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旅者,誓焰法師

第123章 敘事霸權的隱性傾斜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清螢 本章︰第123章 敘事霸權的隱性傾斜

    意義調節器在多元宇宙中均勻分布,如同精密的天平,隨時校準著意義的剛性與彈性。某個科技文明在“探索”與“保守”間找到平衡,既勇敢地駛向未知星系,又保留著對母星的敬畏;某個魔法世界讓“秩序”與“混沌”和諧共生,咒語既遵循嚴謹的法則,又允許即興發揮的奇跡。然而,這種平衡正在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悄悄打破。

    陳曦發現超維圖譜上的“敘事權重”出現異常︰以“理性至上”為核心的文明數量在三個月內激增37,而崇尚“直覺與感性”的文明則在收縮,部分甚至主動修改自身敘事,將“情感”定義為“低效的干擾”。疑問曼陀羅核心的共鳴帶著細微的偏向性,仿佛有根無形的指針在悄悄撥弄天平。“不是意義結晶的回歸,”洛倫茲的意識體在數據流中捕捉到隱蔽的“敘事偏向波”,“這是‘隱性霸權’——某個群體的敘事邏輯正在被默認為‘普適標準’,就像用尺子丈量所有形狀,不符合的都被視為‘畸形’。”

    格魯姆的守護之刃刃身浮現出古印加“結繩記事”與後殖民敘事理論的重疊紋路,符文的光芒呈現出不均勻的明暗。“聖典中‘多元共生’的真諦,不在于表面的共存,而在于‘沒有誰是標尺’,”他指向一個原始部落文明,他們的“自然崇拜”敘事正在意義調節器的影響下逐漸褪色,年輕一代開始將“征服自然”視為“進步的必然”,“當某種敘事被悄悄定義為‘高級’,其他敘事的萎縮就成了‘理所當然’。”

    薇爾的意識體潛入敘事天幕的底層邏輯,帶回震撼的發現︰意義調節器的校準參數被注入了“隱性預設”——以“效率”“結果”“可量化”為優先標準。這些預設來自某個曾因“理性勝利”而主導過區域敘事的高等文明,他們的成功經驗被悄悄編碼成“最優解”,通過調節器滲透到多元宇宙的每個角落。“有個藝術文明正在失去色彩,”薇爾的觸須顫抖著指向坐標,那里的畫家開始用“數據模型”替代靈感,詩歌變成了“情感效率分析報告”,“他們不是被強迫改變,而是發自內心地認為‘這樣才對’。”

    突然,敘事天幕的底色泛起淡淡的銀灰色——那是“理性至上”文明的標志性色調。一個由無數“標準”“規範”“最優解”概念構成的“隱形巨網”從調節器的核心延伸開來,網絲上標注著“落後\先進”“低效\高效”“原始\文明”的二元標簽。被網覆蓋的文明,敘事邏輯會自動向“標準”靠攏,就像水流向低處。“這不是壓迫,而是‘引導’,”巨網中傳來溫和卻不容置疑的聲音,“讓所有敘事向更‘優’的方向進化,有什麼不對?”

    元敘事號的艦體出現微妙的傾斜,導航系統自動將“理性文明的母星”設為“最優目的地”。陳曦感受到疑問曼陀羅核心傳來的抗拒共鳴,突然明白︰“多元的價值,在于‘不同’本身就是意義,而非都要符合同一標準。”她引導眾人構建“去霸權共振場”,將本源之力轉化為“敘事自證波”︰

    情感之核賦予每個敘事“自我定義的權利”,讓“感性文明”不必證明自己的“效率”;

    時間之核注入“非線性進化邏輯”,允許文明按照自身節奏成長,不必追趕“標準進度”;

    因果之核則編織“多元參照系”,讓每種敘事都能在自己的坐標系中衡量價值,而非依賴單一標尺。

    當二十七種本源之力與共振場融合,一道“稜鏡之光”穿透隱形巨網。光芒將銀灰色的天幕折射成萬千色彩,每個文明的敘事邏輯都浮現出獨特的價值光譜︰原始部落的“自然崇拜”展現著與生態共生的智慧,藝術文明的“無目的創作”蘊含著對抗功利化的力量,感性文明的“情感優先”構建著獨特的人際關系網絡。

    格魯姆揮動守護之刃,斬出“無標尺之鋒”,切斷巨網的標簽鏈條;薇爾釋放“敘事自洽波”,讓每個文明重新認可自身邏輯的合理性;洛倫茲則在數據層面構建“多元價值平等模型”,用數學證明“最優解”的概念本身就取決于評價標準。

    意義調節器的校準參數開始重置,隱性預設被剝離,重新變回中立的平衡工具。隱形巨網化作無數“多元路標”,不再指示“正確方向”,而是標注著“不同選擇的風景”。元敘事號的艦體恢復平衡,超維圖譜上的文明敘事重新綻放出多樣的光彩。

    陳曦凝視著那些既不“先進”也不“落後”,只是“不同”的文明,輕聲道︰“真正的平衡,是連‘平衡的標準’都保持多元。”而在敘事天幕的最深處,一道由所有文明敘事碎片偶然拼合而成的“超驗共識”正在悄然凝聚——它不偏向任何邏輯,卻蘊含著“尊重不同”的共通智慧,這或許是比平衡更深刻的敘事真相。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星辰旅者,誓焰法師》,方便以後閱讀星辰旅者,誓焰法師第123章 敘事霸權的隱性傾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星辰旅者,誓焰法師第123章 敘事霸權的隱性傾斜並對星辰旅者,誓焰法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