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人生,從絕境走向權力巔峰

第581章 貧困的後山村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文木月月 本章︰第581章 貧困的後山村

    從黃果鄉到栗坪鄉的路途遙遠而崎嶇,柳江河坐在車窗邊,眉頭緊緊地皺起,凝視著窗外不斷變換的風景。

    栗坪鄉位于山區,海拔高達兩千多米,這里的氣候條件十分特殊,多年平均溫度只有14攝氏度左右,寒冷的氣候給農作物的生長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農作物主要以玉米、馬鈴薯和蕎麥為主,主要是由于高海拔氣溫低只能種出這些農作物,但產量相對較低。

    畜牧業方面,主要以飼養生豬、牛、羊和家禽為主,但由于是家庭各自散養,養殖規模有限,經濟效益也不高。

    經濟作物方面,栗坪鄉主要種植烤煙、核桃和青花椒等,但這些作物的種植面積不小,但是交通不便,市場競爭力較弱。

    這樣就導致栗坪鄉群眾的收入水平並不高,整個鄉鎮仍然處于尚未脫貧的狀態。

    與栗坪鄉的其他村相比,後山村的海拔最高,最為偏遠,村上的情況更為嚴峻。

    通村的公路至今尚未硬化,道路崎嶇不平,給老百姓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種植的經濟作物只能依靠摩托車和馬匹運輸出去,效率低下且成本較高。

    在後山村,甚至還有一些老人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過村子,他們對外界的了解非常有限。

    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如果一家人都僅僅依靠在家中耕種那片貧瘠的土地,只能勉強維持溫飽。

    正因為如此,許多年輕人和中年男性都選擇背井離鄉去外地打工,家中往往只留下婦女、老人和小孩。

    這些外出打工者一年到頭都在外奔波,由于缺乏專業技能,他們通常只能從事最基礎、最底層的工作,這直接導致了整體工資水平相對較低。

    值得一提的是,栗坪鄉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這里的人們對飲酒有著獨特的熱愛,而且賭博之風盛行。

    不少人辛辛苦苦在外勞作一年,不僅掙不到多少錢,甚至有些人在年終回家時還背負著債務。

    這種現象在後山村並非個例,而是相當普遍,這無疑給原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使其生活愈發艱難,日子也過得一年不如一年。

    如今,國家的扶貧政策已經推行了兩年有余,但後山村的發展卻依然停滯不前,與脫貧標準仍有相當大的差距。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後山村乃至整個北部地區的民眾在某些方面表現得異常出色,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對孩子教育的重視。

    無論身處多麼偏遠的鄉村,只要孩子們有讀書的意願,他們的家庭都會竭盡全力支持他們接受教育。

    這些家長深知鄉村小學的教學水平相對有限,因此,許多有條件的家庭都會將孩子送到縣城或鎮上的小學就讀。

    不僅如此,為了確保孩子的生活得到妥善照顧,他們還會特意安排一個人在學校附近租房陪伴孩子。

    “讀書改變命運”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至少在北部地區,有許多人通過努力讀書成功地改變了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不過,這僅僅是一小部分人的經歷,大部分孩子由于思維認知和教育水平的限制,仍然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

    經過長時間的深思熟慮,柳江河突然想起自己的工作人員馬常斌正是來自栗坪鄉後山村。

    于是,他轉過頭,向馬常斌詢問道,“常斌,我記得你家就是後山村的吧?從小就在這里長大”

    “你對這里的基本情況肯定比我熟悉得多,你說說後山村要實現脫貧,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馬常斌顯然沒有預料到柳江河會突然這麼問,但他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慌張。

    其實,經過這段時間與柳江河的相處,馬常斌已經逐漸摸透了柳江河的工作風格。

    每當遇到問題時,柳江河即使自己心里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也還是會先詢問一下他的意見。

    馬常斌心里很清楚,柳江河這樣做並不是為難他,而是在有意培養他,希望他能夠不斷成長和進步。

    正因如此,馬常斌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把柳江河的工作行程等安排得井井有條之外,還會利用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各種知識,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

    他深知,雖然自己比柳江河還要大幾個月,但柳江河如今已經是正縣級領導干部,而他卻還只是一個小小的科員。

    自從擔任柳江河的工作人員以來,很多人都對他說他走上了人生的快車道,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馬常斌卻不敢有絲毫的松懈和怠慢,要想真正跟上柳江河的步伐,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在柳江河這樣一位杰出的領導身邊工作,對于馬常斌來說,壓力確實不小,但他依然能夠應對自如。

    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柳江河的卓越才華和出色表現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柳江河並非那種苛刻嚴厲的領導,這讓馬常斌在工作中能夠相對輕松地施展自己的能力。

    經過最初階段的緊張適應後,馬常斌如今對工作已經駕輕就熟。

    甚至在很多時候,他還能夠給柳江河提出一些頗具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而這些建議,也多次得到了柳江河的贊賞和肯定。

    稍稍穩定一下心神,馬常斌沉思片刻,然後不緊不慢地開口回答道︰“報告柳縣,根據我對後山村的了解和分析,我認為要實現後山村的脫貧目標,需要解決三個關鍵問題。”

    他頓了一下,接著說道︰“首先是思想認識問題。盡管現在國家有一系列的幫扶政策,而且扶貧工作組也進駐到了村上”

    “但村上老百姓的‘等靠要’思想仍然比較嚴重。他們往往只是被動地等待政府的補貼,而沒有真正意識到脫貧致富最終還是要依靠自身的努力。”

    “第二是基礎設施問題,後山村的道路狀況非常糟糕,不僅崎嶇不平,而且有些地方甚至沒有道路可走。”

    “飲用水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水質較差,很多地方還要靠挑水吃;通信信號也很弱,給村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

    “然而,在這些問題中,最為關鍵的還是道路問題,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如果能夠將後山村的道路全部硬化”

    “那麼就能夠大大改善交通狀況,使得農產品的運輸變得更加便捷,從而將更多的農產品銷售出去,增加村民的收入。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逆襲人生,從絕境走向權力巔峰》,方便以後閱讀逆襲人生,從絕境走向權力巔峰第581章 貧困的後山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逆襲人生,從絕境走向權力巔峰第581章 貧困的後山村並對逆襲人生,從絕境走向權力巔峰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