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圃引來的“大佬旋風”剛剛平息,軋鋼廠醫務處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一份來自上級衛生部門的紅頭文件,便如同新的集結號,送到了楊為民廠長的案頭,也迅速傳達到了陳小滿手中。
文件內容清晰而緊迫為響應國家號召,切實解決基層群眾“看病難”問題,所有在衛生部正式登記注冊的執業醫生,必須分批、分區參加為期七天的集中義診活動!
地點就在城郊結合部的幾個大型居民區和附近的生產隊。
陳小滿的名字,赫然在列。作為軋鋼廠醫務處公認醫術最精湛、臨床經驗最豐富的中醫,他自然責無旁貸地成為了廠里派出的核心骨干。
“小滿,這次任務意義重大!”楊廠長親自把陳小滿叫到辦公室,神情嚴肅,“這不僅是治病救人,更是體現我們工人階級醫療隊伍精神風貌,響應國家號召的實際行動!
你代表的是咱們軋鋼廠,一定要全力以赴,把最好的醫術拿出來,服務好群眾!”
“廠長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務!”陳小滿站得筆直,語氣堅定。他心里明白,這七天,對普通人將是體力和精力的雙重極限挑戰,但對他這個身負系統的人來說,體力消耗可以忽略不計,真正的考驗是醫術的極限運用和應對龐大而復雜的病例流。
消息傳回家,安雨琪的反應讓陳小滿有些意外。
“義診?七天?在城外?”她放下正在給兒子縫補的小衣服,秀氣的眉頭微微蹙起,但眼神里卻沒有抱怨,反而帶著一種理解和決斷,“七天可不短,你一個人忙前忙後,吃飯休息都成問題,還要應對那麼多病人……
不行,我得跟你一起去!”
“你跟我去?”陳小滿一愣,“中華怎麼辦?他還這麼小……”
“中華有他爺爺奶奶呢,還有家里那倆小丫頭也能搭把手。照顧幾天沒問題。”安雨琪語氣果斷,帶著不容商量的意味,“我雖然還沒復工,但從小在爺爺和爸爸身邊長大,望聞問切、抓藥煎藥、針灸推拿,哪樣沒學過沒干過?
給你打下手、維持秩序、照顧病人,總比你一個人強!再說了,”
她頓了頓,眼神柔和下來,“你……再能干也是人,這麼高強度,身邊沒個照應的人怎麼行?
有我在,至少能盯著你按時吃飯喝水。”
陳小滿看著妻子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關切和躍躍欲試的“專業自信”,心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安雨琪說的是實話,她從小浸潤在中醫世家的氛圍里,耳濡目染,功底扎實,只是婚後相夫教子,才暫時放下了針灸包。
有她在身邊,不僅是生活上的照顧,更是醫療上最可靠、最默契的助手!
至于體力消耗?
他有系統加持,完全不是問題,但妻子的這份心意和並肩作戰的願望,他無比珍視。
“好!”陳小滿沒有猶豫,用力握了握妻子的手,“那就辛苦你了!中華那邊……”
“放心,爹娘那里我去說,他們肯定支持!”安雨琪立刻拍板,行動力十足。
三天後,天剛蒙蒙亮。陳小滿背著他那個標志性的、裝滿了銀針、艾條、常用中成藥和急救藥材的藥箱,安雨琪則挎著一個大布包,里面裝著保溫飯盒、水壺、替換衣物和一些簡單的日用品。
兩人在陳大昌老兩口擔憂又支持的目光、以及還在睡夢中的兒子小臉上輕輕一吻後,踏上了前往城郊義診點的公共汽車。
家里那倆小丫頭也揉著眼楮爬起來送行,小臉上滿是好奇和不舍。
義診點設在城郊一個規模頗大的居民委員會大院里。
幾張長條桌拼成簡陋的診台,上面鋪著白布。
旁邊搭了個臨時藥棚,堆放著由市里統一調撥的部分基礎藥材。
現場早已是人頭攢動!得知有城里的大夫來免費看病,附近十里八鄉的居民扶老攜幼,早早地就排起了長龍。
隊伍里,有拄著拐杖、咳嗽不止的老人,有抱著啼哭嬰兒的婦女,有面色蠟黃、捂著肚子的漢子,還有不少穿著工裝、顯然是附近小廠工人的身影。
空氣中彌漫著汗味、塵土味和淡淡的草藥苦香。
陳小滿和安雨琪一到現場,就被眼前的陣仗震了一下,但兩人沒有絲毫遲疑,立刻找到負責人報到,迅速換上白大褂,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陳小滿往診台後一坐,那沉穩的氣場便自然流露出來。
他眼神專注銳利,手指搭脈,凝神細辨,問診簡潔而切中要害。
面對潮水般涌來的病人和復雜多變的癥狀,他如同不知疲倦的精密儀器,總能迅速抓住關鍵,或開方,或施針,或推拿,手法嫻熟,見效顯著。
得益于系統帶來的超強體質和精力,他處理病人的速度遠超旁人,思維始終清晰敏捷。
“大夫,我這腰疼了好幾年了,陰天下雨就跟斷了似的……”
“陳大夫,我這娃夜里總哭鬧,不肯吃奶……”
“醫生,我爹這喘病又犯了,咳得睡不了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安雨琪則成了他最得力的臂膀和最佳“潤滑劑”。
她熟練地維持著秩序,引導病人;幫陳小滿快速、清晰地記錄病歷,書寫藥方。
在藥棚協助抓藥、分包,並仔細叮囑煎服方法和注意事項;遇到需要針灸或推拿的病人,她也能立刻準備好器具,或者在一旁協助陳小滿固定體位、安撫病人情緒。
她清脆溫和的聲音和始終帶著安撫笑容的臉龐,有效地緩解了病人的緊張和現場的混亂。
“這位大姐,您這方子里的黃 和黨參要後下,煎十五分鐘就行,別熬太久失了藥性。”
“大娘,這艾條給您,回家讓家人幫您灸這個穴位,每天一次,一次一刻鐘。”
“小弟弟別怕,讓阿姨看看嗓子……哦,有點紅,來,張嘴,啊……真乖!”
