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夏末的一個下午,陽光斜照進軋鋼廠醫務處處長辦公室。
陳小滿正低頭整理著桌上的文件,將需要歸檔的報告歸置整齊,心里盤算著晚上給即將高考的大兒子中華做點什麼好吃的補補腦。
窗外傳來下班的預備鈴聲,他抬手看了看腕表,準備收拾一下就回家。
就在這時,辦公室外的走廊里傳來一陣不同于往常的騷動。
不是工傷事故的慌亂,也不是領導視察的嚴肅,而是一種夾雜著驚訝、興奮和不確定的議論聲。
聲音由遠及近,似乎有好幾個人聚在了一起。
陳小滿手上的動作頓了頓,側耳傾听。
只听一個略顯尖銳的男聲激動地說“……千真萬確!文件都下來了!允許搞個體經營了!說是叫什麼……個體工商戶!”
另一個沉穩些的聲音帶著疑惑“個體戶?那不就是單干?這……這能行嗎?這不成了資本主義尾巴了?”
這擔憂的語氣,像是廠里的老同志。
“哎喲喂!時代不同啦!”又一個年輕點的聲音插進來,充滿躍躍欲試的興奮,“听說南方那邊早就有人偷偷摸摸干起來了!
現在上面發話允許了!
這要是擺個小攤,開個小店,說不定比咱這鐵飯碗掙得還多呢!”
“噓……小點聲!這話可不能亂說……”有人謹慎地提醒。
但議論聲並未停止,反而因為這個話題的爆炸性而更加熱烈起來。
腳步聲和交談聲在走廊里回蕩,顯然這消息像顆炸彈一樣在廠里迅速傳開了。
陳小滿站在辦公室里,拿著文件的手懸在了半空。
窗外下班的正式鈴聲尖銳地響起,但他仿佛沒有听見。
個體工商戶? 支持政策?
這幾個字像電流一樣瞬間擊中了他。
一直以來,上一世的記憶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模糊。
《社會精英系統》偶爾的那些關于市場、關于經濟活力的模糊信息碎片,在這一刻突然變得清晰起來,與門外听到的議論嚴絲合縫地對上了!
他緩緩放下文件,走到窗邊,目光投向廠區之外。
外面是普通的街道,灰色的牆體,低矮的店鋪。
但此刻,在他眼中,這片熟悉的景象似乎正在孕育著一種前所未有的、躁動不安的生機。
他的心髒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動了幾下。
這不是害怕,而是一種敏銳的嗅覺被觸發後的興奮。
一個全新的、充滿無限可能的世界仿佛正在緩緩拉開帷幕。
“比鐵飯碗掙得還多?”門外那句無心之語在他腦海里回蕩。
他不需要去擺攤開店,他的處長職位和未來的退休待遇都足夠保障家庭生活優渥。
但是……這政策背後代表的放開和搞活的氣息,意味著更多的機會,更靈活的方式。
或許,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處長?還沒下班啊?”副處長陳倩的聲音在門口響起,她探進頭來,臉上也帶著听到消息後的驚奇和探究,“您听說了嗎?外面都在傳那個……”
陳小滿轉過身,臉上的表情已經恢復了平時的沉穩平靜,只是眼底深處掠過一絲極快的光亮。
他點點頭“嗯,剛听到一點。
政策層面的事,咱們先看看廠里怎麼傳達和落實。
下班了,快回去吧。”
他沒有表現出過多的好奇或熱情,一如既往地謹慎。
陳倩會意地點點頭“哎,好的處長,那我先走了。”她轉身離開,腳步聲漸遠。
陳小滿這才慢慢走回辦公桌旁,不疾不徐地鎖好抽屜,拿起公文包。
他走出辦公室,走廊里已經空無一人,但那種關于“個體戶”的興奮議論似乎還殘留空氣中。
他推著自行車走出廠門,夕陽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
周圍的工友們三三兩兩,幾乎所有人都在交頭接耳地討論著同一個話題,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震驚、迷茫、好奇,或者一絲隱秘的興奮。
陳小滿沒有加入任何討論,他只是默默地騎著車,但腦海里卻在飛速運轉。
系統界面似乎在他意識深處輕微閃爍,一些關于早期市場經濟模式、風險評估、機遇捕捉的模糊信息流變得更加活躍,雖然依舊沒有具體指令,卻像是指引方向的微弱星光。
回到93號院,妻子安雨琪迎上來,臉上也帶著听到風聲後的訝異“小滿,回來了?听說外面……”
陳小滿放下公文包,臉上露出一個溫和的、讓她安心的笑容“嗯,听說了。
是新政策。
具體怎麼樣,還得再看。
飯好了嗎?中華呢?”
他沒有多說,而是用最平常的家常話轉移了話題。
有些事,需要深思熟慮,需要靜觀其變,不需要立刻宣之于口。
但這個夜晚,陳小滿知道,有很多人的命運軌跡,包括他自己內心深處的一些規劃,都因為走廊里那陣突如其來的騷動和那幾個石破天驚的字眼,而悄然發生了偏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南鑼鼓巷似乎和往常一樣,炊煙裊裊,下班的人們推著自行車陸續歸來。
但仔細看去,卻能發現一些不同。
往常直接回家關門的人們,此刻三三兩兩地聚在巷口、院門處,交頭接耳,臉上的表情各異,興奮、懷疑、擔憂、躍躍欲試……
空氣中仿佛流動著一股無聲的電波,傳遞著那個石破天驚的消息,“允許個體經營了!”
