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6月,俄毛國新的領導人上台,與華夏恢復了貿易經商往來,加上現在國內逐步加快改革開放的日程,國內老百姓的生活日益豐富。
首先給人們帶來最直觀的變化就是︰家用電器的價格越來越平價,老百姓的平均收入越來越高。漸漸地,已經有人能用攢了一年的工資買回一台黑白電視機。雖然是最便宜的型號,但是也代表了華夏的老百姓正式向電子時代過渡的開始。
寧陽,汪新和馬魁家也不例外。汪新和馬燕作為警察局和學校的中堅力量,在半年評優人選中全部獲得了第一名,而汪新的獎勵竟然是一張洗衣機票和一本榮譽證書。馬魁也作為前三甲之一獲得了一張洗衣機票。
當他們兩個懷著愉悅的心情回到家,發現馬燕的神情似乎比他們更興奮。經過簡單的溝通才知道,馬燕在這半年教師評優里不出意外的稱為榜首,而學校給到他們的獎勵居然是一張嶄新的電冰箱票。
晚上,王素芳開心的直搓手︰“太好了,要不我說孩子們真爭氣呢,我今天和小區外的一個大嫂去逛商店,她還跟我夸她兒子呢,說在廠里得了勞模,獲得了一張洗衣機票。我們看看那嶄新的洗衣機啊,可真稀罕呢,兩個筒,一個筒甩干,一個桶洗衣服,听說把衣服和皂粉放進去,按幾個按鍵就可以洗了。我當時還想呢,咱家要是有一台,等著我就可以邊洗衣服邊干其他事兒了,沒尋思這晚上就給我實現了!”
眾人哈哈大笑,家里面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汪新似乎想到了什麼,說︰“媽,既然咱票都到手了,過段時間就趕緊買上吧,我和燕子攢的錢足夠買洗衣機和冰箱了,您買洗衣機夠不?不夠我們還有富余。”
馬魁擺擺手道︰“瞅給你財大氣粗的,我跟你媽節省了半輩子了,能沒點存款?不用操心,我們還尋思你們錢不夠,資助你們點兒呢!”
......
過了幾天,一家人找了個休息日,一起去挑洗衣機和電冰箱。
到了現在這個時候,電冰箱和洗衣機已經比較流通了,各大商店也已經擺滿了新進的機器。由于數量有限,來買的人也是絡繹不絕。不過現在這兩大件的價格都不便宜,大多數人來了也只是看個新鮮。
如果一下買三台,加起來要接近2000元了,若非不是像汪新他們這樣吃公家飯的家庭,還真買不起這稀罕玩意兒。
售貨員在機器旁邊賣力的介紹著產品的性能和便捷程度,這人群起伏的場景,讓這些售貨員們也有些麻了爪子,只好邊注意維持著商店里的秩序,邊給感興趣的人們講解產品功能。
汪新趁著馬魁他們問著價格和型號,自己偷偷欣賞起這個年代的洗衣機和電冰箱。
洗衣機統一為半自動雙缸洗衣機,主體為雙缸洗滌 + 脫水),波輪式機械傳動,控制以機械旋鈕為主。箱體大多都是薄鋼板噴塑 的,配色以白色居多,有少量淺灰色配色;造型方正,上蓋是透明的設計,為的是方便觀察里面衣服的清洗情況。
電冰箱則以雙門直冷為主,外觀則是鋼板箱體 + 內膽,外置門把手以及溫控機械旋鈕;有少部分高端型號還帶低溫補償、速凍按鈕。
在汪新看來,這些稀罕玩意兒雖說現在看著高科技,但是各有各的缺點,比如洗衣機噪音大,用久了箱體發黃,有時候洗的急了還容易晃動;電冰箱的話倒是沒啥毛病,就是大部分沒有除霜設計,用久了還得拿東西除霜......
很快他們就談攏了價格,售貨員一听他們要一口氣買兩台洗衣機和一台電冰箱頓時都驚呆了。因為這群人雖然年輕點的倆人穿著挺潮流,跟著過來的馬魁和王素芳都穿著平平。尤其是馬魁,穿著打扮活脫脫一個退休老農,誰能看出來他是市局聲名顯赫的刑警支隊長。
他們並不給售貨員質疑的機會,直接當場拍出購物票和人民幣。這一操作,直接引起了周圍觀眾羨慕的關注。
售貨員當即不再猶豫,連忙收錢開票走流程,眾人上午買好的機器,下午就有一輛大面包送貨上門。
大家先把洗衣機各自裝好,當裝卸工準備往三樓運電冰箱時,汪新直接制止了他們,表示直接放一樓即可。
馬魁和王素芳一听這可還行,當場就要拒絕。但是下一刻他們又不得不同意了,因為汪新表示,一日三餐基本都在一樓吃,他們家一年到頭做不了幾回飯,冰箱放家里就吃灰,還不如放在一樓家里,物盡其用。
這一下子,家里添了兩個大件。雖然錢花的讓人有些肉疼,這直接把汪新和馬燕的存款揮霍一空,老兩口的存款也給花了個七七八八。但是看著這麼氣派的機器,心里很難不高興。
看著父母開心的樣子,馬燕笑吟吟地望向汪新︰“哥,我真心覺得咱們長大了,有了給父母保障的能力了。”
“那是自然,下一步再攢攢錢,我打算把咱家好好裝修裝修,整出個兒童房,迎接我們未來的寶寶。”汪新氣定神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