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午後,陳小滿正在新醫館的辦公室里審核一份藥材供應商的資質文件,窗外秋陽正好,將滿室的書架和紅木家具鍍上一層溫暖的光澤。
秘書輕輕敲門進來,臉上帶著一絲像是听聞了趣事的神情。
“先生,剛听原來軋鋼廠的老同事傳來個消息,挺意外的。”秘書語氣恭敬地說道。
“哦?什麼消息?”陳小滿抬起頭,放下手中的筆。
“是醫務處的陳倩副處長,還有護理科的廖佳佳科長,她們倆……都從廠里辭職了。
听說就是這兩天的事。”
陳小滿聞言,微微一怔,隨即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亮光。
陳倩和廖佳佳,這對他來說可是再熟悉不過的名字。
陳倩,他的老部下,業務能力突出,性格爽利干練,管理上很有一套,當初在醫務處就是他的左膀右臂。
廖佳佳,則是護理方面的能手,心細如發,責任心極強,打針換藥、病房管理都是一把好手,而且為人正直,在廠里口碑很好。
這兩人可都是軋鋼廠醫療衛生系統里拔尖的人才,怎麼說辭就辭了?
略一思索,陳小滿便大概明白了緣由。
軋鋼廠畢竟是老國企,體制僵化、人浮于事的積弊並非一朝一夕能改。
如今外面天地廣闊,像陳倩和廖佳佳這樣有真本事又正值壯年的人,難免會覺得束縛,想要出來闖一闖,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公平的回報。
這和他當年的心路歷程,何其相似。
“真是巧了……”陳小滿的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面上輕輕敲擊著,嘴角浮現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他正愁著呢!
新醫館規模擴大後,病人流量劇增,管理壓力陡增。
他雖然高薪聘請了幾位坐堂名醫,但在整體的運營管理、人員調度、護理服務質量把控上,一直缺乏一個能讓他完全放心的、能力全面的核心助手。
普通的招聘很難找到既懂專業又懂管理還值得信任的人。
而陳倩和廖佳佳,簡直是天賜的完美人選!
陳倩過來,完全可以勝任醫館的“常務副館長”,負責日常運營、人事管理、對外協調,她的能力和忠誠度,陳小滿絕對放心。
有她在,他能從繁瑣的行政事務中徹底解脫出來,專注于診療和技術把關。
廖佳佳則可以全面負責起醫館的護理部、藥房管理和患者服務工作。
以她的嚴謹和細心,絕對能讓醫館的服務質量和患者體驗再上一個新台階,杜絕任何可能的疏漏。
這兩人搭檔,一個主外一個主內,一個管人一個管事,簡直是黃金組合!
想到這里,陳小滿幾乎立刻做出了決定。
他不能讓這樣的人才流落到別處,或者自己去摸索創業而踫壁。
他的【陳氏中醫館】,正是她們施展才華的最佳平台。
他立刻對秘書吩咐道“幫我查一下陳倩和廖佳佳同志家里的電話或者地址。
不,還是我親自去一趟比較好。
你去備車,再準備兩份像樣的禮品。”
秘書有些意外于老板的雷厲風行和高度重視,立刻應聲去辦。
陳小滿站起身,走到窗邊,看著樓下井然有序卻依舊繁忙的醫館,心情越發舒暢。
這真是打瞌睡就有人送枕頭。
陳倩和廖佳佳的加入,不僅能解決他的人才瓶頸,更能將醫館的管理和服務推向專業化、規範化的新高度,真正配得上它如今的名聲和規模。
他幾乎能預見到,這兩位得力干將的到來,將為【陳氏中醫館】注入新的活力,帶來又一次質的飛躍。
這筆“人才投資”,其價值遠勝于他賬面上那冰冷的七百三十萬。
當天晚上,陳小滿的轎車就先後停在了陳倩和廖佳佳家的胡同口。
他的親自到訪和誠摯邀請,以及描繪出的醫館發展藍圖和極具誠意的待遇,讓正處于人生十字路口的陳倩和廖佳佳既感動又驚喜。
她們深知陳小滿的為人和能力,也對【陳氏中醫館】的聲譽如雷貫耳。
幾乎沒有太多猶豫,兩人便欣然接受了這位老領導的邀請。
幾天後,【陳氏中醫館】的員工們發現,醫館里多了兩位氣質干練、辦事雷厲風行的新領導。
陳大夫親自宣布了任命陳倩女士任醫館常務副館長,廖佳佳女士任護理部主任兼藥房總監。
消息傳出,不僅醫館內部震動,連外界都開始議論【陳氏中醫館】這是真的要做成一番大事業了!連軋鋼廠的技術骨干都被挖來了!
