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的流轉賦予了每個人新的角色和位置。
在軋鋼廠,隨著老一輩的逐漸退去和各種撥亂反正的進行,人事上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動。
陳小滿憑借著他多年來低調務實、技術過硬以及關鍵時刻從未站錯隊的清醒,加上一點時代的機遇,被上級任命為軋鋼廠醫務處的處長。
這個任命可謂實至名歸。
他不再是那個需要小心翼翼隱藏自己的普通職工或中層干部,而是成了一個部門的負責人,有了更大的話語權和責任。
醫務處負責全廠職工乃至部分家屬的醫療衛生保障,在一個萬多人的大廠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且實惠的崗位。
有趣的是,醫務處的副處長不是別人,正是陳倩。
陳倩已經是老熟人了,和她搭配干活特別輕松。
她比安雨琪小幾歲,性格爽利,業務能力很強。
那些年,她也靠著家庭的余蔭和自身的謹慎熬了過來,如今政策放寬,知識分子得到重視,她被提拔起來輔佐陳小滿。
有這層關系在,兩人工作上配合起來自然更加默契順暢,陳小滿也能真正放心地將不少事務交給她處理。
然而,廠里也不可能讓一個部門完全由“自己人”把持。
醫務處下面的科長和副科長,則是上面新派下來的人。一位是轉業下來的干部,政治過硬,但業務上需要學習。
另一位則是新分配來的醫學院畢業生,年輕有朝氣,充滿干勁,但也缺乏經驗。
這顯然有著平衡與制衡的意味在里面。
陳小滿對此心知肚明,也坦然接受。
他深知在新的環境下,如何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既要保證醫務處的正常高效運轉,為廠里職工做好服務,也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像過去那樣一味求“隱”,也不能過于銳意進取。
他坐在處長辦公室里,處理著文件,听取陳倩和兩位新科長的匯報,神態從容,頗有幾分揮灑自如的氣度。
多年的歷練和系統的輔助,讓他具備了應對這種復雜局面的能力。
下班回到家,卸下工作的擔子,他又是那個溫和的丈夫和父親。
“爸,你現在是處長了,是不是更忙了?”15歲的陳中華一邊幫著擺碗筷,一邊問道。
少年人對父親的成就感到驕傲,也有些好奇。
“忙是忙點,但還好。主要是責任更大了。”陳小滿洗著手,語氣平淡,仿佛這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你現在的責任就是好好學習,爭取考上大學。那才是真本事。”
12歲的陳瑞華插嘴“哥哥肯定能考上!哥最厲害了!”他對哥哥有著盲目的崇拜。
安雨琪端著湯出來,听到對話,笑著對丈夫說“你也別太累著,現在廠里事情是不是也挺復雜的?”她指的是新來的科長們。
“沒事,都有章程,陳倩也能幫襯不少。”陳小滿簡單帶過,他不願讓家里的溫馨氛圍被工作上的瑣事干擾,“吃飯吃飯,今天這菜聞著真香。”
飯桌上,話題很快又回到了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的瑣事上。
陳小雪和陳小雨偶爾也會過來,嘰嘰喳喳地說著她們單位里的新鮮事,抱怨一下新來的科長有點古板,或者羨慕一下誰家買了電視機。
家里充滿了蓬勃的朝氣和對未來生活的向往。
陳小滿看著這一切,感到無比的滿足。
他從那個需要時刻警惕、小心翼翼守護家庭的年輕人,終于走到了今天,能夠給家人更安穩、更有希望的生活。
職務的提升,不僅僅是地位的改變,更意味著他有了更大的能力去庇護家人,為他們創造更好的條件。
窗外,1979年的晚風吹過,帶來遠處依稀可聞的施工噪音——這座城市,這個國家,正在忙著建設和改變。
陳小滿知道,屬于他的新時代,也真正開始了。
他不僅要繼續守護這個家,還要帶領他們,跟上時代的步伐,去擁抱更廣闊的未來。
1979年的夏天,軋鋼廠醫務處的工作逐漸步入新的軌道。
陳小滿作為處長,需要統籌協調的事情很多,從藥品采購、設備更新到人員調度、應對突發工傷事故,千頭萬緒。
但他處理得井井有條,多年的蟄伏和觀察,讓他對廠里的人情世故和運行規則了如指掌。
副處長陳倩確實是個得力的助手。
她業務精湛,性格又比安雨琪外向潑辣,負責對下溝通和具體執行非常到位。
那位轉業下來的科長主要負責行政和思想工作,雖然不懂業務,但態度認真,凡事講原則,倒也讓處里的工作更加規範。
新來的年輕大學生則充滿了熱情,雖然時常犯些小錯,但學習能力強,帶來了新的醫學知識和觀念。
陳小滿巧妙地平衡著這幾方關系,既給予年輕人成長空間,也尊重老同志的經驗,整個醫務處的氛圍還算融洽和諧。
這天下午,陳小滿正在辦公室審核一份新的醫療設備采購申請,外面傳來喧嘩聲,夾雜著哭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他眉頭一皺,剛站起身,陳倩就急匆匆推門進來。
“處長,三車間出事了!有個青工操作不當,手臂卷進機器里了,傷得很重,剛送來!”陳倩語速很快,但條理清晰。
陳小滿立刻放下筆“走,去看看!”