陳小滿推著車走進93號院,臉上的神情已恢復了一貫的沉穩。
院子里,安雨琪正有些心神不寧地收著晾曬的衣服,看到他,立刻快步迎上來。
“小滿,你可回來了!”她壓低了聲音,眼神里帶著一絲難以置信的惶惑,“外面都在傳,說的是真的嗎?真的允許……
自個兒做買賣了?”
她用了“做買賣”這個更樸素的詞,語氣里充滿了不確定。
這十年帶來的慣性思維,讓她一時難以消化這樣的巨變。
陳小滿將自行車支好,從妻子手里接過一件衣服,動作不疾不徐“嗯,听說了。
應該是真的,廠里也都在議論。”
“這……這世道真是變了?”安雨琪還是有些回不過神,“那以後……會不會亂套啊?”
“亂不了。”陳小滿的語氣很肯定,帶著一種能安撫人心的力量,“這是國家定的政策,是為了把經濟搞活,讓老百姓日子更好過。”
他頓了頓,看著妻子,“這是好事。”
“好事?”安雨琪喃喃重復了一句,似乎在想這“好”從何來。
這時,陳中華也從屋里出來了,少年人顯然也听到了風聲,臉上帶著新奇和探究“爸,媽,我們同學都在說呢!說以後可以自己當小老板了?真的假的?”
“政策是真的。”陳小滿對兒子點點頭,“但具體怎麼做,有什麼規矩,還得看後面的細則。這不是一拍腦袋就能干的事。”
他適時地給興奮的兒子降了降溫。
陳瑞華也跑過來,眨著大眼楮“爸,個體戶是什麼?能賣冰棍嗎?”
小孩子的理解直接而簡單。
陳小滿被小兒子逗笑了,摸摸他的頭“能,說不定以後賣冰棍的就不用偷偷摸摸了。”
安雨琪看著丈夫和兒子們,听著他們的話,心里的那點不安漸漸被一種新的好奇所取代。
她畢竟是安家的女兒,骨子里有著不同于普通家庭婦女的見識。
她輕聲問“那小滿,你說……這跟咱們……有關系嗎?”
她問得含蓄,意思是陳家會不會也參與其中。
陳小滿沒有立刻回答。
他抬眼看了看隔壁95號院的方向。
那邊似乎也比平時熱鬧些,隱約能听到傻柱的大嗓門在嚷嚷“個體戶?嘿!那敢情好!老子這手藝開個飯館,準保火!”
接著大概是秦淮茹低聲勸阻的聲音,以及賈張氏不滿的嘟囔……
陳小滿收回目光,看向自家人,語氣平和卻意味深長“有沒有關系,現在說還為時過早。
但機會,肯定是來了。
咱們先看看,不著急。”
他頓了頓,看著大兒子“尤其是中華,你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高考,別被這些事分了心。
知識學到肚子里,永遠是自己的,將來無論世道怎麼變,都有用武之地。”
“我知道,爸。”中華鄭重地點點頭,但眼神里顯然對“個體戶”這個話題充滿了興趣。
“吃飯吧。”陳小滿最終一錘定音,“雨琪,別多想。瑞華,去洗手。
日子該怎麼過還怎麼過,只是以後……可能路會更寬一些。”
晚飯桌上,話題自然圍繞著這個爆炸性的新聞。
連陳媽過來送東西時,也忍不住念叨了幾句,語氣里滿是不可思議。
陳小滿大多時候是听著,偶爾才說一兩句,但他听得非常仔細,從家人的話語里,從院外傳來的零星議論中,捕捉著各方面的反應和信息。
夜深人靜,安雨琪帶著擔憂和期待交織的復雜心情睡著了。陳小滿卻毫無睡意。
他靠在床頭,意識沉入那旁人無法感知的系統界面。
界面上的信息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活躍。
不再是模糊的提示,而是開始出現一些更具指向性的分析模塊【政策風險初步評估低】、【早期市場機會掃描餐飲服務、小商品零售、維修服務需求潛力較大】、【資源配置建議優先利用現有技能及人脈,謹慎初始投入】……
這些信息並非具體的操作指南,更像是一個高度智能的輔助分析工具,幫助他梳理思路,看清迷霧中的方向。
他不需要自己去擺攤賣冰棍,也不需要像傻柱那樣想著開飯館。他的身份、積累、以及系統的優勢,應該指向更不一樣的道路。
或許……是利用信息差?是某種服務?還是……
一個個念頭在他腦海中飛快地閃過,又被冷靜地評估、篩選。
他看了一眼身邊熟睡的妻子,又側耳听了听隔壁房間兒子們均勻的呼吸聲。
外面的世界正在裂開一條巨大的縫隙,透進前所未有的光。有些人會害怕地後退,有些人會盲目地前沖。
而他,陳小滿,要做的就是看清方向,做好準備,然後帶著家人,穩健地踏上那條更寬闊、更有希望的新路。
喜歡覺醒系統四合院里享受生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覺醒系統四合院里享受生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