陳小滿看著迅速進入角色、開始高效梳理醫館事務的兩位老部下,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他的事業版圖,又一塊重要的拼圖,穩穩地落下了。
陳倩和廖佳佳的加入,如同給高速運轉但略顯龐雜的【陳氏中醫館】注入了兩劑高效的潤滑劑和結構強化劑,帶來的變化幾乎是立竿見影的。
陳倩上任常務副館長後,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梳理醫館的組織架構和業務流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她引入了在軋鋼廠大企業管理中積累的規範化經驗,但又根據醫館的實際情況進行了靈活調整。
她建立了清晰的崗位責任制,制定了標準化的接診、抓藥、煎藥、回訪流程,並引入了簡單的績效考核,將員工收入與工作效率、服務質量掛鉤,極大地調動了積極性,也避免了人浮于事。
以往需要陳小滿親自過問的瑣事,比如藥材供應商對接、設備采購維護、人員排班考勤、甚至與街道、衛生局的日常溝通,現在陳倩都能處理得妥妥當當,井井有條。
她性格爽利,原則性強,但又處事公道,很快就在員工中樹立了威信。
陳小滿終于可以從繁雜的行政事務中徹底解脫出來,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疑難病癥的診療和中醫學術的鑽研上。
廖佳佳則如同一位細致的“大管家”,全面接管了護理部、藥房和患者服務。
她對藥房的管理近乎苛刻,建立了更精細的藥材入庫、存儲、配給台賬,定期抽查藥材質量,杜絕任何以次充好的可能。
她重新培訓了護理人員,統一了服務標準和操作規範,強調“溫情護理”與“精準操作”並重。
候診區多了幾位笑容甜美、耐心引導的護士,煎藥室的操作更加規範透明,甚至她還推出了針對行動不便患者的上門送藥服務試點。
醫館的環境依舊古色古香,但運轉起來卻像一台上了潤滑油的精密機器,高效、規範、充滿人情味。
患者們明顯感覺到了變化排隊時間縮短了,抓藥更準確快捷了,護士們的態度更溫柔體貼了,整個就醫體驗提升了好幾個檔次。
“陳館長,您這醫館真是越來越好了!”一位老患者由衷地贊嘆,“現在來看病,心里忒踏實!”
陳小滿听到這樣的反饋,臉上總是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深知,陳倩和廖佳佳的價值,遠超她們的薪水。
她們帶來的現代化管理理念和服務意識,是【陳氏中醫館】從一家靠名醫個人魅力支撐的“名店”,向一個可以制度化、規範化、持續發展的“品牌”轉型升級的關鍵。
他充分放權,對陳倩和廖佳佳的工作給予百分之百的信任和支持。
遇到需要決策的大事,三人會開一個小會,陳小滿把握戰略方向,陳倩執行方案,廖佳佳補充細節落實,配合得無比默契。
家里的氣氛也更加融洽。安雨琪看到表妹陳倩工作得心應手,備受重用,由衷地為她高興,姐妹倆的感情更深了。
陳中華從學校回來,看到父親不再像過去那樣忙碌疲憊,反而更有精神探討醫學問題,也深感欣慰。
陳瑞華更是多了兩位可以請教的專業老師,陳倩會給他講一些管理學的趣事,廖佳佳則會糾正他抓藥稱重的手勢,小家伙受益匪淺。
某個周末的晚上,陳家吃了一頓熱鬧的團圓飯,陳倩和廖佳佳也被邀請了過來。
飯桌上,大家暢所欲言,其樂融融。
陳小滿舉杯,由衷地對陳倩和廖佳佳說“醫館能有今天的局面,你們二位功不可沒。
辛苦了!
我敬你們一杯。”
陳倩連忙舉杯“小滿,你太客氣了。
是你給了我們這個機會和平台,在這干,痛快!有奔頭!”
廖佳佳也有些激動地說“是啊,陳先生。
在廠里總覺得有勁沒處使,條條框框太多。
在這里,只要能想到對患者好的、對醫館好的,就能試著去做,這種成就感是在廠里從來沒有過的。”
安雨琪笑著給她們夾菜“都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看見你們都好,我就開心。”
看著眼前這番景象,陳小滿心中感慨萬千。
他從軋鋼廠辭職,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如今也為他欣賞的人才了綻放價值的舞台。
這是一種良性循環,是一種比單純積累財富更有意義的成就。
95號院的老鄰居們偶爾聊起,語氣中早已沒了嫉妒,只剩下遙遠的驚嘆“陳小滿那是真成‘先生’了,听說把他原來廠里的左膀右臂都請過去了,那醫館辦得跟大醫院似的了!”
傻柱聞言,會嘬一口酒,咂咂嘴“人家那叫本事!咱啊,就甭惦記了。”
【陳氏中醫館】在陳倩和廖佳佳的助力下,進入了一個更加穩健、更加輝煌的發展時期。
陳小滿終于可以真正地“享受生活”和“享受事業”——坐鎮核心,疑難雜癥;把握方向,知人善任。
他的中醫商業版圖,根基愈發深厚堅實。
喜歡覺醒系統四合院里享受生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覺醒系統四合院里享受生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