處置室里一片忙亂。
受傷的青工臉色慘白,滿頭大汗,右前臂血肉模糊,骨頭都露了出來,情況十分危急。
年輕的實習醫生有些手忙腳亂,新任科長在一旁急著打電話聯系更高級的醫院。
“慌什麼!”陳小滿一聲低喝,聲音不大卻自帶威嚴,瞬間鎮住了場面。
他迅速查看了傷勢,冷靜地吩咐“陳處,立刻準備止血帶和大量紗布!
小張,別打電話了,去安排廠里的車,立刻送積水潭醫院!
老李,你維持好秩序,別讓閑雜人圍在這里!”
他的指令清晰果斷,眾人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立刻分頭行動。
陳小滿親自上前,和陳倩一起給傷者做了緊急止血和包扎固定。
他的動作穩定而迅速,絲毫沒有處長的架子,只有救死扶傷的專注。
傷者被迅速抬上車送往醫院。
忙亂過後,處置室一片狼藉,彌漫著血腥味和消毒水的味道。
陳倩松了口氣,擦了下額角的汗,對陳小滿說“處長,幸虧您在場,剛才真是……”
陳小滿擺擺手,打斷她“分內事。
後續的工傷報告、家屬安撫、事故原因跟進,你多費心。
一定要嚴格按照新規來辦。”
他的語氣恢復了平時的沉穩,但眼神里還留著一絲處理緊急情況後的銳利。
“您放心,我明白。”陳倩鄭重地點點頭。
下班回到家,陳小滿的臉上帶著一絲疲憊。
安雨琪敏銳地察覺到了,給他倒了杯溫水“廠里有事?”
“嗯,有個工人受傷,送醫院了。”陳小滿簡單說了一句,不想多談血淋淋的細節嚇到家人。
他喝了口水,目光看向正在書桌前埋頭苦讀的長子,“中華呢?今天狀態怎麼樣?”
“還在復習呢,說是有道數學題卡住了。”安雨琪壓低聲音,“這孩子,給自己壓力太大了。”
陳小滿點點頭,放下水杯,走到大兒子身邊。
陳中華正對著一道復雜的函數題冥思苦想,草稿紙上寫滿了演算過程。
“爸。”中華抬起頭,眼神里有些焦灼。
“哪卡住了?我看看。”陳小滿拉過凳子坐下。
他雖然離開學校多年,但底子還在,加上系統似乎微弱地提升了他的邏輯思維能力,看了一會兒,便指出了幾個關鍵點。
父子倆討論了片刻,中華豁然開朗“哦!原來是這樣!爸你真厲害!”
“不是我厲害,是你鑽牛角尖了。”陳小滿拍拍兒子的肩膀,“累了就歇會兒,勞逸結合,高考重要,但身體更重要。”
這時,12歲的陳瑞華抱著足球從外面跑進來,小臉通紅,渾身是汗“爸,媽,我回來了!哥,還在學呢?”
他嗓門清亮,瞬間驅散了屋里略顯沉悶的學習氣氛。
安雨琪趕緊招呼“快去洗洗,一身汗!等你吃飯呢!”
晚飯時,陳小滿看著餐桌上的家人溫柔的妻子,刻苦的長子,活潑的次子。
白天工作的緊張和疲憊漸漸消散,被一種平淡的幸福感所取代。
他簡單問了問瑞華在學校的情況,又鼓勵了中華幾句。
飯後,他習慣性地走到小院里。夜幕低垂,繁星初現。
隔壁95號院似乎也安靜了許多,曾經的雞飛狗跳、勾心斗角,都被時間沖刷得淡了。
許大茂早已沉寂,傻柱似乎也認命般地過著日子。
陳小滿點了一支煙,煙霧裊裊升起。
他想起白天的工傷事故,想起廠里正在醞釀的改革風聲,想起兒子即將面臨的高考…
這是一個充滿希望也夾雜著陣痛的時代。
他作為處長,作為父親,肩上的擔子依然不輕。
但不同的是,如今的他不再需要像過去那樣僅僅是被動地守護。
他有了更多的能力和空間去主動規劃,帶領家人,甚至影響一個部門,去更好地適應和擁抱這個新時代。
抽完煙,他掐滅煙頭,轉身回屋。
屋里燈火可親,家人閑坐。
這就是他奮斗半生,穿越風雨,所要守護和享受的平凡生活。
而未來的路,他和家人還將繼續一起走下去。
喜歡覺醒系統四合院里享受生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覺醒系統四合院里享受生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