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亮對村長說了村里的致富計劃,村里開始修路起來了。
    在修路的同時,劉亮一直在考慮村里的藥材種植基地問題,或者說村里如何脫貧問題。
    官渡村和青山村兩個村都是劉亮要發展的基地。
    劉亮想到了老中醫,他也是一個對藥草特別執著的人,這種植藥草,老中醫比較豐富的實際經驗。
    老中醫趙能德說山里哪里適合種半夏,哪里適合種天麻,哪里適合種龍葵……
    然後老中醫帶著劉亮,黃振康,李麗超,鄒平,李瑩。
    李麗超負責記錄每塊地種什麼,鄒平和黃振康負責量尺寸,李瑩負責記錄田尺寸。
    幾人忙了一上午,記錄的差不多了。
    然後大家回鄒平家,吃完飯後,劉亮和老中醫看了一下上午的記錄規劃圖,然後兩人又稍稍改動了一些。
    休息了一個小時後,幾人又去量測了,還有一些地方,例如山坡那些,就估了一下面積和地形,村里的基本弄好,但是老中醫說大氏堂後面,過了浮橋那邊才是各種草藥自然地,山上和旱平地,都自然長著了。可以從那邊取些種苗。
    “但是面積最廣和草藥最多的就是過了那個湍急的河流,深山老林里是最多的,靈芝,人參這些有。”老中醫說著。
    “听說之前有些人去過,那他們從哪里過去的” 劉亮好奇地問著。
    老中醫說“官渡村和青山村交界的地方,有一個長長的人工城梯,只要放下,就可以通過那邊,在那邊時常听到野獸的叫喊聲”
    “那野獸沒有來過村里?” 劉亮繼續問著
    老中醫說著“以前有,但是那些地方有建有很多木柵欄和捕獵陷阱,而且那邊的動物也不會輕易的過來。”
    可能這就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各自有自己的生活圈,大家相互不打擾就不會打破這種和諧。
    劉亮問李瑩“青山村那邊呢”
    李瑩說“那邊地形山堆多,一塊平地中間就一個小山堆,青山村人口和官渡村差不多,但是狀況和官渡村差不多,而且那邊更接近大山,地廣人稀,不過風景不錯”
    “黃振康和李麗超,要不你鄒平,李穎去一趟青山村,拍一些照片回來” 劉亮說著。
    “那這邊呢?” 鄒平說著。
    “我找村長,鄒雅,鄒武他們幫忙,而且我想兩個村都發展起來,搞個村村通” 劉亮若有所思的說著。
    “那我們啥時候出發?” 黃振康問著。
    劉亮說著“我們訂的二十台電腦啥時候來,來了弄好了就可以去青山村” 。
    “就這兩天,路還沒有修好,估計那電腦又要村里幫忙搬了” 黃振康說。
    “我和村長說下,也確實,這路是必須要加緊修” 劉亮說著。
    自從村里搞起了修路,村上也動員了村里人,為修路做貢獻,每家每戶都有一些人去幫忙,安照規劃局的要求,那些路線需要清理啥,所以村長組織了村里幾百人,從村里到山,開始,清理路面。
    按照這個路的規劃,基本是沿著半山坡的路線,沒有弄隧道,因為那樣開發期長,投入成本大,直接在山坡邊修,而且有的地方采用盤山設計,蜿蜒起伏的路,路面寬度有些地方是四車道,有些地方只能用兩車道,好有些地方是單通道,但是修了單邊讓車位。
    山里修路就是這樣的,復雜性大,樣式多。
    劉亮找到村長,說了他的計劃,村長表示同意,發展青山村也可以帶動官渡村,電腦也沒有問題,畢竟這都是為了村里。
    村長對劉亮特別客氣,畢竟是劉亮支持帶動下才能修路,對于劉亮的種植和多位生態發展,也是支持。
    然後村上組織了那些家里種植過農戶,跟著老中醫去藥地弄藥苗。
    劉亮打算先不大規模種植,按照老中醫的規劃,選了那些對應的藥,小規模的投入到那些地里。
    喜歡南海之夢請大家收藏︰()南海之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