安雨琪的專業素養和女性特有的細致耐心,很快贏得了病人和家屬的信任與喜愛。
有她在,陳小滿那本就高效的診療過程變得更加流暢,整個義診點雖然忙碌卻顯得有條不紊。
中午,人群稍歇。兩人就在嘈雜的院子里,找個角落,打開安雨琪帶來的保溫飯盒。
里面是陳母一大早起來做的烙餅和炒青菜,還有兩個煮雞蛋。雖然簡單,但熱氣騰騰。
“快吃,趁熱。”安雨琪把筷子塞到陳小滿手里,又遞上水壺,“喝口水,潤潤嗓子,上午看你說話就沒停過。”
她看著丈夫雖然忙碌一上午卻不見明顯疲態的臉,心里有些驚訝,但更多的是安心。
陳小滿確實餓了,接過飯盒,看著妻子同樣帶著倦色卻依然明亮的眼楮,心頭涌起難以言喻的感激和溫暖“辛苦你了,雨琪,沒有你,我一個人效率再高,現場也得亂套。”
“說什麼呢。”安雨琪嗔怪地看他一眼,自己也拿起一塊餅,“能跟你一起出來做點事,幫幫這些人,我心里踏實。”
她環顧著周圍或坐或臥、等待著下午診療的病人,“你看他們,好多都是拖了很久才敢來看,或者根本看不起病的。咱們能幫一點是一點。”
陳小滿順著她的目光看去,看到那些飽含期待和痛苦的眼神,心中的責任感更加沉甸甸。他用力點點頭,大口吃著餅,為下午的戰斗儲備能量。
系統帶來的充沛體力讓他對即將到來的高強度工作毫無懼色。
下午的病人果然更多,情況也更復雜。
陳小滿如同定海神針,高效而精準地處理著每一個病例。
安雨琪在他身邊穿梭忙碌,配合得天衣無縫。
就在臨近傍晚,義診點準備收攤時,一個滿身塵土、面色青灰、被兩個壯實小伙子用門板抬來的老農,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老人雙手死死捂著右下腹,痛苦地蜷縮著,額頭冷汗涔涔,呼吸急促,已經有些神志不清。
“大夫!救命啊!俺爹肚子疼得不行了!在田里突然就倒下了!”抬人的小伙子帶著哭腔喊道,聲音里滿是絕望。
陳小滿和安雨琪立刻上前。陳小滿眼神一凝,迅速檢查右下腹壓痛、反跳痛劇烈,腹肌緊張如板狀……典型的“腸癰”(急性闌尾炎)!
而且憑借遠超常人的敏銳感知,他能察覺到腹腔內炎癥和積液的嚴重程度,很可能已經穿孔,命懸一線!
“必須馬上送醫院手術!一刻不能耽誤!有生命危險!”陳小滿斬釘截鐵地說,同時手速如電,迅速拿出銀針,“我先給他扎幾針,穩住劇痛,爭取點時間!
雨琪,快聯系最近的醫院急診,讓他們做好緊急剖腹探查和闌尾切除的準備!
再找輛車!
要快!”
安雨琪沒有絲毫猶豫,立刻轉身,以最快的速度沖向居委會辦公室打電話。
陳小滿則半跪在門板旁,無視地面的塵土,在老人劇痛的腹部周圍幾個關鍵穴位快速下針,手法精準而沉穩,指尖似乎帶著一絲微不可察的暖流。
幾針下去,老人劇烈的呻吟聲果然減弱了一些,緊鎖的眉頭也略微舒展,呼吸似乎順暢了一點點。
很快,安雨琪氣喘吁吁地跑回來,臉上帶著一絲慶幸“聯系好了!
醫院那邊已經緊急準備手術室和醫生!
正好有輛送東西的拖拉機還沒走,司機答應馬上送人!”
當拖拉機“突突突”地冒著黑煙,載著門板上的老人和他的兒子們,在暮色中朝著醫院方向疾馳而去時,陳小滿和安雨琪才長長松了口氣。
陳小滿的後背微微汗濕,安雨琪則明顯累得不輕。
夕陽的余暉將兩人的身影拉得很長。
連續七個小時的超高強度工作,安雨琪已經感到腿腳發軟,嗓子冒煙,但陳小滿依舊站得筆直,目光沉靜。
他看著逐漸散去的人群,看著那些拿著藥、帶著希望離開的病人,看著身邊疲憊卻眼神堅定的妻子,一種沉甸甸的滿足感和醫者特有的欣慰,充盈在心頭。
這不僅是對救死扶傷的踐行,更是與愛人並肩作戰的珍貴體驗。
這僅僅只是義診的第一天。還有六天,同樣的忙碌、同樣的挑戰、同樣的與病痛賽跑在等待著他們。
但陳小滿知道,自己有系統賦予的超凡體力和感知作為後盾,有妻子安雨琪這位最默契、最可靠的戰友在身邊,有那份共同守護生命、踐行醫者仁心的信念,再苦再累的戰場,他們也能攜手闖過,為這片城郊的百姓帶去實實在在的健康和希望。
喜歡覺醒系統四合院里享受生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覺醒系統四合院里享受生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