諸葛亮、司馬懿和龐統已長大成人,且居住地也發生了變化。
若林楓知曉此事,必定會立刻派遣錦衣衛前去接觸,無論三七二十一,先將他們控制住。
他決不允許這些將在歷史上留下濃重一筆的人脫離掌控,只是對司馬懿例外。
林楓對司馬懿極為反感,認為其家族是導致後世“五胡亂華”
的罪魁禍首。
若非司馬氏後繼無力,又怎會讓外族入侵中華大地,甚至進行慘無人道的種族屠殺?這樣的歷史創傷對林楓而言難以釋懷。
因此,穿越至此的林楓決心改變歷史,這也是他選擇暫不理會其他諸侯的原因。
一代武聖岳飛率軍北伐,對異族采取了極端的“滅族”
政策。
雖未必完全消滅,但同化是必然手段。
歷史中的五胡已有多支覆滅,剩余的鮮卑等異族也難逃厄運。
除了五胡,當時的司馬家族同樣難辭其咎。
林楓認為,司馬懿以某種方式奪取曹魏政權雖令人不齒,但也屬人之常情。
然而司馬氏掌權後表現平庸,開國皇帝司馬炎前期尚可,後期卻昏庸無道。
後代更是每況愈下,甚至鬧出荒唐笑話。
若非司馬家族後繼無人,晉朝不會如此衰弱,中原也不會陷入被弱小異族欺凌的境地。
即便戰亂導致人口銳減,也不應如此不堪一擊。
西晉雖為大一統王朝,卻未能改善民生,百姓生活水平甚至不及東漢末年與三國時期的戰亂年代。
如此無能的統治者,其政治體制與世家地主的剝削可見一斑。
林楓對晉朝及司馬家族深惡痛絕,即便司馬懿未稱帝,其奪權行為仍使司馬家取代曹家建立晉朝,給華夏民族帶來巨大災難。
即便在當前時空中這些事件尚未發生,林楓對司馬懿及其家族的厭惡之情絲毫不減。
若論及必須鏟除的世家,袁家或楊氏並非首選,而司馬家族則是非除不可的存在。
司馬懿當初投靠曹操而非西涼王實屬明智之舉,盡管當時他並無此覺悟,但這一選擇無意間避開了滅頂之災。
即便西涼王統一全國,司馬家也難逃厄運,只是推遲了結局的到來。
林楓因生于後世,對司馬懿心生反感。
在這個虛構的世界里,他得知司馬懿的年紀後,決定派遣錦衣衛徹底消滅司馬家族,至少也要除掉司馬懿,確保沒有隱患。
然而面對諸葛亮和龐統,他的態度截然不同。
他會派出錦衣衛試圖招降二人,若拒絕,便強行將其押至西涼,軟禁直至他們歸順。
林楓並不想傷害這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臥龍鳳雛”
,但在迫不得已時,他也下定決心要清除他們。
在他看來,名聲不過是虛無縹緲之物,唯有力量才是真實的。
為了實現統一霸業,林楓認為任何阻礙都必須被清除,無論手段如何。
對他而言,成功才是唯一評判標準。
千古名相諸葛亮即便在架空世界里依舊才華橫溢。
然而,主角林楓尚未知曉這些,若他知道,諸葛亮的性命恐難保。
諸葛亮計劃投靠劉備,若讓林楓得知,後果不堪設想。
畢竟,歷史中的劉備曾一度弱小,卻因諸葛亮輔佐,在短短十年內實現重大突破。
從初出茅廬到奠定蜀漢基業,諸葛亮功不可沒。
林楓深知,若諸葛亮加入劉備陣營,將對他的計劃造成巨大阻礙。
因此,他絕不會讓諸葛亮有機會接近劉備。
在林楓看來,若非諸葛亮,曹操或許早已統一全國。
可惜,諸葛亮的存在讓這一切成為泡影。
特別是諸葛亮借助奇門遁甲之力助周瑜火攻赤壁,更是讓人難以忽視。
值得注意的是,此故事基于《三國演義》,而非正史。
所以,諸葛亮的能力在此世界得到強化,包括借東風等情節。
由此可知,林楓斷不會輕易放過諸葛亮。
徐州駒縣,是劉備尚未崛起之地。
此時劉備仍在小沛休養,一時難以甦醒。
糜竺剛離開劉備府邸,便直奔徐州老家。
這座沿海小城地處東海郡,他回到糜家後未作停歇,即刻進入書房。
管家福伯聞聲前來,糜竺示意關門後,從書房角落取出一封密信,這是準備送往西涼王的親筆信。
他仔細檢查信封完好後,才安心交待福伯此事。
面對糜竺的信任詢問,福伯激動跪地表明忠誠,三十年來盡心盡力,絕無二心。
糜竺見狀輕嘆,安撫福伯無需驚慌,繼續商議要事。
糜竺慎重地對管家說道︰“有一件事,需要一個真正可信的人來完成。”
他的語氣透露出這件事的重要性,“你可以被信任嗎?”
