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

第199章 車駕臨邊營,芍陂驗真章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久緩 本章︰第199章 車駕臨邊營,芍陂驗真章

    元嘉二十八年秋七月廿三,宋文帝劉義隆的車駕抵達芍陂北岸時,晨霧尚未散盡。

    皇帝身著常服,披著件玄色披風,在侍臣攙扶下走下馬車,鞋履踩在濕潤的泥土上,發出 “噗嗤” 聲響。

    不遠處,一片連綿的二季稻田在晨風中起伏,稻穗沉甸甸的,幾乎垂到地面。

    田壟間,身著短褐的百姓與披甲的兵卒並肩勞作,鋤頭與鐮刀的踫撞聲,混著粗豪的山歌,在芍陂水面上回蕩。

    辛棄疾接到消息出營迎接,見到皇帝親自前來,也是頗為意外。

    “辛愛卿,” 劉義隆握住辛棄疾的手,語氣懇切,“朕來晚了,讓你受委屈了。”

    辛棄疾躬身道“陛下言重了。為國盡忠,乃臣之本分。些許流言蜚語,臣並未放在心上。”

    劉義隆看著眼前這位年輕將領,眼中滿是贊賞與愧疚“愛卿的《九議》,朕已反復研讀,字字珠璣,皆是安邦定國之策。之前是朕糊涂,險些中了北魏的奸計。從今往後,淮河防線,便全仰仗愛卿了。”

    “臣定不負陛下所托!” 辛棄疾沉聲應道。

    “陛下,” 辛棄疾身著戎裝,大步迎上,甲葉上還沾著昨夜巡營的露水,“臣已備下輕車,可載陛下巡視屯田與敵台。”

    文帝擺擺手,目光落在田埂上一堆新收的稻穗上,稻粒飽滿如珠,在晨光中泛著油光“不必乘車,朕想走走看看。辛愛卿,這就是你說的‘每畝三石’一年兩熟的稻谷?”

    “正是,陛下。” 辛棄疾蹲下身,抓起一把稻穗,指腹碾過谷粒,“此乃臣從南方引入的‘佔城稻’,耐旱早熟,又經冶山鐵肥滋養,故得此豐收。”

    他指向遠處的灌溉渠,“芍陂之水,已按《考工記》之法疏浚,可自流灌溉萬畝良田。”

    文帝彎腰,撿起一枚掉在地上的稻穗,指尖觸到谷殼的粗糙紋理,忽然咳嗽起來,侍臣連忙遞上錦帕。

    辛棄疾見狀,示意隨從捧來一盞熱粥“陛下,此乃芍陂新稻所煮,臣斗膽請陛下品嘗。”

    文帝從侍膳太監那里接過了瓷碗,熱氣氤氳中,粥香醇厚。

    他嘗了一口,米粒軟爛,帶著自然的甘甜,不禁點頭“好粥。辛愛卿,你這屯田,不僅是屯糧,更是為我大宋屯民心啊。”

    “陛下聖明。” 辛棄疾肅容道,“臣以為,固邊之本,不在堅城利甲,而在民心歸附。”

    “《荀子•哀公》有雲,‘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今百姓入敵台,戰時為兵,平時為農,既得溫飽,又受庇護,自然肯為朝廷效死。”

    說話間,一陣急促的梆子聲從遠處敵台傳來。辛棄疾側耳听了听,笑道“是‘五星連珠’烽煙,示警有小股敵軍襲擾。陛下可隨臣上敵台觀陣。”

    登上濉口一座敵台頂層,文帝扶著垛口喘息,眼前豁然開朗。

    芍陂水面波光粼粼,遠處的稻田如綠色地毯,而更遠處的淮河,像一條灰藍色的帶子,蜿蜒東去。

    “陛下請看,” 辛棄疾指向淮河渡口方向,只見一隊游騎正從蘆葦蕩中沖出,馬蹄踏碎晨霧,為首騎士正是薛安都,他手中馬槊挑著一面北魏小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薛將軍對面的是魏騎斥候,約五十騎,” 辛棄疾解釋道,“臣已命游騎佯退,引他們靠近敵台箭窗。”

    話音未落,敵台底層暗門突然洞開,數十名弩手魚貫而出,皆著犀牛皮甲,臂套上刻著統一的字樣。

    他們動作嫻熟地張弩搭箭,箭尾縛著硫磺引信,在晨光中劃出暗紅弧線,射向逼近的魏騎。

    “放滾石!” 辛棄疾一聲令下,敵台二層的木槽傾斜,裹著冶山精鐵碎片的滾石順著斜軌砸下,發出 “叮叮當當” 的脆響。魏騎猝不及防,陣型瞬間大亂,慘叫著墜馬。

    文帝看得屏息凝神,直到薛安都率游騎回身掩殺,將殘余魏騎趕入淮河,才長出一口氣,轉身看向辛棄疾,眼中閃過一絲激動“愛卿此策,真乃固邊良謀!只是。。。國庫之困,如何解決?”

    辛棄疾從袖中取出一卷賬冊,遞給文帝“陛下,臣已算過,屯田所收,可抵三成軍費;冶鐵坊所出,可售與商賈,又得兩成;余下五成,臣已懇請宗室與士族捐輸,願以芍陂新稻與精鋼刀劍為酬。”

    他頓了頓,目光堅定“臣知此舉艱難,但若不固邊,一旦魏騎南下,江淮糜爛,國將不國,談何國庫?昔霍去病北擊匈奴,先斷其右臂;今臣築台固邊,正是要斷魏騎左臂。待敵台連成一線,糧道暢通,後方穩固,兵甲充足,北伐之期,指日可待!”

    “辛愛卿,” 劉義隆站在敵台之上,望著淮河對岸,“你說,我們真能收復中原嗎?”

    辛棄疾望著遠方,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陛下,‘有志者,事竟成’。當年武帝完成光復長洛的壯志,雖然關中在武帝駕崩後得而復失,但臣相信,只要我大宋上下一心,堅持固邊屯田之策,終有一天,定能北定中原,還我河山!”

    他的聲音擲地有聲,在淮河上空回蕩,仿佛帶著千軍萬馬的氣勢。

    劉義隆看著辛棄疾堅毅的臉龐,心中重新燃起了收復中原的希望。他知道,自己沒有選錯人,這位來自江北的 “幼安” 將軍,不僅是一位杰出的軍事家,更是一位心懷天下的忠臣。

    文帝望著辛棄疾眼中燃燒的火焰,又看看遠處田壟間勞作的百姓與兵卒,忽然想起年輕時隨父北伐時的雄心,手指輕輕撫摸著敵台垛口的粗糙磚石,仿佛觸摸到了失落已久的銳氣。

    “好!” 他猛地抬手,咳嗽聲中帶著一絲決絕,“傳朕旨意,芍陂屯田、冶山鐵坊、淮泗敵台,三項國策,全力推行!所需物資,優先供給。辛愛卿,朕命你總領江淮防務,便宜行事,勿負朕望!”

    辛棄疾猛地跪倒,額頭觸到冰涼的台磚“臣遵旨!若江淮不固,北伐不成,臣甘受萬死!”

    秋陽升起,照耀著芍陂的萬頃良田,也照耀著敵台上迎風飄揚的 “宋” 字大旗。文帝站在台上,極目北望,仿佛看到了黃河兩岸的沃野,看到了洛陽城闕的宮牆,心中那熄滅已久的火焰,終于重新燃起。。。

    喜歡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方便以後閱讀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第199章 車駕臨邊營,芍陂驗真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第199章 車駕臨邊營,芍陂驗真章並對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