管家听後,終于放下心來。
他原本以為糜竺是听信流言,懷疑他的忠誠,準備對他采取行動。
但現在明白了,糜竺是對他的信任賦予重任。
管家激動不已,承諾會全力以赴完成任務。
糜竺拿出一封密信交給他,叮囑一定要親自送到西涼王手中,絕不能交給別人。
他還強調信件必須保密,不可被他人發現。
管家意識到此事關乎糜家命運,立刻下定決心要順利完成使命。
糜竺正密謀著一些不可告人的計劃,卻突然發現書房門被強行推開。
這一意外讓他驚恐萬分,擔心自己的行為被外界知曉,會給糜家帶來災難。
還沒等他反應過來,一名穿著下人服的男子闖入書房。
糜竺心中疑慮重重,懷疑這是劉備或陶謙派來的間諜。
然而,就在他思索對策時,男子拿出一塊令牌扔給他,並自稱是西涼王手下的錦衣衛。
男子還說,他們的主公有重要事情需要與糜竺商談。
糜竺接過令牌,還未細看便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他心中疑惑,難以置信天降如此好運——他正打算通過關系向西涼王示好,請求錦衣衛協助家族秘密撤離徐州,如今錦衣衛竟主動找上門來。
盡管內心充滿疑問,但糜竺還是仔細端詳起手中的令牌。
這塊令牌制作精良,通體玄青,方形設計,中間刻有一個大大的“錦”
字。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商人,糜竺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價值非凡。
糜竺一見到令牌便確信其真實性,絕非仿造。
在當時的手工業水平下,贗品通常質量低劣,根本逃不過他的眼楮。
因此,他對面前男子的身份深信不疑。
然而,因事態嚴重,他仍保持謹慎態度,詢問來者意圖。
錦衣衛對此並不意外,畢竟糜竺與主公的地位懸殊巨大。
若糜竺輕率表態,反而會引起懷疑。
錦衣衛暗示周圍有人不便交談,而糜竺則保證身邊的老管家值得信賴,無需避嫌。
盡管如此,管家深知此時最佳選擇是自行離開,以免引發不必要的猜忌。
即使糜竺本人無異議,錦衣衛也可能心存芥蒂。
多年的經驗讓他明白這一點,于是主動請辭,對主人和來者禮貌告退後退出房間。
錦衣衛目睹糜管家的舉動後,眉頭微揚,顯然對他的機敏感到意外。
糜竺雖未表露情緒,但內心對管家的表現頗為滿意。
這類關乎家族命運的關鍵時刻,即便他對管家信任有加,也難免存有疑慮。
畢竟,管家並非糜家血脈,總有一層難以消弭的距離。
管家離開書房後,錦衣衛才啟口說道︰“糜大人,恭喜您即將成為我家主公的親家。”
糜竺微微點頭,示意傾听。
錦衣衛整理措辭後,直言主公的主要意圖——即糜家小姐已被內定為未來的主母。
糜竺震驚不已,難以置信地反問︰“我妹妹將成為西涼王的妻子?”
此消息令他措手不及,但也讓他意識到這是家族崛起的重大契機。
糜竺原本只求糜家能在西涼站穩腳跟,早日擺脫徐州的困境。
在他的計劃里,將妹妹嫁入西涼王室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頂多是個幻想。
然而,錦衣衛的一席話卻讓他震驚不已——這個夢想竟然成真了,而且還是由西涼王主動促成。
西涼王不僅對糜家拋來了橄欖枝,還表現出對糜家妹妹的興趣。
這樣的轉變讓糜竺措手不及。
他本以為需要費盡心機安排這一切,沒想到對方竟如此直接。
面對錦衣衛的話,糜竺下意識懷疑這是玩笑,脫口而出︰“貴使,您是不是弄錯了?”
他難以置信地問道︰“西涼王真的看中了我家小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